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學歷也不比老師低,為什麼不自己給孩子輔導補課,非要請人輔導?

好運82438408

好多家長學歷要比孩子老師的學歷要高,但是他們選擇找老師輔導補課,為什麼?



首先,自己的孩子對自己沒有敬畏。做老師的都知道如果一個孩子對老師沒有了敬畏之心,孩子也就沒有了執行力!雖然我們倡導和風細雨式的教育,反對教師君臨天下,但是那只是在知識上!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學生不去做,那老師講的天花亂墜老師就是口吐蓮花也不能使學生有所進步,學生讓老師輔導,要嚴格執行老師的要求和規定。但是如果是父母因為在家裡的疼愛,所以孩子對家長的要求有時撒嬌耍賴。學生學習沒有了執行力!


第三,班級授課制,更加有利於學生進步。學生輔導和同學們在一起有個對比,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在老師得指導下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有利於學生學習進步,而且有小夥伴們在一起學生學習也不枯燥!

所以,儘管自己學歷高知識豐富,但是不如送到有經驗的老師那去輔導,正所謂“得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我是松高尋鶴,你身邊的教育專家。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松高尋鶴

這個問題其實古人早有定論,正如孟子易子而教的有趣故事一樣,教育孩子應做到客觀和理性,是不能夠摻雜過多的個人感情的。首先,家長教育孩子帶有太多的親情,往往會偏離教育的本源。其次,教育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情,是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引導。家長學歷雖高,但不一定懂得教育規律。


一、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並注重個體差異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新時代我們倡導的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應該是互相平等。教師都有師德規範,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個性特點,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針對孩子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促進每個孩子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和速度,到達教育教學所要求的發展階梯。我們沒有任何一種規則是規範家長,家長跟孩子之間本身就是處於一種不平等的地位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家長沒有非常強的耐心和愛心,容易和孩子之間產生矛盾,不僅影響到親子之間的關係激化家庭矛盾,更不利於孩子的心理發展,俗話說親其師重其道,孩子產生逆反,怎麼會信服家長的教育。


二、教育需要專業的教師


教師是一份職業一種專業是需要長期的學習才能夠從專業的院校畢業的,其專業性非常強,而且不同學科的教師都各有所專。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教師長期的工作中,每年都會安排不同程度的學習與提升,才能夠使自身在工作中不斷滿足學生們的需求。而家長都有自己的工作,他們不可能利用那麼長的時間去研究教育教學工作,並不懂得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精髓所在。確實現在很多家長的學歷都比教師高,能夠對孩子進行答疑,但卻不一定為孩子解惑,如果遇到難題知道應該怎麼做,而不一定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要找專業的教師進行引導!


決勝網

我就是題主說的這種家長!

我本人是學自動化的,而且是那種文科還不錯的工科生。我可以輔導孩子的數學、語文、英語、編程、機器人、科學、書法……沒錯,我就是那種很多人嘴上的“別人的爸爸”。

但是我還是給孩子報名了奧數輔導班、英語班、計算機編程班、樂高班、書法班……

真的是這樣,不少人都會問我“你都會,你幹嘛還要給孩子報班浪費這錢啊?”。我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因為我不專業、不繫統!

以奧數為例:

孩子的奧數題基本上我還是都能搞得定的,但是!讓我給孩子講的話我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1、我需要選擇幾本合適的教材。

2、我需要備課。我要分析這些本教材的知識點結構、彼此的聯繫。

3、我需要給孩子補充各種練習題,而這些題也是需要我去尋找的。

4、我需要了解其他孩子、外面的世界是怎麼學的、怎麼講的

5、我需要去研究競賽的題目。

6、我還需要研究孩子課本內容以便更好的銜接。

……

這些工作能不能做?

能做!

但是得花太多時間和精力了,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個老師尤其是名師,他(她)對這門課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而且我僅僅是教我自己的孩子,所以無論我怎麼去努力做得更好,都跟那些專業的老師沒法比!

因此我能講題,但是我將不了課!

所以我選擇“把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而我,就是好好配合即可。

再比如樂高。

我本人就是搞工業機器人的,樂高的各種各樣的教程、各級考級我都看了,無壓力!我絕對能夠輔導的了。

但是,同樣的原因——我耗不起啊!

除了上面的原因我還有另外的考慮

1、有學習的氛圍。

無論如何,在輔導班和在家是完全不同的體驗感,聽父母講課和聽老師講課孩子的表現自然是不同的。

2、開眼界、有參照。

現在外面的各種班很多情況下都是按級別(難度)劃分的,孩子在家悶頭學難免會“井底之蛙”,而在外面,那麼同學之間就是最好的“榜樣”,省了家長整天說“你看誰誰誰怎樣,你再看看你”之類的話。

3、良性競爭。

小朋友們努力幾天可能沒問題,但是一直努力下去有可能就會覺得沒啥動力了,光靠家長的影響很多時候是不夠的,而在外面,跟很多跟自己水平接近的同學們卻可以相互激勵起“鬥志”來。這個在學校是很難做到的,而在家裡更是沒有任何可能。

……

雖然還有別的理由,但是我感覺以上這些是我之所以做出這種選擇的主要考慮問題——注意,我從來不把我的“耐心”等問題當成是障礙,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自認為我的耐心比很多幼兒園的老師還要強。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身邊真有一個同學這樣做。

他是大學老師,然後每天給他兒子輔導功課,小學,初中,高中。全都能輔導。

但是,他有時候也力不從心,因為現在有些題目拐彎特別多,不是多麼難,就是拐彎拐的多。所以,他也要從頭撿起來,花很多時間備課。

為什麼他能這麼做,因為他課不太多,加上職稱也評上了,這幾年就在孩子身上花了很多精力。

即使如此,他也不是啥都能輔導,英語。繪畫。他就沒辦法了。

這僅僅是一個個例,為什麼家長輔導不了?很多家長不具備這個條件。

【1】沒時間

家長沒有時間啊,忙著工作,忙著事業。一天很辛苦,回到家,沒有力氣再輔導了。

【2】孩子需要夥伴

別的小朋友都去某個培優班,我也想去,不是我想學知識,我就是想和自己的同學、夥伴、同齡人在一起。和家長老待在一起,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不利。

有的家長,自己開私塾,就教自己的孩子,忽略了孩子需要夥伴,需要和同齡人一起學習、運動、玩、打架、惡作劇。這樣才能形成適應社會的人格,懂得怎麼和同齡人打交道。

【3】懂知識,未必能教知識

有的家長懂知識,卻不知道以什麼方式讓自己的孩子聽懂。所以,教課還是交給有經驗的老師來完成吧。自己省心,孩子學的也順利。

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分享你的觀點。


五角星

要教孩子,首先自己必須掌握知識和技巧,還要有方法和耐心。不教孩子但請別人輔導的有幾種情況:

一、對知識不瞭解或掌握不繫統。

高學歷不代表一切,有些家長自己教不了。

從自己改變學生身份到孩子學習需要輔導,這個過程少說已經過去6-8年,自己和孩子學習相應知識的時間差大約有25年,這時間已經長到可以讓人忘記很多以前掌握得還不錯的東西。

數學邏輯思維小學初中變化很大,一些高學歷的人數學思維是牢牢建在初中的數學邏輯上的,比如雞兔同籠問題,一些家長看到題後先想到的就是列方程,但對小學的思考方法並不清楚。

家長的高學歷是建立在特定專業上的,與小學、初中的全方位學習有區別,家長的知識體系總有短板。而老師基本上都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特定科目專業教學,只要不是混日子的老師,專業不會差,送出去學也可以不同科目選不同的老師。

二、自己教和送出去學成本差距大

請別人教孩子,成本一般差不多,但家長掙錢多少會不一樣。有的家長在同樣的時間裡能掙更多的錢,如果他選擇教孩子,就失去了掙錢的機會,所以他們會選擇拿出自己掙的一部分錢請人教。

很多說自己沒有時間教,或者工作太累需要休息的根本原因與此類似,不再分析。

三、對孩子學習重視不夠

可能有的人說,都花錢請人教孩子了,怎麼還重視不夠?

這裡我以自己為例,我孩子這剛滿八歲,小學二年級在讀,從小到大,我只送孩子去過一個15天的培訓班。孩子從小到大,大多數學習都是我親自輔導的,包括識字、數學、奧數、英語、寫字(軟硬筆)、輪滑、滑板、足球、籃球等等,孩子學得都還不錯。有些是我的強項,有些也不大行,強項就不說了,即便弱項我都陪著孩子學:一些自己本來也不會的就先學一步,比如輪滑、籃球、游泳等,雖然身體接受能力已經沒有以前好,但理解技術要點是沒問題的,孩子做得不到位的都看得出指得出,最後陪練也練會了一點;一些自己懂些但不精的,比如書法,孩子在進步,自己也有新的提高。

多少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能到陪著孩子學的程度?又有多少家長到了能讓自己先學會再教孩子的程度?

四、應該自己教和還是送出去學?

(一)自己教的優勢:瞭解孩子進度,針對性教學,省時高效。

因為孩子媽的朋友拜託她教小孩英語,覺得自家的孩子也到了學英語的時間,孩子媽就搞了個小的培訓班,想教學生的同時也教自己的孩子。結果孩子跟了不到5次課,孩子媽就不讓跟了。我問她為什麼不跟,她說一個半小時的內容,孩子15分鐘就掌握了,覺得孩子跟班有點浪費時間。送出去學,培訓班的老師對孩子不夠了解,各學員學習進度不一樣,老師也不可能只針對你的孩子安排進度,所以在學習效率上遠遠不如自己教。

(二)自己教的劣勢:孩子和同齡孩子接觸時間少,交際成劣勢。

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已經快學完數學三年級的內容,現在孩子二年級,數學正在學5年級、奧數正在學4年級。如果完全自己教,我覺得在三年級學完6年級數學和奧數是沒問題的,我堅持孩子按部就班到學校學習。除了自己上班族沒工作不行外,也覺得孩子需要和同齡人交際,希望孩子有正常的童年。儘管如此,孩子的交往技巧與同齡孩子比有一定的劣勢,後來我給孩子報了個15天的籃球培訓班,有一定改善但仍有差距。

總體上,我認為:自己的優勢科目,親自教孩子,其它項目,有能力外送的話可以適當送一些。至於送哪裡學什麼,要根據自身情況,不要盲目跟風。


真直拙見

這麼專業的問題讓生活君這個教育達人來回答吧!按照一貫的作風,直接上乾貨!

1

時間不同步也不允許。

一般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白天孩子上學不在一起,晚上可能因為各種業務或者雜事,不一定有連續的時間來講課。



2.

知識體系不同。

一般來說,如果受過高等教育的洗禮,思維方式就無法再回到初等教育的習慣,除非是專業訓練的,比如老師。

當這些父母習慣用大學或者成人的思維來給孩子講題目時,會和孩子的知識體系不銜接,把握不住深淺,可能講的孩子還沒學過。

3.

對於課程大綱和教學的要求把握不住。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大綱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如何把握和理解,以及在講課中實踐,父母缺乏尺度。



4.

父母沒有出題的能力。

不是不會,是把握不住深淺難度,和考核的目的。出題需要很高的技巧和很深的專業積累,不是買套卷子和參考書就可以的。

所以父母也就是就題本身做解答,行不成體系。

5.

每一門科程,有不同的側重和素養要求,在學校是不同的老師在講,父母很難做到每一科都精通。

理科還好講,文科特別是語文,很難按照大綱要求理解,一不小心就給講偏了!和標準答案不一致。



6.

在家裡和學校補習班學習氛圍不同,父母的角色和老師也有差異。

父母不可能在孩子心裡被當成老師,同樣家也不是學校,在氛圍和感覺上還是有差距的。

有時候可能情緒也控制不住,免不了責難。

7.

家長不學習太久了,可能知識都忘記了!

術業有專攻,工作和大學的專業學習,知識範圍越來越窄,再加上常年的不用,很多人都把基礎知識忘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工作忙,根本就靜不下心來仔細揣摩如何教學,偶爾還可以,但系統的講解,力不從心呀!



當然有部分家長有耐心,有能力來輔導孩子課程,但大部分已經失去了這種能力,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呀

所以,教學的主力還是在校老師,家長也就是個輔助鼓勵,僅此而已。


生活對我說

問題中說的現象確實存在。

比如我是家長,也是老師,確實觀察到周圍許多老師和我一樣,大多喜歡請別人教自己的孩子。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故事的大概呢,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

公孫丑問孟子:“為什麼君子不肯親自教導自己的孩子呢?”

孟子回答說:“這是因為實際情況不允許啊。大凡一個執教的人,必是以正道教導受教的人。如果做父親的如此教導孩子,孩子卻不能接受,父親必然會很生氣。一生氣,就可能傷害到孩子的感情。另外,如果孩子反問父親的言行並不都是依循正道,這豈不又傷害了父親?如此,父子間就等於傷害彼此的感情了。所以,古時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來教導,這就是所謂的‘易子而教’的道理啊。”

時代發展到今天,儘管時光已經過去了幾千年,這則對話中的道理到今天依然管用:

第一,教育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有它內部的規律和獨特的教學方法。教育者對任何一個學習者都應該一視同仁,也就是“有教無類”,即使是面對自己的親兒部不具備特殊性。

第二,因為親情太深,所以孩子不能全都由父母來教育,應該交給父母以外的其他教育者來教。如果讓父母以外的人來教育孩子,由於不摻雜太多的感情因素,反而能做得更加理性、客觀、公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第三,如果互相交換子女來教育,就會減少父親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和誤解,不會相互責備、埋怨,更能減少或避免隔膜的產生

現實中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果孩子的成長心態和學習習慣一旦出現問題,家長的千句話,孩子可能連一句也聽不進去,甚至嫌棄父母親嘮叨,對自己不理解,不同情,不心疼。有時還用逆反的情緒來和父母作對。而優秀的老師,可能用幾句話就能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心智上也能很快領悟到成長的意義和代價。

所以,問題中所說的事情,是可以用孟子“易子而教”的教育思想來說明的。教育孩子不能摻雜太多的感情因素,應做到理性、客觀、公正。

生活中推而廣之,不但教育孩子,連主刀醫生都未必給親人做手術。想來道理應該是一樣的。


人生底色看語文



這個話題,作為初二學生的家長,我比較有發言權。

我認為,學術有專攻,專業人做專業事。

我的孩子在師範學院的附屬學校唸書,很多家長都是高學歷的家長,所以,瞭解到高學歷家長們輔導孩子學習時各種經歷。

得出以下幾點原因:

一,老師的學歷也許沒家長的高,但是,老師的教案是按照教綱走,教案是根據學生的文化程度,知識點進程的銜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設定的,讓學生聽得懂學得會,是理論與實踐的複雜技術工程。

這家長如果不是在校老師,對教案一無所知,僅僅是解答某個題目,或許不費吹灰之力,可是,如果家長僅僅只有解題能力,而沒有足夠專業的講解能力,孩子理解時也會很吃力。



二,孩子進入初中,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個詞,叫“中二病”,心理、身理各種最有勁頭的叛逆期。

偏偏,這個時期的孩子學習成績最容易出現滑坡狀態,初中成績是分水嶺。

家長的學歷越高,往往對孩子的期待越高,要求越嚴格,越容易產生焦慮情緒,衝突就越嚴重。

叛逆期的孩子,大多數是不願意與家長過多進行學習上的交流的。

因為,他們開始有了強烈的自尊心,不願意讓家長細緻注視到自己的不足,更別提家長的輔導了,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更願意選擇與同學們一起參加補習班,可以有夥伴一起玩耍,週末不孤單。

除非,家長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能與他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也許會在學習時,勉強接受輔導。



三,學習要氛圍的。記得孩子小學時,我在家輔導自己的孩子寫作業,他沒多少熱情,但他同學來一起接受輔導時,孩子的學習熱情立刻就提升了,積極參與,這是人的競爭心理產生的效果。

我也見過沒有文化的家長,教育出成績非常好的牛娃。

我樓下的街坊就是例子。每次聽她與孩子之間的對話,都是非常簡約的內容,提到學習,她因為不懂,就沒有多少發言權,所以,基本上是她聽孩子說,聽到孩子學到多少知識,得了老師表揚,就開心的和孩子一起歡笑,聽到孩子有沒學會的時候,就把自己因為沒文化,所以在社會底層的苦處嘮叨一遍。其實,這樣家庭的孩子大多數是很早懂事的,自覺性強,成績也好。



總結一下,作為家長,無論學歷高低,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我有個心願,就是每個孩子都不用上補習班,該學時,可以在課堂接受全面知識學習,就好好學;假期時,孩子們就輕輕鬆鬆地好好玩!


99丫頭蘇蘇

現在很多家長學歷也不比老師低,為什麼不自己給孩子輔導補課,非要請人輔導?

首先糾正你的一個觀點,不管孩子家長的學歷是否比老師高,只要這個家長自身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技能素質,會給孩子輔導功課的家長很多,但是為何我們還需要老師來輔導呢?

第一個原因:教育是系統工程

一個孩子我不管你是應試教育還是所謂的素質教育,他要成才,需要學的內容會很多,上有天文,下有地理!我們絕大多數人【可以說是所有吧】都不可能能做到十項全能,項項專精!單靠一個老師是解決不了所有學科教育問題的,一個孩子的成才過程是需要許多不同學科的老師共同輔導,哪怕這個孩子家長本身就是老師也是如此。

第二個原因: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現在的孩子還是在應試教育的體系下接受教育,最終是要考試的,就算這個家長本人學業再精,輔導能力再強,聞道有先後,他對教育大綱的理解肯定比不上在職的教師,這也是為何許多老師反對孩子家長進行輔導的原因,他怕你教偏了。

另外學歷高低並不能反映輔導能力的高低,許多高學歷的研究型人才不一定善於輔導哦!另外再高的學歷也不能反映不同學科能力的水平,術業有專攻,你讓一個學農業的博士去與一個體育專業的老師比體育教學,找虐的可能性更大吧?

第三個原因:家長時間精力有限

我們現實生活中不要說十項全能,有一兩門功課有能力給孩子輔導的家長很多,但是為何他還要找老師呢?一方面老師輔導的不比他差,更重要的是他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嗎?如果真有也覺得這樣值得可能自己就開私塾做老師了!


心安理得君

三個方面的問題:1、家長關心則亂面對孩子在學習中的問題容易情緒失控。2、學歷是一回事講解方法是一回事,好多家長雖然知道知識未必能準確無誤地傳遞給孩子。3、孩子買不買帳的問題,家長在外面無論多麼光芒四射,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永遠是普通人。

具體分析一下吧。

首先,關心則亂應該是好多家長共同的感受。

本人作為有二十多年教齡的教師,兼心理諮詢師和家庭指導師。即便是有無數的經驗和理論做支撐,同時也幫助好多的家庭成功地解決了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困惑。但是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儘管不斷地給自己提醒,但是往往也會出現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這就好比我們面對別人家的孩子不吃飯可以輕鬆的說“不吃就餓一頓唄,餓了他就會吃的”,但是到了我們自己的孩子就完全不是這樣了,即便強忍著能控制一會兒,但是第二頓孩子不吃就會控制不住的。

第二,懂得知識和能把知識講出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把知識講給成人與講給孩子也有著天壤之別。

這主要在兩個方面存在問題,一是我們會用超前的知識幫孩子解決問題,又不考慮孩子的知識體系。比較典型的是數學,好多家長在幫小學低年級孩子解題時會用上方程式等等,自以為很簡單的方法。就像我們教幼兒園的孩子加法用上乘法口訣一樣。記得有一次幫孩子講數學,把孩子講亂套後,孩子說我們老師是怎麼怎麼講的,說“老師說就像我們10個人在站隊,中間有一個人帶著帽子,只要......”我忽然發現老師的這種思維和語言更適合孩子,更加專業。

第三,講個有意思的事吧。

我自己在學校教學的時候也算是語文學科的骨幹,一般孩子們在語文方面存在問題,大部分時候會首先想到我。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有一天他竟然說“媽媽,你帶我去找XX阿姨幫我講講怎樣寫作文吧!”我當場呆掉!孩子嘴裡的阿姨是我的好朋友,是半路轉的學科代替我帶的班級。所以,家長在外人眼裡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和孩子怎麼看自己的爸爸媽媽是絕對無關的兩個問題。你永遠是照顧他吃喝拉撒的人,是陪他玩,養育他長大的人,唯一不是什麼“權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