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京新藥業募資27億大肆擴張存隱憂 商務服務費暴增19倍

個股:京新藥業募資27億大肆擴張存隱憂 商務服務費暴增19倍

近10年間,京新藥業享受著併購的甜蜜不知覺醒,但其風險已然暗存。

京新藥業是一家老牌上市藥企,上市至今已有14年,主營抗感染藥及心腦血管等系列藥物。10年前,公司經營業績頗為不堪,曾連續5年大幅下滑,至2008年陷入虧損困境。但其實控人呂鋼並未被暫時的困難嚇倒,很快振作起來,經營一步步有所好轉。

真正讓公司走上高速發展之路的是併購。從2011年開始,京新藥業頻頻實施同業併購,延伸產業鏈。為了降低上市公司併購風險,2013年,公司聯手知名併購基金硅谷天堂,借道迂迴擴張。

得益於標的業績貢獻,近10年,京新藥業驚人地實現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持續高速增長,淨利潤從2009年的400萬元增長至2018年最低3.44億元,增幅達85倍。

不過持續高增長的業績背後也有遠憂。除了此前公司耗資6.93億元收購的主營醫療器械標的業績爽約外,近年來,公司費用增長迅猛。2018年上半年,公司商務服務費高達2.77億元,同比暴增19倍有餘。

值得關注的是,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興趣似乎不高,近6個月來,公司股價下跌了36.49%。前日,呂鋼對兩筆存有風險的股權質押進行了補充質押。

7年5次定增募資擴張

近10年來,京新藥業的發展史可謂是一部大肆併購擴張與頻繁定增募資史。

京新藥業總部位於全國聞名的“膠囊之鄉”浙江紹興新昌,並在新昌、內蒙古、江西、深圳等地設立五大生產基地。截至2017年底,公司總資產49億元,淨資產39億元。

2004年,登陸A股之後,京新藥業的淨利潤就坐上了滑滑梯,繼2007年大跌九成後,2008年暴跌1278.99%,虧損0.18億元。

京新藥業崛起的法寶之一就是大幅併購。2011年,公司出資4000萬元收購北京順達四海生物醫藥,2014年12月,京新藥業與英國Crescent公司共同投資在英國設立合資公司。2016年初,出資5840萬元收購睿泰生物15%股權。規模最大的一次併購發生在2015年7月,京新藥業出資6.93億元收購了深圳巨烽90%股權。

此外,京新藥業還牽手知名併購基金硅谷天堂,通過後者併購醫療資產,然後再購回,以此曲折迂迴途徑來降低收購資產風險。

為了支撐併購,從2011年至2017年的7年間,公司先後成功實施了5次定增,合計募資27.7億元,全部用於併購擴張。

大肆併購的直接體現是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持續高速增長。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19億元,較2009年的5.31億元增長了3.18倍。同期,淨利潤持續攀升,淨利潤從2009年的0.04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最低3.44億元(預告淨利潤區間為3.44億元至3.70億元),暴增了85倍。其間的10個年度,淨利潤持續高速增長,其中,2009年至2011年及2013年,同比增速都超過100%。

銷售費用增幅是營收兩倍

京新藥業藉助併購實現了淨利潤高速增長,但這一態勢能否持續還很難說。

上述併購,京新藥業也曾被坑。公司單次最大規模併購的標的深圳巨峰,交易對方曾承諾,2015年至2017年,深圳巨峰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500萬元、5850萬元、7605萬元。其結果是,除了第一年實現淨利潤4521.49萬元,僅比承諾數多出21.496萬元,第二、三年均未達標,2017年的業績完成率低至64.37%。

此前的高溢價併購深圳巨峰當京新藥業產生了商譽4.22億元,因其業績爽約,京新藥業因此發生商譽減值1.57億元。去年上半年,深圳巨峰實現淨利潤2346.97萬元,與其2017年的承諾數的一半相距甚遠。

京新藥業隱存的風險也即將來臨。隨著大規模併購,整合難題、費用管理等難題開始顯現。

去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為7.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20億元增幅超過80%。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增幅最大的是公司商務服務費,由於三季報未披露商務服務費數據,從半年報數據中也可管中窺豹。去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4.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3億元增長了87.24%,而同期營業收入增幅為41.08%,銷售費用增速要比營業收入快一倍。

銷售費用中,商務服務費高達2.77億元,約佔銷售費用的60.88%。上年同期,商務服務費只有1359萬元。僅僅一年時間,商務服務費就增長了19.35倍,從而帶動銷售費用大幅增長。

不過,有一個詭異現象是,公司的管理費用大幅下降。去年前三季度,其管理費用為9295.73萬元,竟然比上半年的1.96億元還要少,更只有2017年去年3.31億元的28.10%。在三季度竟然出現管理費用為負數情況,實在令人詫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