連續多年虧損,卻引來阿里鉅額投資,大佬也能看走眼?

隨著用戶消費理念升級和消費能力的增加,不少原本從事社區的母嬰品牌逐漸轉向垂直電商,母嬰行業的發展越來越細分化,二胎政策的放寬,對新生兒養育、教育投入日益增加,目前母嬰商品網絡零售總額繼續擴大,到2020年母嬰商品網絡零售總額預測達到6637.2億元,增速15.2%。互聯網母嬰滲透率超全網網民增長速度,穩定增長,達5.8%。

日前,國內最大的母嬰社區平臺寶寶樹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內地首家登陸港股的互聯網母嬰企業,寶寶樹借勢阿里巴巴投資,紓解了前期同類電商平臺的競爭,但平臺上市的首日表現卻並不樂觀,寶寶樹以6.8港元的發行價掛牌交易每手500股,全球發售共計250,323,000股。午盤經歷破發,當日股價收於6.87港元/股,小幅上漲1.03,相比較前日騰訊投資的同程藝龍上市市值,阿里顯然沒有騰訊好運。

連續多年虧損,卻引來阿里鉅額投資,大佬也能看走眼?

寶寶樹集團在港交所上市

從招股書看,2018年上半年,寶寶樹總收入為4.1億元,但賬面虧損擴大至21億,作為知名母嬰社區平臺,寶寶樹變現能力差,社交屬性難以形成有效的購買屬性,所有 多年出於虧損狀態,直到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後一直出於盈利狀態。

寶寶樹最初是做社區起家,以交流溝通為主,平臺主要是依託PGC(專業生產內容)+UGC(用戶生產內容)+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持續生產優質內容,以滿足母嬰用戶學習養育知識、交流感想、記錄孩子成長這三個需求,用戶群體也主要以年輕的家庭父母為主,後來在同類質母嬰平臺蜜芽、貝貝網等母嬰電商類平臺的競爭下,寶寶樹逐漸轉向母嬰類產品及附屬品的電商直銷,到2015年,寶寶樹採用直銷的模式實現營業收入3266.4萬元;2016年公司開始採用"直銷+平臺模式",到2017年兩者營業收入幾乎持平。

從最早的母嬰社區、互聯網工具、社會化電商再到伴隨中國家庭消費升級的C2M、大健康等商業模塊升級,寶寶樹站在了行業前沿。在引入復星、好未來投資後,加入了醫療健康資源,開設線上知識付費+健康服務等業務,主張為中國年輕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健康體系

連續多年虧損,卻引來阿里鉅額投資,大佬也能看走眼?

寶寶樹創始人兼CEO王懷南

有關人士分析,目前母嬰電商市場主要被三類形態的電商瓜分:一類是像寶寶樹、蜜芽、貝貝網、紅孩子這種垂直類母嬰電商;一類是以天貓、京東、蘇寧為代表的綜合類平臺;還有一類是像側重母嬰的網易考拉跨境電商平臺。隨著年輕家庭群體的增長,家庭育兒觀念也在發生衝突,目前垂直電商品牌同質化嚴重,原本母嬰類的知識和經驗介紹也逐漸相似,母嬰知識庫、問題諮詢、交流社區幾乎是所有母嬰類電商平臺的設置版塊,缺乏創新。

在大多數年輕媽媽的認知裡,寶寶樹仍然屬於一個社交類型的交流平臺,儘管這些母嬰電商平臺為了活躍用戶設置了不少月活,但這些社區溝通交流仍存在問題,產品推介的安全性、用戶反饋內容的真實性都面臨質疑,另外平臺間還會出現很多相同的母嬰類知識文章,同質化嚴重,知識性文章的專業性也缺乏考證。這種觀念的差異,會使得年輕媽媽們只選擇它作為交流平臺,而不是購買平臺,在實際需要中仍然選擇常規的淘寶、天貓、京東等較為知名的平臺,另一方面,這些老牌平臺自身在物流和信譽以及售後服務上也擁有比較完善的體系。

而這次阿里巴巴投資一個多年虧損的母嬰電商品牌,又體現著怎樣的佈局觀念呢?

目前阿里在電商、支付、物流、影視娛樂、遊戲等方面都比較有比較成熟的產業佈局,這是比較全局的佈局觀念,但作為電商細化受眾的結果,垂直類母嬰電商平臺的構建需要長期的用戶培養,通過投資收購的形式進行該領域的佈局也是阿里多領域涉足的體現。

連續多年虧損,卻引來阿里鉅額投資,大佬也能看走眼?

龐大的母嬰電商行業

在鏈合財經看來,細化的用戶需求是未來市場發展的大方向,注重海淘的網易考拉電商是針對有跨境海淘需求的用戶,將現有用戶細分為多領域,進行精準化服務可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另外,紮根於現有的垂直電商平臺,後期通過社交轉向早教工具、早教服務、兒童醫療、健康付費都大有可觀,相信通過借勢阿里的資金、媒體、數據、渠道資源,寶寶樹將會在母嬰類垂直電商領域開闢新的嘗試,在針對年輕家庭的營銷處理上會做出更多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