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

爱因斯坦是不是很伟大?

答案不言而喻,我们都知道他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精确点是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等。

不过呢,他在二战之前,曾经发表过一些,关于对中国人的看法,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爱因斯坦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industrious, filthy, obtuse)

他注意到,"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树林里如厕那样蹲著……(中国人)安静、拘束,就连孩子看上去都很呆板、愚钝(obtuse)。"

我注意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别非常小。我不明白中国女人拥有哪些致命的诱惑力、使身边的男人无力自卫、只能去繁衍后代。

"(中国人)生很多孩子"、"繁衍能力很强"。他随后对此观察的反思是,"如果这些中国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种族,那真是遗憾。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就连那样想一想都是无可言喻的悲伤。"

"就连那些被迫像马一样勤奋的工作(industrious)的人也没有表现出懂得痛苦的样子……经常更像自动机器而不是人。"

这些语录,来自2018年5月底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爱因斯坦游记:远东,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这是爱因斯坦在二战犹太人受难前的言论。

看完上面这些,重新在回顾刚才的那个问题:

爱因斯坦是不是很伟大?

君子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识人难,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更难。

首先,信息是片面的,大家都是盲人摸象,看到一部分,进而推测全部。受限于视角不同,屁股决定脑袋,我们做出的判断和评价,往往是不公正的。

其次,心理学上,有个“光环效应”,就是说,我们会因为某个人的一个很突出的有点,进而全盘欣赏或者喜欢他,对他的其他缺点视而不见。

或者,说的通俗一点,爱屋及乌。

反之亦然。

因此,孔子说,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太难太难了!

查理·芒格,在总结《人类误判心理学》的时候,把类似的人类心理倾向,总结为两条:

二、喜欢/热爱倾向。

三、讨厌/憎恨倾向

也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倾向,爱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会蒙蔽我们的认知,最终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提升我们的思维高度

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同一水平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we face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最后,再重新回过头来,爱因斯坦,也许对中国人的看法和认知,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情况,和他自己当时的认知水平,肯定是片面和不公正的。

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他对人类的贡献巨大,依然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我今天,本来的出发点,是想写一些关于提升思维高度和模式的主题的,想引入前面的这句话,所以去搜索维基百科,没想到又查到了关于他对中国人看法的那几点。

一下子,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样。

你看,我自己制造了一个问题,怎么解决?

按照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不能用同一水平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要跨过这个坎,需要提升我的思维高度。

所以,我从人类误判心理学的角度,更高一层,来看待这个问题。

关于思维高度,中国古代的庄子,同样出色,他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精彩地表达了“旷观”的概念,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我们好好体会下,鲲鹏的思维和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