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聖旨,太后下懿旨,那麼太后的懿旨大還是皇帝的聖旨大呢?

在古代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橋段,一太監大喝一聲:“聖旨到”,然後眾人趕緊跪拜接旨。可見聖旨的權威性,代表著的是皇帝的意願,見聖旨必須得遵守。其實在古代不僅皇帝可以下旨,太后,妃嬪也可以下旨,太后和妃嬪的旨叫懿旨,太子,諸侯王也可以下旨,他們的旨叫教旨。

皇帝下聖旨,太后下懿旨,那麼太后的懿旨大還是皇帝的聖旨大呢?

那麼皇帝的聖旨和其它的旨意同時出現的時候該如何遵守呢?當然無論是太子還是諸侯王,還是后妃,他們旨意顯然是沒有聖旨有權威的。這裡需要分析的就是太后的懿旨和皇帝的聖旨,哪一個更有權威性,當太后的懿旨和皇帝的聖旨同時出現時,重大臣該如何辦為好。

皇帝下聖旨,太后下懿旨,那麼太后的懿旨大還是皇帝的聖旨大呢?

其實從法理上來說,顯然皇帝的聖旨是要高於太后的懿旨的,古代皇帝都自稱天子。古代的皇帝都是自詡代表著上天的意志,皇帝出口成旨,落紙成詔,眾人必須無條件服從。因此如果聖旨和太后懿旨同時出現時,顯然要優先服從皇帝的聖旨。然而雖然法理上如此,但畢竟古代十分講究孝悌之義,因此太后的懿旨那也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一些權勢比較大的太后出現,而皇權又式微的時候,那太后的懿旨恐怕就真的比聖旨好用了。

皇帝下聖旨,太后下懿旨,那麼太后的懿旨大還是皇帝的聖旨大呢?

漢代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還有清朝的慈禧,這樣的太后就非常強勢了。武則天廢過皇帝,而慈禧也不差,光緒帝就是被慈禧囚禁的。當皇帝碰上這樣的太后時,那恐怕聖旨就抵不過太后的懿旨了。而皇帝下聖旨的時候往往要在開頭加上一句:“朕奉皇太后懿旨……”,這時候皇帝的權力就顯得很尷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