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自2017年9月份量子链(Qtum)主网上线以来,项目争议不断,币价狂泻不止,代码被指抄袭,创始人帅初深陷“割韭菜”旋涡,量子链被打上“空气币”的标签,运行在该链上的DAPP皆难逃“破发魔咒”,量子链团队暂时已不考虑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建设,而是把重点放到了Qtum企业版(联盟链)上。

一个公链项目,把团队的重点放到了做联盟上,这是否说明量子链在公链之争上胜出并无太大胜算?

前言:

2018年,被认为是区块链落地应用元年。

然而这一年,大规模应用落地仍未实现。行业里最具理想主义、区块链精神的公链项目,仍在摸着石头过河,为满足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底层基础仍在瓶颈期。

这一年,最受关注的头部公链比特币、以太坊频繁出现拥堵事件,曾被认为是区块链3.0的EOS也被传易被攻击、存在安全漏洞。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性能和可扩展性限制了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接入,人们期待着出现一条区块链世界“基础设施”的完美公链,支撑无数商业应用的运行。

中国市场也涌现了大量的公链项目,如本体、小蚁、量子、星云、波场等,它们称将实现更优的性能,更高的tps,更好的稳定性,“万链齐发”的公链之争引发资本和市场狂欢,各公链token价格也曾在热潮下疯涨。

也同样在这一年,比特币价格数次跌破4000美元,从2017年年末2018年初的近2万美元历史高点跌去了80%,市值前十的公链项目,价格走势也基本与比特币类似。

本篇,我们一起来探究,“破发之王”帅初(戴旭光)的公链项目——量子链(Qtum)。

自2017年9月份量子链(Qtum)主网上线以来,项目争议不断,币价狂泻不止,代码被指抄袭,创始人帅初深陷“割韭菜”旋涡,量子链(Qtum)被打上“空气币”的标签,运行在该链上的dapp皆难逃“破发魔咒”,量子链团队暂时已不考虑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建设,而是把重点放到了Qtum企业版(联盟链)上。

“一个牛*的忽悠者”

量子链(Qtum)是由帅初(戴旭光)等创建的区块链公链项目,其主网上线于2017年9月。在私募及IC0之前,其白皮书构建了一个前景美好的蓝图。

量子链经济白皮书描述道:“由于技术上的创新、治理结构完善、应用范围广,量子链将成为优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公链。”

“成为优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公链”的这一描述吸引了李笑来。

2018年7月3日,他在被爆出来的录音里说道:“当时他们告诉我的是要做一个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桥接’。那我一听,第一靠谱,第二简单能做。我感觉跟卖空气币一样。当然,他如果是像现在一样,直接就告诉我要做个生态,我就说去妈*,你做完再说。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真的是一个牛*的忽悠者。”

量子链(Qtum)是不是“空气币”暂且不说,但不得不承认,帅初的“大饼”画的确实诱人。

2017年3月16日,量子链开始IC0公开售卖,第一年Qtum Token的发行总量为一亿个Qtum Token。3月30日,量子链将占据总量51%的51,000,000个Qtum全部售卖一空。而且,在钱包还未上线之时,量子链就上线了几乎所有知名交易所,除了OK、火币、币安等国内头部交易所外,还上线了美国B网(Bittrex)、韩国Bithumb、Coinone以及香港Bitfinex。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财经网按照当时的公开售卖规则计算,发现量子链基金会仅公开售卖,就募集了约14000个BTC。根据coinmarketcap上的数据,BTC当时的价格为2000美元左右,且从此一直疯涨,到2017年底上涨至近20000美元,在不考虑币价上涨及团队套现的情况下,量子链基金会一共收入约28,00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投资人告诉财经网,“量子链并没有公布团队锁仓细节和详细分配计划,在BTC币价疯涨的2017年下半年,量子链及其团队有套现的可能。如果该团队在币价最高点套现,至少可以净赚9亿人民币。”

决策委员会与国内公司人员高度重合

如何管理募来的资金?如何保证所有的资金去向公开透明?这是每个公链项目都不应该回避的问题。

量子链的做法是,设立量子链基金会,制定基金会治理结构。在其白皮书中,量子链还承诺,“提供透明的财务管理”,“聘用第三方机构提供相关工作审计报告,合规治理和监督”。

根据量子链白皮书的描述,量子链基金会是 2016 年 11 月正式在新加坡成立的非营利性公司,“决策委员会”掌握着最高决策权,其成员由“帅初”、“沈波”、“钱德君”等担任。

量子链基金会“决策委员会”有9位成员,其中Neil Mahi、Jordan Earls、David Lee、龚鸣4人负责技术方面的管理,孙铭负责相关的法务内容,而最重要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基本由帅初、钱德君、沈波、方建凯负责,而这4人,都与一家名为“上海鼎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BitSE)”的公司关系密切,根据该公司的股权关系及成员重合性分析,该公司疑似为量子链项目的幕后控制者。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上海鼎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BitSE)注册时间为2014年,该公司两位股东帅初(戴旭光)、陆扬分别发起了“量子链”、“唯链”两个区块链项目,而该公司法人及最大股东钱德君分别在这两个项目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而沈波、方建凯分别是分布式资本的创始人和投资顾问。

根据天眼查的查询结果,分布式资本的公开投资事件一共有45次,但这45个项目中却并没有量子链。BitSE的股东信息中,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控股99%的上海万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即分布式资本,却持有该公司11%的股份。

换句话说,分布式资本并没有投资量子链项目,而是直接投资了BitSE。

综上,量子链这一公链项目的实际控制权是在新加坡成立的量子链基金会,还是BitSE,就容易让人怀疑了。

区块链的很多项目都选择了在国外成立基金会的形式管理募集的资金,有些项目甚至背后并无公司主体,那么,假如项目未来出现问题,投资者应该如何追责呢?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陈庆广告诉财经网·链上财经,以量子链为例,其募集的资金属于注册在新加波的量子链基金会,应当遵守新加坡法律关于基金会的规定。除非根据新加坡法律,认定国内公司和基金会属于关联公司,否则国内公司和量子链没有直接关系。

也就是说,即使有投资者认为是BitSE公司发起了量子链项目,但从法律上来看,BitSE并不承担法律责任。

假如投资者遭受损失,还要看量子链白皮书是否构成合同条款,以及认购协议。如果没有书面认购协议,可以根据白皮书主张权利,但具体权利义务需要法官解释补充,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陈庆广律师对财经网·链上财经表示。

财报数据公示有头无尾

2017年6月1日,Qtum量子链基金会发布了《Qtum量子链资金使用社区公示和监督计划》,该公告规定:

1.Qtum量子链基金会将在每个自然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公开其售卖所获得加密资产,包含:Bitcoin, Ethereum、部分加密资产转换获得的法币(等值美元)、未来的Qtum Token。Qtum量子链每月支出,包含:员工薪资总和,运营成本、市场费用及其他支出。2.由专业的加密资产管理服务商提供资金管理服务,由专业的审计公司进行资金审计和报告,由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提供合规性意见。

“这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示范,也是ICO后接受公众监督的态度表达。” 量子链投资者reswz评价道。

然而,2018年5月之后,Qtum量子链基金会的财务收入及支出情况再也未披露过。此前Qtum量子链基金会的财务数据,也仅能在注册主体为“上海臻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Qtum量子链”上找到。

根据天眼查上的数据,“上海臻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属于国内的公司,其工商登记信息与区块链并无关系。Qtum量子链基金会也未公示过该公司与量子链的关系。

财经网·链上财经就量子链2018年下半年的财务数据不公开提出质疑,量子链并未给出隐瞒财务数据的原因,只回应称,“我们以后会补充季度报告,我们之后的官网应该也会有这些数据。”

“很多项目在募资之后,别说像上市公司一样财务透明,白皮书上承诺的都很难做到,定期公布财报的更是凤毛麟角,即使公布财务数据,内容是不是有问题谁也不知道。”币圈资深“韭菜”赵文告诉财经网。

《Qtum量子链资金使用社区公示和监督计划》规定,“由专业的审计公司进行资金审计和报告,”但Qtum量子链此前已公示的财务报告中没有第三方审计公司名称,以及审计师签字,未能说明数据经过了第三方审计

量子链向财经网·链上财经回应称,“2017年公示的财务数据是经过PWC(普华永道国际会计事务所)审计的,2018年的数据不太清楚。”但是,量子链未能提供普华永道作出的审计报告。

财经网·链上财经和普华永道国际会计事务所取得了联系,其表示普华永道出具的审计报告格式规范,并且会有审计师签字和事务所印章,否则,普华永道不会承认审计报告准确性,不能为报告的内容背书。如果是为上市公司提供的,需要公众对审计数据知情的审计报告会向社会公示。同时,财经网·链上财经试图求证普华永道是否为量子链提供审计服务的问题未能得到证实。

这是所有出海区块链项目在不能明确自身法律主体的情况下面对现有法律问题时都会遇到的情况,无法在现有法律认可的体系内自证。这也是区块链“项目”与传统“公司”形态的冲突和较量,在规避法律约束的同时也失去了公众认可和法律保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网。

稳住,团队在做事

2018年,在量子链基金会的带领下,该项目的实际发展如何呢?

近日,帅初公布了量子链的相关情况,财经网根据公开资料查询,与其描述基本相符,但存在一定出入。

1.开发团队人数存在争议

帅初称开发团队规模有40人+,但财经网就开发团队规模曾和量子链公关团队有过沟通,得到的回复是,量子链技术团队占比超过70%,约30人。与帅初给出的数字有差距。

2,。代码数据有造假嫌疑

帅初称Github上量子链的代码提交次数19000+,实际数据为18151,其余数据(发布版本46,代码贡献515个)与财经网在Github上的查询结果基本一致。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Github上量子链的表现一般,并不是很好。从contributer(代码贡献者人数)来看,量子链的数量是515个,以太坊的数量为353个,量子链高于以太坊,这个数据和项目实际表现并不匹配,可能存在造假的嫌疑,但不能确定。”赛迪研究院公链负责人蒲松涛博士向财经网分享了赛迪研究院对量子链技术的研究结果。

“量子链与头部公链的主要差距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公链的基本性能,量子链使用的是POS共识,出块效率不是很高,所以在性能方面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平均链上的TPS低于0.1笔/每秒,而EOS的链上TPS超过50笔/每秒。加之链上数据不是特别活跃,导致基础技术的得分不是很高。”

“另一个方面就是创新力,总体代码更新的情况不是特别好。应用性方面指数还行,但其虚拟机是在以太坊基础上改的,所以还是存在一些争议。”蒲松涛博士补充道。

3.社群运营良好,搜索热度较低

财经网·链上财经的查询结果与帅初公布的社群数据基本符合(twitter 172,338 followers,facebook 9708 likes,Reddit: 14,848 subscribes,telegram 30,000+community),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量子链在社区及社群运营方面较为良好,上述渠道最近7天内都有更新,且一直有用户互动。

然而,从百度搜索指数上看,量子链在2018年之后搜索指数明显降低,与以太坊、波场、NEO等项目相比,其资讯指数及媒体指数也基本为低热度状态。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Googletrends上的搜索趋势也与百度指数基本类似,量子链的搜索热度远远不及以太坊。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感觉量子链还是一直在踏踏实实做事的,但是行业内的声音不是很多,动作不是很多,总体感觉不温不火。”蒲松涛告诉财经网。

Dapp披露数量与实际存在差异,团队重心从公链转到联盟链

帅初在接受采访时称拥有超过50+Dapp,但量子链官网并无dapp相关数据,白皮书中“建立DAPP store”的计划目前也已取消,量子链团队告诉财经网,改计划被替换成了其他计划。

财经网根据https://qtumeco.io/dapps 上查询到的dapp数量为25个,与帅初及其团队公布的数据相差一倍。

蒲松涛告诉财经网,赛迪研究院认定的量子链dapp数量也是25个。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财经网多次向量子链团队沟通DAPP相关内容,量子链团队称“我们内部更多都在关注我们自己的技术,别的项目我们不太清楚。对于目前整个区块链市场的发展现状,可能目前更需要解决的是底层技术其本身拓展性的问题,而对于DAPP来讲,目前可能还不是最好的时期。”

我们现在的主要重点都在企业版(Qtum企业版,也叫QtumX,是一套联盟链系统)上面,暂时不考虑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建设,等DAPP市场成熟了,我们会继续跟进。”量子链团队表示。

Qtum企业版技术负责人、北京团队核心开发工程师郑义此前也表示:“为了满足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使用需求,团队研发了Qtum企业版QtumX。Qtumx86虚拟机原型开发以及Qtum企业版测试的发布可以算作量子链2018年的里程碑式事件,这两个方向也是明年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把x86架构整合到主网,并在2019年正式发布Qtum企业版。”

从公链+dapp的生态来看,只会存在少量的玩家,以太坊有先机,EOS有性能,波场有钱,此外还有星云链、本体、NEO等等,所以与其参与这些竞争,不如做一些企业应用。

”蒲松涛表示。

一个公链项目,把团队的重点放到了做联盟上,这是否说明量子链在公链之争上胜出并无太大胜算?

币价狂泻与破发魔咒

“破发魔咒”笼罩在基于量子链发行的项目上,运行在该链上的菩提BOT、清真链HLC、先知AWARE、社交链QUN、海洋链 OC 、三宝链TBC、酒链、墨链Ink等全部难逃“破发魔咒”。同样的魔咒,也笼罩在了量子链本身。


中国公链2018——量子链“空气”阴影


从最高峰到目前,量子链总市值已经跌去了80%。其价格受比特币的市场影响较大,并未因其自身发展情况带来与众不同的价格走势。自2017年5月上线,量子链从上线之初的6美元一个月内涨到17美元,顶峰时期甚至达到87美元,从此一路波浪式下跌,最低甚至跌至不足2美元,截止到2018年12月21日,量子链币价只有2美元左右。

量子链团队对此回应称,“团队整体更侧重技术本身的开发,区块链行业还处于发展早期,应该更注重区块链长期价值。”

这个说法,显然“韭菜”们是不满意的。在量子链的telegram等社群,充斥着被“割”的“韭菜”的哀叹,以及自欺欺人的期待。股市也好,币市也好,亏了钱的人说的话,总是出奇的相似。

“2018年,从年初“全民拥抱区块链”到如今市场慢慢冷却下来,这是一个周期化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概念在被证伪,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面对这样的市场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技术储备等待下一个行业爆发期的来到,让Qtum的技术证明自己的价值。”量子链对财经网表示。

如同量子链的Road Map,永远不许下实际承诺,让人找不到纰漏,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客观来看,对项目方而言,项目的发展需要整个社区的支持,但如何安抚真金白银投入的投资者,却很难引起项目方重视。而面对币价持续暴跌,很多投资者对于项目方承诺的长期目标早已失望,很难与项目方保持共进退

技术不畏寒冬但畏惧收割

真正的崩塌是共识的崩塌。

当越来越多的人提起区块链,提起公链,提起token,只剩一脸的质疑与否定,我们需要做的,既不应该是默认他人不懂,也不该是普及知识与教育大众,而应该是思考。思考进入这一领域的初衷,思考造成雪崩的真正原因,是一片片落下的雪花,还是本就有问题的山坡。

让人谈币色变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隐藏在暴富神话的谎言背后,此起彼伏的磨刀霍霍之声。

后续:财经网提出质疑之后,量子链团队在本文截稿后第2天(2018年12月19日)补充了6月-12月的财务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