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现在,我们大多数父母最关心的培养孩子各种知识能力,比如学习、舞蹈、绘画等等各种能力,好一点的关心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等,但很少见有的父母关心怎样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而到我们成年后,我们又会发现,决定你成就大小的,不是你的知识能力,甚至性格习惯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人际关系,而好的人际关系最需要的是你的情绪管理能力。

历史上最有佐证的事例,便是刘邦和项羽。

刘邦当年被项羽请去赴“鸿门宴”,期间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刘邦,而刘邦自然是看出了其中的杀机。他委屈求全,示敌以弱,让项羽觉得他没有威胁,最后成功脱身。

再看项羽,在鸿门宴上大意放走刘邦后,最后被刘邦逼到了乌江边上,拔剑自刎。

其实项羽当时大可以渡过乌江,回老家东山再起。可强大的挫败感彻底控制了他,天生自负,战无不胜的项羽情绪失控的草草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而当今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人人都像揣着一个火药桶,稍有摩擦,便被点燃。

1、2018年10月,在重庆发生了因为乘客和驾驶员抢夺方向盘,导致车辆坠江13人死亡的惨剧,起因是因为一名女乘客 发现坐过站,要求下车,结果发生争执以至于后面殴打司机头部抢夺方向盘,最终导致了坠江。

2、2013年7月23日20点,北京市大兴区,中年男子韩磊、李明驾车至大兴区因停车时与李某「女」发生争执。随后,韩磊将李某的女儿孙某某从幼儿车内抓起摔在地上,李明当场驾车带韩磊逃离现场。7月26 日,被摔女童经抢救无效死亡

3、2016年7月23日15时,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年轻男女在车内发生口角,女子突然下车去拽男司机的车门,结果被蹿出来的老虎叼走。其母看到年轻女子被叼走,立刻下车营救,被另外一只老虎当场咬死并拖走,造成1死1伤。

4、2017年2月18日中午,在武汉某面馆发生了一桩令人震撼的杀人惨案,面馆老板姚某被食客胡某砍杀,起因是胡某吃完面后,姚某要收5元钱,而胡某发现店里的招牌上写着“热干面4元”,并被姚某反讥“吃不起别吃”,发生了激烈的口角。紧接着,两人发生肢体冲撞,随后胡某拿起菜刀砍了姚某。

一件件血淋淋的惨剧摆在我们面前,起因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因为不能控制情绪,最终造成了惨剧。

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情绪管理都重要性。

情绪管理能力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很少有父母想过如何培养孩子这方面能力

1、父母本身不具备情绪管理能力

大多数的人,不仅仅是父母,自己都不具备情绪管理能力,容易受情绪左右,所以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想到,也不具备培养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

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能是有样学样,跟父母一样,由情绪所摆布

2、 父母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有的父母可能本身有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情绪的教育,也不懂得如何教育。

但是好的一点时,这样家庭的孩子,因为有父母的示范,会在情绪管理上比别的孩子要强很多。

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什么是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指情绪理解和表达能力

表现为孩子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理解他人的情绪;

一方面指情绪调节控制能力

表现为孩子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

概括来说,就是既能正确表达及宣泄自己的情绪,又能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不失去理智,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1、以身作则

教育孩子学习情绪管理,得先认真地反省自己——“我有没有心烦意乱却不知道自己是在难过生气还是愤怒的时候?”“我能接受自己愤怒,忧郁,嫉妒等负面情绪吗?”“我能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吗?“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是否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渠道?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那么谈何教育孩子呢?

教育是双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不能指望父母天天大吼大叫,而让孩子控制情绪,这既不公平,也不现实。

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2、接纳情绪,给情绪命名,定义情绪

告诉孩子,情绪并不是不好,它们是我们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需要控制它们,而不是受它们控制。

而对情绪的管理,以给情绪命名开始。

让孩子认识情绪,就像认识苹果,桌子,铅笔一样,把一件东西和一个名词对号入座。只有当孩子明白了哪种名词代表哪种情绪,我们才能在后面的教育中教孩子控制情绪。

这里罗列了一些典型的情绪名词,帮助父母日常中帮孩子定义情绪。

喜悦——快乐、得意、兴奋、高兴、满意、自豪、开心、激动、惊喜、得意、骄傲

爱——喜欢、激励、关怀、同情、渴望、痴情、喜爱、迷恋、

恐惧——害怕、担心、焦虑、窘迫、急躁、焦虑、忧郁、恐慌、紧张、忧虑、惊恐、不安

困惑——惊讶、迷惘、茫然、迷惑、不知所措、

生气——恼怒、愤怒、怨恨、烦恼、厌恶、嫉妒、沮丧、发牢骚、粗暴、急躁、厌烦、

悲伤——难过、悲观、痛苦、绝望、失望、忧伤、伤心、绝望、不安全感、孤独、不开心

羞愧——害羞、羞耻、内疚、尴尬、后悔、惭愧、遗憾、悔恨、自卑、沮丧

平静——悠闲、自在、安宁、懒散

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3、教孩子正确的控制情绪方式

当孩子明白了什么感受是哪种情绪后,我们便要引导孩子什么情绪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控制。

别看情绪的种类很多,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需要控制的情绪主要是生气、害怕、伤心这三种情绪。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找出适合孩子控制情绪的方式。

以生气为例,我们可以问孩子”当你生气时,你想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尽快让你心情平静袭下来“,”你希望我们怎么做“。最后确认适合孩子生气控制的方式。

质询情绪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孩子关注自我的过程,看清自己的内心需要,是一次心灵的成长过程。

下次当孩子生气时,我们便可以提醒孩子用我们设计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4、刻意训练,及时反馈总结

如果我们的方式不管用,那么我们就需要及时反馈总结,寻找更加合适的方式

当孩子处于情绪波动中时,孩子可能比较激动,这时候听不进任何话。那我们的情绪教育便要放在孩子发泄完情绪后跟孩子讨论,越早越好,因为这时候孩子对情绪还有记忆。

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角色扮演,让孩子用另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孩子体会其中的不同,让孩子习惯新的方式。

情绪比学习更重要,孩子6岁前,要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总结

情绪是我们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逃避,而应该教孩子正确面对情绪。

关注自己的情绪实际是内视自己内心的过程,随着我们训练的越多,我们会越来越关注我们自己的真实需要,而不是被表面的感情所控制,我们的情绪管理也会越来越简单。

同时通过不断的情景再现、刻意训练,就能固化孩子的行为表达,最终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请点击关注”神通奶爸“。神通奶爸,青云奖获得者,既不贩卖焦虑,也不出售鸡汤,只讲纯粹的育儿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