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從進博會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現出怎樣的城市品格?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

這一週,中國站在了世界的中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日在上海開幕,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更是中國著眼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出的重大決策。

進博會的舉辦地上海,長期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才擁有了今日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是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城市縮影。

那麼,新時代之成都,又展現出怎樣的城市品格?這一週,成都用一系列“動作”做出回答。

蓉平:從進博會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現出怎樣的城市品格?

進博會上成都企業與境外企業集中籤約(攝影:成都商報王效)

在上海,由2000多家企業、150多個社會組織、3000多人組成的成都交易團穿梭在進博會現場尋找合作商機。11月6日晚,28家成都企業與來自美、英、澳、日等國的37家企業簽訂進口產品採購協議,涉及智能製造、汽車整車、能源投資、服務貿易多個行業領域。其中既有“引進來”,比如成都興城集團與新加坡豐隆集團擬在成都智慧城市綜合社區項目上開展深度合作,引入新加坡、馬來西亞或其他境外優秀醫療、康養、教育、商業等領域的知名企業入駐。也有“走出去”,比如四川國際商會清真食品專委會與巴基斯坦-中國工商聯合會簽約的巴基斯坦(成都)經貿促進中心項目。

蓉平:從進博會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現出怎樣的城市品格?

四川構建陸海聯運通道打造西部國際門戶樞紐推介會現場(攝影:王若冰)

目光再轉向香港,11月7日上午舉行的2018年“川港澳合作周·走進香港”活動上,四川構建陸海聯運通道打造西部國際門戶樞紐推介會和成都新經濟發展專場推介會相繼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眾多香港政商界知名人士參與,多個合作項目現場集中籤約。構建蓉港城市合夥人、發展共同體,成為兩地人士的廣泛共識。一個是有東方之珠之稱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核心城市、國際貿易航運中心,一個是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國家向西開放開發戰略前沿、西部國際門戶樞紐,成都向香港的主動靠近,不僅是對中央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戰略的具體落實,更凸顯出成都作為後起“新門戶”積極向先進取經、提升城市能級、融入世界城市體系的態度和決心。

從上海到香港,從積極參與國際盛會,到主動牽手國際門戶,成都展示了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開放,是第一個關鍵詞。

在進博會開幕式上,國家最高領導人強調, 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對成都而言,開放不僅是自古以來兼容幷蓄的文化氣度,更是新時代歷史機遇下強化城市核心競爭力、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實現後發超越的戰略選擇。

改革開放40年來,成都實現了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從區域中心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的跨越。進入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構建起全面開放新格局,使得成都由第一輪開放的內陸腹地躍升為第二輪開放的戰略前沿。目前,111條國際(地區)航線覆蓋全球主要中心城市,“蓉歐+”國際班列覆蓋22個海外城市、14個國內城市……作為距離歐洲最近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以開放為品格,確立了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的戰略目標,更以開放的品格,讓世界在中國西部找到共謀發展的機遇。

創新,是根植於成都血脈的另一個重要品格。從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聞名於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到新中國第一隻股票“蜀都大廈”、第一個股票場外交易市場“紅廟子”,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是天府之國擁有無限活力的根源。

新時代,創新更是“第一動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帶來巨大的機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等新領域催生各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毋庸置疑,誰張開懷抱熱情擁抱,誰就將獲得發展的先機。

蓉平:從進博會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現出怎樣的城市品格?

“川港澳合作周”上,與會嘉賓對推介會很感興趣(攝影:王若冰)

聚焦於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下的“新經濟”,正是成都創新品格在新時代的體現。自去年11月全市新經濟發展大會召開,一年來成都在發展新經濟上的動作頻繁——在全國率先成立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為主的產業載體“獨角獸島”開建、集金融科技創新載體和“產學研”創新與交流中心於一體的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啟用、100億元規模的新經濟發展基金設立……一年來的成績也同樣令人側目——一年內新成長達到獨角獸標準的企業4家、2018全國雙創周主會場落地成都、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1200多家、專利申請量超過300件……正如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文在成都新經濟發展專場推介會後感慨,“‘少不入川’應該改為‘少應入川’”。成都,正以創新的品格,成為眾望所歸的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努力在新一輪全球產業分工中成為創新引領者。

包容,是深處盆地的成都最為世人樂道的氣度。自古成都就是崇尚兼容幷包的移民城市,到今天,28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分享城市發展機遇,“蓉漂”成為時代風尚,全國各地青年才俊在這裡紮根、奮鬥、創業,變為新成都人。以蓉港合作為例,如今香港是成都第一大外資來源地,在蓉港資企業超過3000家,IFS國際金融中心、太古裡、蘭桂坊等港資項目成為成都的城市標識,這些都成為“川港澳合作周”上蓉港進一步深化合作的紐帶。

行動是品格的外在體現。從進口博覽會上的3000人交易團,到川港澳合作周的熱火朝天,展現出成都的“雷厲風行”。開放、創新、包容的成都,乘民族復興之勢,正大踏步走上大城崛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