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據報道,持刀殺害親生母親9天后,12歲的湖南益陽沅江市的小學六年級吳某康被警方釋放。因其未達到《刑法》規定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14歲,可以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固然我國法律對於青少年犯罪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但發生這起悲劇的根源,柒七認為還是在家庭本身。


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吳某康殺害其親生母親後有什麼表現呢?他的叔叔曾問過他幾個問題,他是這樣回答的。

“為什麼要殺死媽媽?”“媽媽不好!”“你把你媽媽殺了,你認為錯了沒有?”“錯了,但是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那以後怎麼辦?”“學校不可能不讓我上學吧?”

媽媽不好,所以狠心下毒手?又因為是自己媽媽所以殺了也就殺了,殺人後,甚至擔心的也只有自己的學業問題。

這樣的回答簡直令人匪夷所思,是什麼樣的家庭才能養成這樣的孩子。但太陽底下無新事,以前柒七就看到過報道,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僅僅只是為了跟奶奶索要零花錢,就下狠手導致失手勒死自己的親奶奶,還有更多的比如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無法滿足自己的需要時,動輒打罵的不在少數。


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那麼,如何避免類似的事情,或者說如何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大可能的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呢?

柒七覺得有以下幾點可以嘗試一下。

首先,對於父母自己,要分清楚什麼是對孩子的溺愛,什麼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溺愛是沒有原則的,不加以限制的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無條件的愛則是無論孩子是什麼樣我們都愛他,但我們對他的行為是有要求的。要想做到不溺愛孩子,父母尤其是媽媽首先要尊重自己,尊重現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滿足孩子的需求。


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關於無條件的愛,具體的內容柒七曾寫分享過一篇文章,想了解的父母可以看這裡(戳——溫柔而堅定,我能想到最好的執行規則的方式)。

其次,對於父母自己,要及時調和好隔代育兒理念的衝突。

吳某康事件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是隔代育兒造成的悲劇。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迫於現實,只能請老人來幫忙帶孩子。但畢竟時代不一樣,很多老人的育兒觀念和我們這一代父母有很大的衝突,讓老人帶孩子並不是孩子就是老人的責任了,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坐穩自己父母的位置。

在職媽媽很辛苦,這個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我們既然生了孩子,那麼就要對這個小生命的人生負責。在職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確實有限,但陪伴從來都是重質不重量,高質量陪伴30分鐘勝過無效陪伴一整天。


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對於和老人育兒理念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可以選擇用做來代替說教,讓老人看到你的方法確實比她的更有效,眼見一遍比你說一百遍都有效。

第三,對於孩子,父母需要教會他感恩。

現在孩子需要學習的真的很多,也確實從小就很辛苦。但柒七認為,在教會孩子很多生活學習技能之前,我們首先要教會孩子感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孩子一定是善良的,也一定會善待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柒七遇到過很多人格失調的人,遇事總是給自己找理由找藉口,想方設法推諉責任,指責別人,接著讓其他人承擔責任。殊不知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全靠指責別人,自己的生活就只會原地踏步。心裡有光,感恩有你,手裡有傘,為己遮風擋雨。

最後,對於孩子,父母需要教會他換位思考。

和感恩一樣,學會換位思考,是讓孩子更能理解他人,也更加善良。其實善良才是柒七想要強調的重點。但換位思考是通往善良的一個重要路勁。吳某康事件的發生,說到底是因為他不理解母親為什麼要對他那麼嚴格,也不理解他的媽媽看到他的種種不良表現會有多麼心痛和失望,他只知道媽媽沒有像爺爺奶奶那樣縱容他,寵溺他,於是,在一次不滿後,他向自己的親生母親舉起了屠刀。


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誠然,在我們所不知道的背後,也許那位媽媽的管教方法也有失妥當,但這並不能掩蓋吳某康道德淪喪即心無善念的事實。

最後的最後,柒七特別強調一下,媽媽們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養育孩子只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部分,養育孩子的責任,也只是我們所要承擔的責任中的其中一個而已,雖然這個責任比較重大,但永遠重不過我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這件事情。養育孩子不是一場賭博,所以我們不需要押寶在孩子身上,對於養育孩子,柒七奉行的原則永遠是——在自己舒服的狀態下,盡人事聽天命,育己再育兒,剩下的就真的是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願每位媽媽都能享受育兒生活。


少年弒母案:傾盡一切,最終奉上了生命


柒七,座標杭州,現全職媽媽。七寶,29周的早產兒寶寶,現能吃能睡的健康男寶。這裡分享柒七自己的育兒經歷,也有柒七的學習心得,更有柒七時不時的叨叨叨,還有自己帶娃的實操經驗和方法。

歡迎轉發評論喲~

更多走心好文點擊紅色關注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