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中日矛盾加劇,中國大地上開始了抗戰的進程,這也是將“九一八事變”作為中國抗日的戰爭開端的重要進程。十四年的抗戰歷程,中國人民付出了極大的犧牲,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的生民貢獻給了自己親愛的祖國。抗日戰爭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真正的全民族抗戰,各省、各地都為抗戰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那麼,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哪一省付出的代價最大。


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其實,抗戰十四年,中國大地之上基本上都是一片戰火,日本的瘋狂侵略使得昔日的天朝大國成為一片衰亡之象。當時的四川省,因為地處內地,受到的日本的侵略影響也較其他省份較小,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對國家做出任何貢獻,相反,在抗戰中的四川軍民,為了抗戰勝利,支援各地的戰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因此,要論,各省對抗戰的貢獻,四川必處於前列。


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在抗戰期間,四川省無論是提供兵源還是財政,都是全國第一。大家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無川不成軍”。抗戰時期四川向前線輸送了近三百多萬青壯士兵,是全國第一。其次,在抗戰戰場之上,四川籍的軍人犧牲人數也是最多的,據統計大概有64萬人,佔了全國犧牲人數的五分之一。在當時28個省份之中,可謂是獨佔鰲頭,讓人佩服。


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而抗戰時期,四川對全國財政支援供應也同樣突出。抗戰時期,大部分省份都早早成為了淪陷區,因而不可能成為國民政府徵收稅收的來源,而當時的國民政府又躲在西南地區,因此全國的財政大多都由四川省承擔。據戰後的檔案統計,十四年的抗戰之中,國民政府財政總支出為14640餘億元(法幣),四川一個省就負擔了4400億元。可謂是一筆鉅款,對戰時發展做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與其他地方派系不同,川軍一直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因而川軍一直被認為是雜牌軍。在許多人眼裡,川軍是雜牌軍中的雜牌軍。裝備落後,戰鬥力差。內鬥頻繁,人員不團結,搞分裂。當然,確實川軍的真實形象就是如此,雖然四川在抗戰時期為全國作為巨大的財政貢獻,但川軍自身的供給卻是嚴重不足。當時的部隊很多還沒有使用新式武器,很大一部分還使用的是四川自己造的土槍,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成為了戰時的卓越貢獻者。


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川軍一開始作為國民政府領導下的一支部隊,自然對當時的新生的共產黨有過打壓。可當他們面對日寇的入侵時,他們的內鬥結束了,並沒有按照蔣委員長“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進行下去。而是踏上了支援各地的路程,他們與之前打內戰時期的截然不同,他們在民族大義面前,覺醒了自己的靈魂,將生死置之度外,儘可能讓自己成為戰場上的頂樑柱,打出川軍的名聲。


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川軍依靠自己不現代的武器裝備,卻創造了屬於川軍的神話。在上海首批出川的楊森的第20軍血戰淞滬,是淞滬戰場上戰績最好的三個軍之一。同時,川軍在戰前是被認為最沒有骨氣的,但是,在抗戰之中,川軍表現出了自己的民族氣節。川軍是抗戰期間做投降做俘虜最少的軍隊,這與許多投敵賣國的軍官就形成了鮮明的區別。川軍的寧死不屈,雖然讓他們損失慘重,但同樣也讓他們受人尊敬。


抗日戰爭時期哪個省貢獻最大?這省軍民堅決不打內戰,外戰猛如虎


在備受其他戰區的驅趕下,他們仍然拿起手中的槍保家衛國,他們都是英雄。如果我們翻閱我們當地的歷史,或多或少都會有屬於川軍的故事,他們在南京、上海、山西、山東、湖北、雲南、安徽等都有活動,足跡基本遍佈整個中國。每每想到川軍,不得不提四川王劉湘臨終前告慰川軍的那句話“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不還鄉。”劉湘的這句話川軍是切切實實的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