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如今国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车子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往往由于对面子和性价比无限追求的心里,催生了一些不好的“怪现象”,让你蒙蔽了双眼,丢失了买车的初衷。下面这几大买车陋习,你都中了几个?

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车系决定一切:德系、日系、美系、法系、韩系,想必经常关注汽车的人都会对这些词耳熟能详,不同国家因其民族性格、科技实力、基础工业、法律法规和用车环境的不同,的确会在汽车制造上产生不同的理念和结果,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品质卓越的德国,也有漏冷却液、烧机油、断轴的大众,经济实用的日本,也有油老虎斯巴鲁、故障多日产等。

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选了真皮座椅,却又买个座椅套:买了真皮座椅的配置,却非要给座椅带个套!这是国内很多消费者基本都会做的陋习。花了钱却不知道享受,几千块几万块钱的小牛皮,就被一副几百块钱的劣质座套给包住了。而且,现在大多数配有真皮座椅的车子都会有通风,加热以及按摩等功能,冬暖夏凉,给它加个套,确实没必要!

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差不多的价格,买高级的乞丐版,还是低级的顶配?很多国人都会盲目选择前者,而并非从实际出发。买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对配置和动力等方面进行考量,一味追求更高级别的车型,只会增加养车成本,而苦于预算不够只能选择乞丐版,则会直接降低用车体验。

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跟风买车:很多人看着别人买了车眼红,自己也得买,人家买什么牌子也跟着买,根本就没有仔细考虑过是否有这样的需求,预算够不够。往往买了车以后才发现后期的养车,停车费用等一系列问题,便开始后悔。

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怎么大怎么来:要尺寸大、块头大,看起来多霸气、多威风,威风完了回小区,找车位一找就是半个小时;轴距长,后排空间大,然而一年后排也坐不了几次人。不是说尺寸大空间大不好,关键还是要看适不适合自己。

中国式买车的几大“怪现象”,快来看看您是不是也中了?

各位车友,喜欢饰品的朋友,请点下面→《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