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缺德舅”養成記

怪物“缺德舅”养成记

怪物“缺德舅”养成记

2018年年中,貝索斯大手一揮,一筆137億美元的併購交易引爆零售圈內外,接連的大幅報道也讓更多的國人知道了一家叫做全食(Whole Foods Market)的高端食品超市。今天我們想要介紹的,則是它的老對頭,Trader Joe's,一家擁有四十年曆史的美國老牌連鎖雜貨鋪。

之所以要介紹它,是因為這家你此前可能從未聽過的連鎖超市,門店平均SKU差不多是全食的1/10,以低價優質著稱,卻能保持超過40%的毛利,2010年時營收80億美元,與全食相當,坪效卻是後者的兩倍。不打廣告不打折,卻常年霸佔美國最受消費者喜愛超市的榜單高位,有一大堆擁躉,長年門前排長龍的盛況,也只有鼎盛時代的蘋果能與之相侔,可謂叫好叫座又賺錢。

它是怎麼做到的?

橫空出世,被7-Eleven逼出來的

2013年,《經濟學人》雜誌曾對美國民眾做過一次調查: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回到二十世紀哪一個年代?

大多數受訪美國人給出的答案是20世紀50年代。

此時的美國,正行駛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技術的創新被廣泛應用在消費領域,消費品形式多樣,就業率提高使得居民收入增加,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隨之而來的購買慾望也愈發高漲。一場零售革新,一觸即發。與此同時,一系列政策舉措(軍人權利法案/國防教育法案)正推動越來越的美國人走入高校,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人群日益擴大。

正是在這樣一個一切都欣欣向榮的時間點,24歲的加州小夥Joe Coulombe ,順利從斯坦福商學院畢業,並很快為自己在Rexall(美國著名的連鎖藥房)找了份足夠體面的工作。

另一邊,世界第一個便利店品牌7-Eleven 經過8年醞釀,剛剛決定將腳步邁出誕生地得克薩斯州,正在努力將足跡散佈至美國的各大城市,來勢洶洶。

這一動作引起了Rexall公司的注意,後者正受制於諸多新興折扣連鎖藥店的接連攻擊,增長乏力,7-Eleven人頭攢動的便利店看上去似乎是個不錯的新生意。

不多時,Joe 便領到了老闆的指示。

1958年,加州洛杉磯街角出現一家叫 “Pronto Market”的便利店,正出自Joe之手。當時,這種一週七天從早7點到晚11點銷售冰塊、也提供牛奶、雞蛋、麵包等便民商品的店面尚算是新鮮,競爭者寥寥,即使是Rexall手下這家從運營模式到商品內容完全照搬7-Eleven的copycat,在7-Eleven尚未踏足的加州依舊大受歡迎。

Rexall食指大動,很快,第二家、第三家Pronto Market接連出現。與此同時,時任Pronto Market總裁的Joe Coulombe心裡卻在打鼓,在他看來,毫無創新性可言的Pronto Market難以長遠,想從勢頭正盛的7-Eleven嘴裡搶食,被幹掉只是時間問題。

果然,在Pronto Market開到第六家的時候,7-Eleven也終於開到了洛杉磯,兩軍對壘實力懸殊,Rexall意識到自己跟正牌的PK,勝利無望,於是示意Joe做關店處理,Joe卻索性自掏腰包接手,從打工仔搖身一變,成了Pronto Market的新主人。

Joe Coulombe決心要幹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當務之急是如何避開與7-Eleven的正面衝突,畢竟後者錢包鼓鼓,在開店選址上的優勢一目瞭然。

要怎麼開一家跟7-Eleven“不大一樣”的連鎖商店?

靈感來自一次度假。

當Joe Coulombe躺在千里之外的法國St. Barts島某棵大樹懸掛的吊床上,吹著加勒比海的風,喝著當地的特製飲品,享受著陽光沙灘,突然被命運之神擊中。他問自己,如果人們願意為這番美食美景一擲千金,事後又樂於攜這異國他鄉的吃食酒飲滿載而歸,那在家鄉販售這種異域風情會不會是個好生意?

度假歸來,Joe Coulombe立刻在加州的帕薩迪納租下了店面,掛上了Trader Joe's的招牌,據說這名字是仿自當時加州城裡頗為火爆的一家熱帶風情餐廳Trader Vic's。

至此,Trader Joe's算是正式登場,時間是1967年。此時,美國波音公司剛剛推出了大型寬體客機波音747,海外旅遊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得以去到更遠的地方看世界,視野開闊後,他們正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一切新事物。

Joe Coulombe為自己的目標用戶描繪了一個簡單清晰的畫像:熱愛冒險、接受了良好教育但口袋並不是那麼充裕的(潛在)中產階級知識分子,比如留學生、教師、記者等等。

他將店面裝點成了南海港口的模樣:牆面嵌著漁網與船槳,收銀臺做成船舷的形狀,營業員身著熱帶風情的花襯衫,門店店店長被稱為船長,助手被稱為大副,他們向顧客介紹著剛到貨的墨西哥辣調味汁、豐盛的葡萄酒和本地沒見過的辛辣奶酪。只要一推開Trader Joe's的店門,就彷彿置身一個交易美食的碼頭,你可以在這裡驚奇地發現各種來自世界各地稀奇的零食美味。

定義Trader Joe's

對於Trader Joe's究竟是一傢什麼樣的連鎖店,不僅是外界,就連Coulombe自己都有過各種不同的描述,一大原因是,在賣什麼這件事情上,Trader Joe's著實過於任性,或者說Coulombe很任性(在肯尼迪被刺殺之前,他們甚至賣了一段時間的槍支彈藥)。同行曾盛讚他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對於人們的需求有著敏銳的直覺。

賣什麼?健康食品還有酒

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人吸收的熱量不斷攀升,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佔據了52%~53%,憂心忡忡的美國政府隨即發佈了一份膳食指南,推動全民上下展開一場健康運動。自然而然,Joe Coulombe也依此將健康食品納入自己的採購列表。但其本人對於所謂的 “有機食品”卻全然不屑:“我總覺得這是個偽概念,有機是一回事,避免某些添加劑如糖、味增強劑和人工色素則是另一回事,而後者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一手扛起健康飲食大旗的Trader Joe's,另一邊卻同時還在賣酒,這讓它看起來多少有些分裂。至於賣酒的原因……無他,好賺。

美國大蕭條時期,加州頒佈了一條公平貿易法案(1931年:Fair Trade law),允許製造商規定乳製品(牛奶)、酒類等商品的最低零售價。這樣一來,只要是同一製造商生產的牛奶、葡萄酒,大型商超都無法通過規模優勢以更低價格拿貨,在售價上不佔便宜,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護中小型零售商的利益。

與此同時,Joe Coulombe還發現,自有品牌的葡萄酒並不受這一法案的約束。

於是,他一邊聯繫葡萄園,與他們討價還價,以Trader Joe's 的標籤出售他們的葡萄酒,價格遠低於那些名牌葡萄酒;另一邊,則以低於成本價的Folgar咖啡引流,吸引更多的人來Trader Joe's購買大型商超裡同樣有售的牛奶和名牌葡萄酒。

然而1976年,加州宣佈廢除這條管控法案。大型商超的殺傷力陡然倍增,Joe Coulombe無意以卵擊石,很快宣佈下架75%的酒水品類,同時將精力放在出售難找的啤酒和貼牌精品葡萄酒上。

80%的自有商品

也正是經過這番折騰,Joe Coulombe對於 “不一樣的Trader Joe's ”有了更極致的想法:大力做自有品牌產品。

原因很簡單:第一,產品的辨識度高;第二,粘性非常好;第三,產品利潤高。

其實早在1972年,Trader Joe's 就推出了第一款貼牌自有商品: 格蘭諾拉麥片。而現如今,Trader Joe's的商品中,有80%是自有品牌(Whole Foods為16%),包括包裝食品、寵物食品、衛生紙等各個品類,並且各個區域的自有品牌商品都有各自獨立的註冊商標,例如貼牌Trader Joe's 的,主要是墨西哥食品品牌,Trader Ming's是亞洲食品,Trader Giotto's是意大利食品,Arabian Joe's則是中東風味。

在Trader Joe's擔任買手似乎是一件世上難得的美差。他們不停地旅行,滿世界收羅美味,而這一切都由公司買單。當敲定了品類之後,公司從生產商處直接採購,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價格往往非常美麗。由於Trader Joe's付款準時,也無需供應商支付額外的廣告費用、進場費用,大家也非常樂意與之合作,後者的唯一一個要求是,供應商不能以任何方式公開其與Trader Joe's的合作關係。

精選+低價(great food + great prices)

作為全美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零售超市,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之全可謂名副其實,門店平均SKU數達3.5萬,大店甚至大店可達5.5萬。

相比之下,Trader Joe's就要精緻得多了,SKU基本保持在3300~4000的水平,1980年代甚至一度降至1100。同一產品基本只保留3到4個選項,即使是品類最多的花生醬,Trader Joe's也不過只有10種,而其他超市往往能達到40多種。

被精挑細選出來的商品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相信我,你不會想在40多種花生醬面前思來想去的),更重要的是商品的高週轉率(爆品思維)——意味著針對某一特定的商品,Trader Joe's就能夠大量買進,保證了從供應商那裡能更低價拿貨的價格優勢,這一優勢又進一步被讓渡給了消費者。

舉個例子:在紐約的全食超市裡,一磅牛肉的價格大概是9.99美元,而在當地的Trader Joe's裡,你只需花4.99美元就能買到,同樣,一公升特級初榨橄欖油在Trader Joe's的價格也比全時能便宜上3美元。

明星產品

明星爆款同樣是Trader Joe's的武器。

Trader Joe's於2002年上市了一款火爆至今的葡萄酒Charles Shaw,售價不到3美元(剛上市時是1.99美元,後上漲至2.99美元),卻因其超高的性價比成為美國最暢銷的紅酒之一,甚至一度引發美國的低價酒熱潮。2017年有報道稱,Charles Shaw累計銷量已達8億瓶,連起來可繞地球好幾圈。美國人民將Charles Shaw親切地成為Two Buck Chuck,已然國民品牌,甚至不少高檔餐廳也能找到Charles Shaw的身影。

低價的另一面是超出預期的高品質,2007年,Charles Shaw甚至獲得了《葡萄酒觀察家》雜誌給予的87分好評,其系列葡萄酒也在加利福尼亞州博覽會獲得兩枚金牌。你也不難在各大社交媒體上讀到人們對它的盛讚。

Charles Shaw的母公司野馬葡萄酒公司(Bronco Wine Company)曾向外界透露低價的 “秘密”:從莊園土地到軟木塞各方面的成本壓縮。Trader Joe's則是通過與野馬公司的直接簽約獲得了最優惠的銷售價格,對了,Charles Shaw同樣是由Trader Joe獨家專賣,已然成為了後者的流量炮彈。

特色營銷 :口碑傳播+小冊子

Trader Joe's不打廣告,卻並不意味著不做營銷。

在上文中,我們有提到,Trader Joe's的目標用戶是那些接受過良好教育的 “冒險家”。為此,Joe Coulombe將第一家Trader Joe's開在了帕薩迪納,因為在他看來,這座城市擁有大量的受教育人口,而教育水平確實是Trader Joe's開店選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自然而然的,不少留學生、教師、記者、設計師最先成為了Trader Joe's的擁躉,他們非常樂意向周圍人分享在Trader Joe's的購物經驗。Joe Coulombe還曾非常得意地誇耀稱,“這就是為什麼總能聽到媒體說我們好話。”

而在社交媒體發達的當下,Trader Joe's的待遇同樣好得令同行妒忌:在論壇裡、ins上你總能看到人們談論它,“自來水”們精心撰寫分享的各種什麼值得吃攻略,在你檢索Trader Joe's的第一時間跳出來。甚至,YouTube上還有網友製作的“喬氏之歌”(Trader Joe's Song),裡邊幾乎全是喬氏品牌食品;Facebook上有粉絲為其某些明星產品單獨建立的主頁,一款“Speculoos Cookie Butter”的甚至有上萬粉絲;一些城市的居民集結髮起話題呼籲Trader Joe's過來開店。

除此之外,Trader Joe's的特色小冊子同樣功不可沒。

這個小冊子現在叫做“Fearless Flyer”,每月出版,消費者可以在每個Trader Joe's的門店內領取到,Trader Joe's也會定期郵寄給郵件列表裡的客戶。小冊子裡面的信息包括門店、商品的相關情況介紹,商品的烹調方法介紹,其中還夾雜一些小笑話等。這可是創始人Joe Coulombe甚為得意的一個創舉,它最早出現在1970年,當時被稱為“The Insider Report”,用來向消費者介紹店內各種酒的產品故事,頗受顧客喜愛,甚至還有人願意專門為此付費。

這個小冊子成為了除了門店以外,Trader Joe's向外輸出企業文化的一個窗口,拉進了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也像一本指南,幫助你完成在Trader Joe's裡的購物探險。

Trader Joe's沒了Joe

如果要為Trader Joe's製作一張成長的路徑圖,1979年 、1988年是一定是圖紙上不可忽視的兩個重要節點。

19世紀60年代,特色商品+低廉價格迅速幫助Joe Coulombe打開了市場,很快,更多的Trader Joe's出現在了加利福利亞的各個城市裡。報道顯示,截至1970年,Trader Joe’s已經擁有20多家分店。

但在此後地很長一段時間都未見進一步的擴張,甚至直至90年代初,Trader Joe's都沒有踏出過加州。用Joe Coulombe的話來說 “開更多的店並不是自己的目標”。客觀原因是,物流能力的限制。生鮮佔據了Trader Joe's品類的絕大部分,他想確保每一個交付細節都得到保障。

就在Joe Coulombe一心一意打造著加州城裡這道獨特的風景線時,一位異國富商向他拋來了橄欖枝。這位富商正是鼎鼎有名的德國企業家 ,來自德國Albrecht家族的Theo Albrecht。

1979年,Theo Albrecht創立的連鎖超市Aldi剛剛在德國境內開到了600家門店,他來到美國,試圖尋求新的市場。與Trader Joe's不謀而合的是,Aldi也是一家以供數量有限的商品和最低的價格獨樹一幟的連鎖超市,加州一行後,他的主人將併吞Trader Joe's定為了拓展美國市場的第一步。

在一筆金額數不詳的交易之後,Trader Joe's易主。該年,這家公司的交易額達到了1.2億美金,且仍在高幅上漲。

甚少有資料談及Joe Coulombe出售Trader Joe's時的一番心路歷程,對外更多的自然是 “英雄所見略同”,惺惺相惜的天作之合 。所幸,儘管Albrecht家族收了Trader Joe's,倒是全然不對管理多加干涉,超市的運營依舊放手交給Joe Coulombe來打理……直到1988年,Joe Coulombe正式離開。

但顯然,Joe Coulombe已經成功地把他對於美食的熱愛、對於生活的熱愛烙印在了Trader Joe's的企業文化中了。外界對於Trader Joe's的各種美食,一個常見的評價是,你不一定總是能被驚豔,但卻一定不會失望,人們依舊在推開Trader Joe's的大門時,依舊準備好迎接一場關於美味的探險。

怪物“缺德舅”养成记

由於Trader Joe's並非上市公司,數據只能從外部相關報道中獲取,有些年份的門店數查詢不到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Trader Joe's已經在美國34個州擁有了474家門店, 實現營收130億美元。其門店數、營收體量在經過了一個長達20年的蓄力之後,才終於在1988年後開始有了大幅的提升,而在快步擴張過程中,Trader Joe's獨特的風格特色卻並沒有因此而被稀釋,足見了前20年工夫的積澱。

可惜的是,關於其後20年的擴張,Trader Joe's是如何解決掉老Joe的心病,搞定物流體系,同時搭建出一個強有力的後臺支持系統的,外人著實難查其究竟。但是,可以推測,Aldi一定在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是否有可能套用的是同一套後臺系統,畢竟若撇去品類不看,你會發現這兩家在模式上的相似度之高。而關於Aldi後臺的秘密,也許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會為你解答。

如今,Trader Joe's已經歷了42年的歷史,步入不惑之年。前20年,在創始人Joe Coulombe的經營下,擁有26家門店的Trader Joe's很好地完成了一個 “小而美”的故事,也把企業獨特的文化氛圍調製得濃淡恰當;後20年,在新經理人的帶領下,公司則終於邁出加州,從一家加州本土企業逐漸成長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大公司。

相比之下,現在不少新型零售公司擴張之迅猛令人咋舌,卻不知內功修煉得究竟如何,畢竟,即使是 “新零售”也講究慢功夫不是?

【參考文獻】

[1]https://www.wcvb.com/article/new-grocery-store-chain-wins-top-marks-for-customer-satisfaction/9150496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der_Joe%27s

[3]http://www.ceibsreview.com/show/index/classid/7/id/1546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聯繫方式:010-65983413。

怪物“缺德舅”养成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