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讯观察|年检制度 无法解决新能源车的安全隐患

在新能源车销量骤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

随着新能源车总量的增长,新能源车的‘安全焦虑’,已经成为业内的一大难题。

新能源车成车市热点

今年1月~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0万辆和8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9.95%和75.59%。

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也从正面证明了新能源车的热度。

商讯观察|年检制度 无法解决新能源车的安全隐患

在本次车展上,有大量品牌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车型,首发亮相的全新车型达到20款以上。

这些车型中,不乏奔驰、福特等国际名牌和比亚迪、北汽、长安逸动等国内一线品牌的车型。

安全问题浮现

在增长的同时,新能源车产业的隐患也浮现出来。

其中尤为明显的,是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两大问题。

由于动力电池的性能限制,新能源车的续航基本被限制在500公里以下,而且会随着成本的降低而指数型下跌,短期内都很难解决。

这是续航焦虑。

而在整个产业结构上,大量过剩的低端产能促使整体结构偏向于金字塔形,塔型底端厂商陷入长期的价格战,致使质量和安全性能极度低下。

这是安全焦虑。

在两大焦虑之外,电池回收利用、用电清洁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商讯观察|年检制度 无法解决新能源车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个问题,有关专家表示:应秉承“非破坏性”、“可重复性”两基本原则,综合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社会成本和检测必要性,制定新能源汽车专属年检制度。

的确,随着技术力的提升,年检可以逐渐解决质量问题

商讯观察|年检制度 无法解决新能源车的安全隐患

但是,建立电动汽车年检制度,并不能解决安全焦虑。

如上所述,安全焦虑的本质,在于低质低价产品扰乱市场,导致整体安全性下滑。

即使建立年检制度,也无法改变这种市场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