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2019年1月6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中国(深圳)乐学乐园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一文,在学前教育领域获得广泛关注。

为什么一个智商超群的人最后仍然有可能碌碌无为?为什么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却可以做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巴菲特和盖茨给出了他们心中的答案,关键在于“专注”。这篇文章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案例介绍如何用游戏的力量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专注力,以及说清道明游戏过程中培养专注力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幼儿时期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性格养正”,即涵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好的性格是获取人生智慧、构建人生大厦的柱梁。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儿童性格养正教育体系”中对“仁爱”和“专注力”培养,是促进幼儿学习、开发智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学前教育的落实。这是一套顺应时代及国情的学前教育体系,是学前教育领域全新的本土化教学研究成果。

感谢《中国教育报》的支持,希望儿童性格养正教学体系能被更多的中国幼儿使用,泽被四海、福荫后世。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正文摘抄如下:

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红猴子与魔法师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子楚今年4岁。她有个虚拟的朋友——一只长有棕色长毛、红色屁股的可爱“红猴子”,还有个虚拟的身份——一个有魔法棒、喜欢帮助别人的小美女“魔法师”。“红猴子”生病了,需要去看医生。它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糟糕,它迷路了。于是,它请求“魔法师”进行帮助。“魔法师”挥动着“魔法棒”,“嗖”的一声从现实世界跳入“红猴子”的世界去帮助它。“魔法师”带来“地图”,左转,右转,向前直走,再左转,医院到了。“红猴子”急匆匆地挤到前面去挂号,“魔法师”提醒它得排队,一个一个来。然后,“魔法师”带着“红猴子”看诊、抽血、开处方、取药,一步一步,井然有序。事实是子楚很害怕抽血,每次抽血都会大哭,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然而,游戏中,作为“魔法师”,她淡定地安慰“红猴子”:“没事儿的,一点儿都不疼,一秒钟就完成了。你甚至还没开始哭它就结束了。”

这个时候,观照现实,你会发现,整个游戏发生的真实场景是:妈妈斜倚在床上,偶尔提示几个词儿,作用是在关键处提升游戏深度:子楚挥舞着小胳膊,不停地移动自己的位置,在真实和虚拟中转换自如。没有“魔法棒”,没有“地图”,没有“红猴子”,一切都在想象中完成。

每当“红猴子”看完病回家,故事结束时,子楚都会兴致勃勃地喊:“再来一次!再来一次!”不强制她去睡觉,这个故事会不停地重复下去……

《缘缘堂随笔·随感十三》中,丰子恺这样描述游戏中的儿童:“当他热衷于一种游戏的时候,吃饭要叫到五六遍才来,吃了两三口就走,游戏中不得已出去小便,常常先放了半场,勒住裤腰,走回来参加一歇游戏,再去放出后半场。”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缘缘堂随笔·随感十三

那么——

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那么专注,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那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状态:深刻放松而又高度专注

美国一位科学家玛丽莲·戴梦德把同窝鼠分成两组,分别放在刺激丰富的游戏环境中和刺激贫乏的环境中喂养,结果发现:那些积极主动探索环境(钻爬迷宫)、与同伴玩弄物体的老鼠大脑皮层较厚,有更多的突触联系;那些坐着不动看其他老鼠活动的老鼠的大脑皮层则没有发生类似的有测量意义的变化。美国另一位科学家纳什根据贝洛医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游戏不充分或者很少被抚触的儿童,大脑比同龄正常儿童要小20%~30%。”

游戏对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成人来说,玩游戏可能是为了休闲、消遣;对于儿童来说,玩游戏是一种天性、本能,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儿童游戏是由情感冲动引起的自发性的活动。游戏中儿童的状态是强烈的“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因为当儿童处于游戏状态时,行为是自愿、自主、自控的,所以他们会心情愉悦,身体放松,注意力高度集中。英国快速学习革新家

科林·罗斯将此称为一种“放松性警觉”(relaxed alertness)。在这种特别放松的状态下,大脑最开放,左右半脑协调有序,意识和无意识合为一体,让儿童的各种能力活化,感觉敏锐,潜能得到极大地开发。

到此,读者应该不难明白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那么快乐,那么专注,常常有超水平的发挥!

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由于儿童本身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个人经验有限。纯粹靠儿童个体来掌控整个游戏过程,自觉地完成成长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育者应该义不容辞地在儿童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指导功能,让游戏活动既符合儿童自由、自愿的原则,又满足教育者期望的教育目的。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步骤一

让儿童游戏遵循

“我要玩”、“我自愿”的原则

晚上,悦悦正在看电视,妈妈拿出新买的玩具,喊:“悦悦,我们来玩买菜的游戏吧!”悦悦开心地跑过来,好奇地观摩这套玩具。妈妈说:“你来卖番茄,我来买。如果一个番茄一元钱,我买两个番茄,该给你多少钱?”悦悦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五元钱。”妈妈的脸瞬间黑了:“不对,再重新算算。”悦悦有点儿不想玩这个游戏,跑到钢琴旁边敲击琴键。妈妈着急了:“悦悦,过来。我教你算术题。”

在这个案例中,玩游戏的提议是家长提出的。整个游戏过程以家长为主导,儿童服从,家长通过示范、命令、评论、直观灌输、指派角色等行为与儿童互动。悦悦妈妈谈起玩这个游戏的初衷时这样说:“我希望通过买菜游戏让孩子学习算术、喜欢算术。”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受到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就不值得提倡了。其实,儿童参加游戏活动是出于内在的动机,仅仅是因为游戏是好玩的。在家长导演的游戏活动中,我们看不到儿童对游戏的迫切需求,看不到本能的释放,看不到生命的激情。这样的游戏徒有游戏的外在形式,却早已失去了自由的灵魂,不过是一种“伪游戏”罢了!

步骤二

儿童游戏时家长遵循“不妄为”原则

小宇趴在地板上,仔细地摆弄着他的奶牛跷跷板玩具。妈妈在一旁安静地用手机拍摄,没有说话。奶牛跷跷板两旁的砝码重量一致时,跷跷板才能保持平衡。小宇在左边放了两个小型的草垛砝码,右边放了两个中型的草垛砝码,跷跷板没办法平衡。妈妈张了张嘴,几次欲言又止,想伸手帮忙,都忍住了。小宇突然将一个小型草垛和一个中型草垛交换了一下位置,跷跷板平衡了!小宇开心地大叫:“成功了,成功了!”然后,小宇回头笑着问妈妈:“妈妈,我厉害吧?”妈妈大笑着说:“当然!”

当儿童在专心致志地独自游戏时,家长可以作为旁观者,而不要以语言或行为打扰,这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无为”并不是要求家长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作为旁观者的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是看护和观察,让儿童在安全的范围内游戏,仔细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在儿童需要协助或遇到特殊状况时能适时给予照顾和回应。

步骤三

儿童游戏时家长遵循“间接指导”原则

满满和弟弟正在客厅搭积木。他们决定搭一座彩色的城堡。妈妈在旁边看着。满满突然对弟弟喊:“哎呀,大笨蛋。我说的是红色积木,红色积木。”弟弟没说话。满满又喊:“大笨蛋,拿红色的积木给我。”弟弟哭了,说:“我不是大笨蛋。”妈妈扮演弟弟对满满说:“哥哥,我还不认识红色。你先教我认识红色吧。”满满说:“好吧。我是老师,来教你认识红色、黄色、绿色……现在请你听老师指挥,帮我拿个红色积木。”

妈妈愉快地捡起一块红色积木,递给了满满,并说:“哥哥,你该谢谢我。”

满满说:“谢谢。”

弟弟也捡起一块红色积木,递给了满满。满满说:“谢谢。”

就这样,满满负责指挥和搭建,弟弟和妈妈负责拿积木。一座歪歪扭扭的小房子建好了。

当儿童在游戏中表现不当时,家长以引导者、支持者、玩伴的角色介入,对其进行间接指导,推动游戏的自然发展,使儿童在无外在压力的情形下接受指导,而不宜采用直接纠正、命令、评判的方式由外而内地干扰游戏进程。

如果说步骤一是为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保持儿童游戏的兴趣,步骤二、步骤三则是家长帮助儿童专注于游戏的有效策略。

教育者可以巧妙地利用游戏来促进儿童专注力的发展。高明的教育者能在不使儿童感到约束的前提下,引导儿童朝着期望的方向前进,能让游戏的发生、发展、结束既符合儿童自发、自愿、自控的原则,又能让整个过程具有教育意义,达到培养性格、开发潜能、强健体魄的目的。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赵先德:中国(深圳)乐学乐园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主任,儿童性格养正教学体系创始人、学科带头人,教育家,导演,编剧,作家。

马会兰:武汉大学哲学博士,中国(深圳)乐学乐园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作者单位:中国(深圳)乐学乐园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巧用游戏促进儿童专注力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