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之乾隆千叟宴!

酒文化之乾隆千叟宴!

老年乾隆皇帝朝服像

乾隆帝姓愛新覺羅,名弘曆,為清代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其在位6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駕崩時88週歲。

乾隆喜愛飲酒,也喜愛遊玩,曾寫過很多的詩歌。在拜謁曲阜孔林時曾留下墨寶。《謁孔林酹酒》:

一杯如五嶽,永古此幽宮。

天朗林原氣,川流洙泗風。

奠椒溯思處,瞻楷不言中。

萬載讀書者,水源木本同。

在孝賢皇后陵前酹酒拜祭,留下了《孝賢皇后陵酹酒》一詩:

那能恝爾去,仍趁便而來。

言念曾齊案,奚堪更酹杯!

草猶逮春綠,松不是新栽。

舊日玉成侶,依然身傍陪。

乾隆不僅飲酒,用酒祭奠,寫下酒詩,也利用酒擺下千叟宴,在歷史上留下美名。

乾隆自幼聰慧,當政期間文治武功都有較大成就,這也使得他非常自負,他晚年自稱“十全老人”,以誇耀自己的功業。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他把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也親手將它拖向衰落,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一位重要的皇帝。

乾隆即位後,獨斷乾綱,使得君豐專制得到空前的加強,中央集權到達了頂峰。  乾隆在政治上既不像康熙的過於寬容,也不像雍正過於嚴酷,而是實行“寬嚴相濟”的政策,在經濟上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全國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之勢。從乾隆初年至中期,是乾隆治理朝政最有活力、深受後人讚美的時期。但在乾隆後期,他志得意滿,開始倚重寵信貪官和坤,致使吏治敗壞,弊政從出,貪汙盛行,矛盾不斷激化,埋下了“康乾盛世”之後中國迅速衰敗的種子。

酒文化之乾隆千叟宴!

乾隆一貫主張標榜勤政愛民,要求官員以關心民事為己任。為此乾隆繼承他的祖父康熙舉辦著名的千叟宴傳統,宴請全國的高齡老人。千叟宴開始於康熙朝,在乾隆時期達到最盛,是清宮中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皇家御宴。在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初六,乾隆在乾清宮舉行千叟宴。自宗室的王公貝勒以下,內外文武大臣官員、退休大臣官員、士農工商、各族王公士官等年過60歲的老人共3000餘人,大家共聚一堂。根據年齡身份等,在殿廊下佈置了50席,丹墀內佈置244席,甬道的左右124席,丹墀外的左右382席,共計有800席之多。一時間在整個皇宮內觥籌交錯,熙熙攘攘,喜慶吉祥。在席間,乾隆特召一品大臣及90歲以上的老人到御前,親賜飲酒。然後又命皇子、皇孫、皇曾孫在殿內向與席者依次敬酒。賜予大家詩刻、如意、壽杖、朝珠、繒綺等各種珍貴禮物,後人稱千叟宴是“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乾隆還按康熙所寫《千叟宴》詩的原韻再賦《千叟宴》詩:

抽秘無須更騁妍,

惟將實事紀耆筵。

追思侍陛髫垂日,

訝至當軒手賜年。

君酢臣酬九重會,

天恩國慶萬春延。

祖孫兩舉千叟宴,

史策饒他莫並肩。

嘉慶元年(1796)正月初四,已經歸政給嘉慶的85歲的乾隆皇帝,在寧壽宮的皇極殿再次舉辦千叟宴。據《國朝宮史續編》記載,當時列名參席者有3056人,列名邀賞者達5000人之多,“其健率多由舊,而盛事實視前有加”。這次盛宴成為千叟宴的最後絕唱。

乾隆最受百姓津津樂道的就是六下江南,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祖父康熙,探訪民情,也是為了加強中央政權與江南地主士紳的聯繫,然後就是為了遊玩。在民間流傳很多有關乾隆的故事,很多都與美女、美酒有關,如仙茅酒的傳說,與村女的愛情傳說等等。

酒文化之乾隆千叟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