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釋疑》之《經解篇》第四十二卦 益(連載中)

《周易釋疑》之《經解篇》第四十二卦 益(連載中)

第四十二卦 益 (風雷益) (下震上巽)

(為風雷之象)(《序卦》曰: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雜卦》曰:損益,盛衰之始也。解曰:緩必有所失,損者,衰之始也;損而不已必益,益者,盛之始也。

————————————————————————————————————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解曰:剛爻在上,下行有應,以剛濟柔,損上益下,曰“自上下下”。尊者得志,其道大光,卑者得應,民悅無疆。二五得位,上下以應,則“利有攸往”,中正有慶也。巽為木,震為動,陽剛下行,曰“木道乃行”,故“利涉大川”。動而巽,一陽居下,上接坤順,故日進無疆。天佈德澤,地生萬物,無分種類。然物以應四時者不同,各有生長化收藏,故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解曰:風雷,曰益。風壯雷威,雷盛風勢,君子象而畏之,故曰“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象》曰:“元吉無咎”,下不厚事也。

(解曰:剛爻當位,上接坤順,六四居尊,順承九五,則利於行;剛柔應也,故利用大作元吉而無咎。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自上下下,故益逆損。故初爻雖下應上,然不厚事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於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解曰:二爻柔中,否求於外,君子之道;五爻剛中,自上下下,君主之道。剛柔相應,損上益下,故“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或,九五;十朋,珍貴也;“十”者,坤之數也。龜,懲忿窒欲,咽息不食,善自養者。九五外卦居中,故曰“自外來”。在其位,謀其事,柔應剛,永貞吉。帝出乎震,六二居震中,王用享於帝,自昭其德,以求福慶,吉。)

六三,益之用凶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解曰:柔居陽位,德薄位尊,風雷交接,故有兇也。剛柔相應,上九助之,曰“益之用凶事”。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益用凶事,固有之也。下無接而上有應,坤之中爻,而行人道,曰“有孚中行”。公,上九;圭,圭壁。告公用圭,自展其信也。)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象》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解曰:六四承九五而行人道,曰“中行告公”。公,九五。六四得位而巽,初九剛而求應,九五剛中故從。天時地利人和,故“利用為依遷國”。遷國者,卦之界地,風雷交接,災禍之地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解曰:九五剛中,自上下下,“有孚惠心”也。損上益下,民悅無疆,勿問而元吉也。風雷相益,剛柔皆應,損上益下,其道大光,大得志也,惠我德也。)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兇。

《象》曰:“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來也。

(解曰:損卦之道,損上益下,故莫益之;剛未得位,下行遇艮,故弗益下,曰立心勿恆。九五剛中,眾陰以惠其德,故“偏辭也”。偏,遍也。位尊弗損,無應九五,故“或擊之”。自外來者,六三也,其居內卦,故曰外;柔未得位,而應上九,故“或擊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故自恃其盈而否予人者,人則奪之。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