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科協以“黨建+”模式帶出工作新亮點

今年以來,河池市科協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取得新成效。

創新舉措推進黨建+科協服務提質

爭取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的支持,於6月份在宜州區廣西然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河池市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不斷探索構樹為原料的新型飼料產業發展需求和新技術,有效促進河池乃至全區農業經濟和技術創新發展。以環江“牛角寨”景區為試點,探索“科普+旅遊”模式,推動旅遊新業態發展。組織河池代表團參加廣西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獲32個獎項,創歷史最好成績。加強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繫和服務,完善調查站點管理,2017-2018年度,河池市科協以全區考評總分第1名被評為廣西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工作AAA級優秀區域責任部門。

多措並舉助力黨建+脫貧攻堅

結合各縣(區)實際,全市共爭取到“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45個,獲中央獎補資金244萬元,創歷史新高。調整和完善市縣兩級12個精準扶貧科技專家服務團隊的建設,吸納專家362人,年內開展“科普服務鄉村振興助力扶貧工程”培訓,共培訓8000餘人(次)。積極抓好結對幫扶工作,如期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打造科普新載體實現黨建+互聯網宣傳

河池市科協緊緊圍繞黨組織中心工作和科協業務職能,拓寬科普傳播渠道,不斷完善《河池科協之窗》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政務號、微博的PC、移動端宣傳平臺建設,擴大“科普中國e站”的覆蓋面,通過發佈有利於推進科普宣傳工作及各類服務社會、涉及民生和正面引導輿論的信息,實現“網上網下”良性互動。依託LED科普宣傳大屏,在城區文化廣場開展定點科普宣傳,每天以滾動播放的形式,播放安全、衛生、氣象及節能、生態環境保護等科普知識,併為相關部門提供科普宣傳平臺,最大限度地整合科普資源,擴大科普宣傳的效果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