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明知义和团不靠谱 为何还要用?

晚清之庚子拳变,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一起大事件。直隶、山东一带的义和拳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得到清廷官方的承认,在京畿一带展开了排外运动。义和拳民在京城内对洋人进行无差别攻击,焚烧教堂杀伤洋人,并最终引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

慈禧明知义和团不靠谱 为何还要用?

在过去,我们对义和团的评价,总是偏向了极端。有将其吹捧为“义民”的,好像只要打着爱国的旗号,所有的烧杀抢掠、胡作非为都可以被选择性忽视;而将其贬低为“拳匪”的,却也忽略了义和团这一群体形成的原因。

自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渗透加速,洋人在内地大肆兴建教堂。外来的宗教没有经过文化融合,强行在中国落地,必然引起民间的冲突。而每次一发生冲突,传教士便一纸照会传到清朝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为避免矛盾激化,往往让地方官员袒护传教士和教民。

矛盾不断积累,久而久之,遭受打压的民众便自发起来排外。从本质上而言,义和拳民们并非天生的乱民,而是列强在华过于欺压百姓,还有清廷求和心态过重,处置不当的结果。

慈禧明知义和团不靠谱 为何还要用?

在一开始,义和拳的纲领口号中,只有“灭洋”而无“扶清”。后来是时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觉得“民气可用”,于是将拳民们收编,义和拳也变成了义和团,同时也有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不过,尽管当时义和团得到毓贤的承认,但也只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行为,后来毓贤调任,袁世凯接管山东后,重新对义和团进行打击,也迫使义和团的活动范围转入直隶京畿地带;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清中央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迟迟没有给这一群体进行定性。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夏,清廷正式打开京城大门,放义和团入京。至今为止,义和团才算是正式得到了清廷的官方承认。

慈禧明知义和团不靠谱 为何还要用?

作出这一决定的,一般被认为是当时大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不过,作为当时清廷的最高决策者,慈禧太后为什么会选择承认义和团的合法性,后来还让这些拳民到前线去和八国联军短兵相接?她到底是相信了载漪、毓贤们那套“民气可用”的说辞,还是真的以为义和团的“神功”能抵挡洋人的枪炮?

对于上述问题,人们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说法。其实,慈禧本人曾经亲自解释过这个问题。《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在两宫西狩途中,慈禧曾经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说了这样一番话:“后来(拳民)接着攻打使馆,攻打教堂,甚至烧了正阳门,杀的、抢的,我瞧着不象个事,心下早明白,他们是不中用。靠不住的。”

很多人以为慈禧晚年时已经老糊涂了,但从她的话来看,其实这个老太太精明得很。若非如此,慈禧也不能把光绪皇帝和整个朝廷压制得服服帖帖。

慈禧明知义和团不靠谱 为何还要用?

她真的相信大师兄们刀枪不入?

真的信义和团能干翻洋人?

我觉得,要是满清统治者认为义和团有这种能力的话,恐怕他们想方设法要先灭掉的,是义和团。我个人偏向慈禧是借洋人的手来灭义和团以及一些她眼里的朝内外的危险份子,只不过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她的预期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双方谁死对慈禧老太太不都是好事么?

义和团死了是替“大清”安内,洋鬼子死了是替“大清”攘外。

老太太心里装着的是“大清朝”一家一姓的利益,至于国家利益,那是什么?只不过老太太没想到义和团那么不中用,或者说,义和团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傻,真大乱一起,义和团没有去找洋兵死磕的,基本都是对着自己的同胞下手,一顿烧杀抢;结果最后局面失控,才导致了庚子国难。

义和团是纯属受利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