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

提起紅毯,誰都能自熱而然地想到電影節,似乎是明星們的專利。其實不止是電影節才有紅毯,今天,大麴江也鋪上了一條特殊的“紅毯”,走在這條“紅毯”上的人你可能有點面生,但要說起他們的作品和名頭,個個如雷貫耳,曲江來了這麼多“巨星”,你還不激動?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今天全面展開了,下午在曲江凱悅酒店舉行的“中法文化大師對話”非常高大上,對話還沒開始,現場的相機、手機就一通亂拍,不知情的人還問,誰來呀?哪來的大明星這麼大陣仗!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一位被稱為”先生”銀髮老太太

對話開始前,一個貌不驚人的銀髮老太太坐在座位上,引起了不少了人的關注,粉絲們上來和她握手,還喚她做“先生”,小夥伴們一定很詫異,一個老太太,如何尊稱為“先生”,又怎麼成了明星?注意!這可不是一位普通老太太,看看那矯健的步伐和精神面貌,就註定不平凡。提起她的名字,西安文化界、建築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提起她的作品,就連90後也絕對會含淚表示,“我去那排過隊,人多到爆!一早上都沒進去啊!”

原來,坐落在小寨西路上,每天人流如織排隊進場成為一景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就是她的作品,曲江的大唐芙蓉園,西安博物院、滻灞那邊的世園會中的長安塔等西安城地標景觀都是老太太的傑作。她就是張錦秋,畢業於清華大學、師從大師梁思成,自1966年起就響應號召,“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從此紮根西北半個世紀,上面這些建築只是她作品的一小部分而已。要問張先生的履歷有多牛,“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這是必須的,還有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崇高榮譽”—— 2015年,國際編號為210232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張錦秋星”!老太太的設計思想始終堅持探索建築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注重將規劃、建築、園林融為一體。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一位最想當作家的建築大師

看看,小夥伴們已經震驚了!別急!這才是冰山一角,這次中法文化論壇,明星多不勝數,下一位照樣會讓文化小青年激動不已。大家都知道北京中心的國家大劇院吧,它的設計師也來曲江了,他就是保羅·安德魯,除了設計過備受爭議又非常有名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他還參與設計了浦東國際機場、東方藝術中心等著名建築物,在法國,他在巴黎機場工作了近 40 年,相繼擔任布爾熱和奧利機場工程負責人和戴高樂機場首席建築師。

不過,他最有意思也最爭議的居然不是老本行建築,而是文學!安德魯在一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我一直試圖成為作家。”他曾經來中國以作家身份和讀者見面,分享了他的第一本小說《記憶的群島》,據說,這是一本法國“新小說派”風格的小說。在大師對話上,這位萌萌的老爺爺說話很短,內容比較難懂,“迴歸自然是一個過程,我們就生活在自然之上,自然裡的山川河流是超越我們的……”真是不想當作家的建築師不是好裁縫!捂臉!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一位藝術範兒十足的法蘭西藝術院士

一頭飄逸的長髮,一看就是藝術家,長髮中夾雜著銀絲,一看就是久經考驗的老藝術家,他叫吳為山,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絕對是中國雕塑界的泰斗,但粉絲們可能還不知道,他還有一項殊榮也很厲害——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此前中國藝術家僅有著名畫家吳冠中獲悉殊榮,他有一座很有意思的雕塑作品深受法國人歡迎,那就是《老子》,這座雕像非常有中國藝術的寫意感,老子雕像的中部是空的,像是披著一件袍子,也像胸中包含著宇宙,和老子的哲學思想完全契合。有意思的是,吳老師在兩年前還創作過焦裕祿塑像,焦裕祿雕像由青銅鑄造,長110釐米,寬50釐米,高230釐米(含底座),主題形象取材自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期間為數不多的攝影照片,以胸像的形式塑造出焦裕祿同志紮根基層、心繫百姓的偉大情懷。

圍繞著雕塑還有了一箇中法藝術家間的反轉故事。2014年,吳為山和中國的一批藝術家在法國大皇宮辦展,展覽後,吳為山抽空在大皇宮拜訪了比他大32歲的法蘭西藝術院終身院士克魯德,老爺子並不認識吳為山,只知道他是中國一個搞雕塑的,讓吳為山沒想到的是,克魯德一見到他第一件事是拿出了一個速寫本,詢問吳為山一箇中國的雕塑作者,吳為山接過速寫本一看,頓時激動地血壓升高,原來就是他本人創作的黃悲鴻像,吳為山隨後告訴克魯德是他的作品後,老人楞了一下突然抱住吳為山,然後說了句讓吳為山既激動又好笑的話,原來克魯德以為吳為山已經100歲了。

一位來西安“朝聖”五次的喬治五

藝術8協會主席、前巴黎美術院院長 亨利-克洛德·顧索算是全球文藝界的大咖級人物,他曾擔任法國多個博物館館長,並曾擔任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院長。和別的外國大師相比,他也算是個西安通了,算上這一次,已經是第五次來西安了,西安豐富的文化資源讓老頭子非常著迷。用他的話來說,來西安就是“朝聖”。作為城市規劃方面的絕對大咖,吳喬治的名字讓很多人詫異,他表示,這是一個用了20年的中文名,得名於巴黎喬治五世大街,當時朋友對他開玩笑說,你不如起個名字叫喬治五吧。中國人習慣將姓放在前面,沒有“五”這個姓,所以諧音為吳,名字就這麼誕生了。巧的是,喬治五世大街,它是連接塞納河與香榭麗舍大道的主幹道之一,也是一條充滿時尚感和情調的大街。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大使館就坐落在這條街道上。除此之外,更有意思的是,對於中文不太標準的吳喬治而言,“喬治”用中文讀起來更像是“餃子”。餃子也是他最喜歡的食物,這一次,他肯定要去嚐嚐西安的餃子,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吃喜歡的食物,粉絲們知道去哪要簽名了吧?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一位迷倒法國大師們泰斗級人物

這次中法文化論壇上,除了張錦秋,還有一位女大師粉絲很多,她就是著名京劇演員李維康,她可不簡單,說起她在京劇界的地位,堪稱家喻戶曉的泰斗級人物。看看獎項和名頭就明瞭了——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梅蘭芳金獎大賽金獎得主。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老師雖然已經70多歲高齡了,但保養得特別好,顯得非常年輕,在大師對話環節中,她在現場放了自己的7段京劇演出片段,法國大師們一看就來了精神。對話結束後,她被粉絲們一遍遍拉住合影,完全就是大明星的待遇啊。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菸斗是法國男人的摯愛,9月17日下午,一位嘉賓在酒店外抽菸鬥,因為沒帶打火機,志願者向路邊一位司機借來打火機才讓嘉賓過了一把癮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中方藝術家手把手教法國嘉賓在鼻菸壺裡練起了運筆和線條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中法文化大師對話結束後,嘉賓們久久不願離去,繼續著論壇的話題,碰撞著思想的火花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大師對話,專心聆聽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法國嘉賓對中國民間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中法論壇大師們的“藝術範兒”

藝術家向參觀者介紹自己的雕塑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