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霸業的復興之路(1)

自從晉楚邲之戰晉國戰敗後,楚國挾得勝之勢與秦國、齊國結盟,控制鄭、宋、陳、蔡等中原諸國,如願成為中原霸主。反觀晉國,一時聲威一落千丈,完全失去了控制中原的能力,而且國際形勢堪憂。南面受到楚國威脅,西面有宿敵秦國虎視眈眈,北面則有北狄部族時時侵擾,完全受困於黃河以北。中原各個諸侯國因為晉楚連年爭霸不休,或投靠於晉,或投靠於楚,抱著一種唯強者馬首是瞻的態度,齊桓公、晉文公時代的精神團結已煙消雲散,空洞的盟約已經難以約束盟國行動的力量。晉楚兩國都明白,控制盟國必須用實力說話,特別是軍力。因此這一時期的大國爭霸,已完全進入列強軍備競賽的時代。

晉國霸業的復興之路(1)

晉國自晉景公即位,由於趙氏家族專權,導致晉國內訌四起,政局動盪,因而在邲之戰中大敗於楚國。戰後,晉景公以雷霆手段剷除趙氏家族,任用德高望重的老臣士會為中軍帥,提拔郤克、欒書、韓厥賢臣良將等進入六卿,君臣上下一心,勵精圖治,先後與齊國、秦國、北狄部族或戰或和,晉國霸業逐漸復興。經過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三代國君的苦心經營,晉國最終再次取代楚國成為中原霸主並持續八十餘年。

邲之戰後,晉國中軍佐先縠叛晉逃亡赤狄部落,唆使赤狄人不斷侵擾晉國邊境。晉景公於是對赤狄用兵,一戰將其消滅,同時又驅逐了白狄,徹底穩定了北部邊境。完成了霸業復興的第一步,晉國君臣的眼光開始瞄向了久違的中原大地。

這時的中原諸侯國以晉楚秦齊四國為最強,齊國自齊桓公以後,隨著霸主之位易手,逐漸淡出中原爭霸的棋局,但作為一個老牌大國,齊國在中原爭霸的格局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晉國稱霸的城濮之戰還是楚國稱霸的邲之戰,齊國都是霸主國一方的盟友。晉景公復興霸業的第二步,就是得到齊國的支持。

滅亡赤狄之戰一結束,晉景公就謀求與齊國通好。六卿之一的中軍佐郤克作為晉景公的特使出使齊國,不曾想卻被齊國國君齊頃公無意中侮辱。郤克回國後,力主對齊國動武。但晉景公從大局著眼,沒有同意。第二年,齊頃公與晉景公在繒地(山東陽穀)舉行會盟,並派了一位公子到晉國做人質。但齊頃公之所以與晉景公會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長期以來,齊國與魯國、衛國紛爭不斷,而魯衛二國又是晉國的僕從國。齊頃公於是借繒地之盟束縛晉國,然後對魯衛二國採取行動。就在繒地會盟之後兩年,楚國也向齊國提出盟會的請求。齊頃公於是放棄繒地之盟轉而與楚國結盟,同時對魯衛二國採取軍事行動。

齊國的這一舉措激怒了晉國君臣,晉景公於是決定訴諸武力,以戰逼和。魯國早年因為邲之戰晉國戰敗轉而與楚國結交。但此時楚國與齊國結盟,齊國一旦進攻魯國,楚國必然不會出兵救援,無奈之下魯國只得再次向晉國求救。於是晉國派郤克為帥,率大軍會合魯、衛兩國之軍進攻齊國。齊頃公毫不畏懼,親自率軍迎戰。兩軍在齊國的鞍地(濟南市以西)相遇,由於齊頃公輕敵,齊軍大敗,齊頃公險些被俘。晉軍乘勝向齊國腹地進軍,兵鋒直指齊國國都臨淄。齊頃公連忙向晉軍求和,晉景公見以戰逼和的目的已經達到,以楚國為首的13個諸侯國聯軍也已經北上。為了避免與楚國的直接交戰,晉軍於是退兵。

此時的楚國楚莊王和令尹孫叔敖於兩年前相繼去世,楚共王即位,雖然與齊國結盟卻在齊晉交戰時遲遲不肯出兵。不曾想齊軍一戰即潰,楚國這才會合諸侯聯軍北上。於是從此以後,齊國開始疏遠出國,轉而與晉國結盟。晉景公霸業復興的第二步取得圓滿成功。

齊晉之戰後第五年,楚國大夫巫臣叛逃晉國,向晉景公獻上聯吳制楚的策略。晉景公於是命巫臣出使吳國,雙方一拍即合。巫臣不僅促成了晉國和吳國的聯盟,而且從晉國帶去大量兵車及步戰、車戰戰法,極大地增強了吳國的軍力,直接威脅楚國的後方。

解決了齊楚聯盟,又在楚國的後方發展了一個盟友,現在就剩下西面的秦國了。晉景公的第三步就是解決秦楚聯盟。

齊晉結盟之後,晉國勢力日益強大,中原各諸侯國與晉國楚國的關係逐漸微妙了。戰後五六年內,晉景公先後三次組織諸侯國聯軍對鄭國用兵,鄭國作為楚國的盟友,又扼南北要衝,為必爭之地。鄭國經不住晉國的攻擊,楚國又鞭長莫及,只得向晉國求和。楚國於是以鄭國叛楚親晉為由,先後兩次出兵鄭國。這時中原各國大多依附於晉國,楚國兩次北上雖然未能同晉軍直接作戰,卻也是無功而返。加之吳國此時在楚國東部崛起,侵擾楚國邊境。直接導致楚國第二次出兵中原的行動居然被鄭國挫敗。這才有了前面說的晉景公聯吳制楚。吳國得到晉國幫助,力量日益壯大,楚國東面的蠻夷部落一一吞併,成為楚國的大患。就在楚國疲於應付南北戰事時,晉國提出與楚國媾和,楚國同意。晉楚的緩和只是晉景公的權宜之計,他真正的目的在於對付西面的秦國,這是唯一一個與楚國結盟的大國。

與楚國謀和不久,晉景公不幸去世,晉厲公即位,依然延續晉景公和楚對秦的政策。公元前580年,也就是晉厲公即位的第二年,晉厲公便向秦國提出媾和意向。但秦晉兩國是世仇,特別是秦國常年受制於晉國,雙方恢復和平談何容易。秦晉謀和未成,秦國轉而與楚國以及晉國北面的白狄部族謀求進攻晉國,楚國拒絕這一要求,並轉告晉國。楚國這一行為,直接促成了晉楚結盟。晉楚結盟,晉厲公又召集中原各諸侯國盟會,於是中原呈現出安定的氣象。晉國於是騰出手來開始解決秦國與白狄部族的問題了。

就在晉厲公與諸侯國盟會的當年秋天,秦國聯合白狄進攻晉國,晉國出兵迎戰,首先打敗白狄。第二年,晉厲公聯合齊、魯、宋等八個諸侯國組成聯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秦國大舉進攻。晉厲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給予秦國以重大打擊,徹底穩定晉國西部邊陲,日後好全力對付楚國。秦國也起傾國之兵迎戰,與九國諸侯聯軍在麻隧(陝西省涇陽)展開大戰。由於兵力懸殊,秦軍慘敗,秦軍主力損失殆盡。這一戰後,秦國從此大傷元氣,國力倒退數十年,再也不能對晉國構成威脅。至此,晉國霸業復興的第三步也圓滿完成。

從公元前594年晉景公消滅赤狄部落開始,到秦晉麻隧之戰結束,前後19年,晉國通過一系列邦交、伐戰手段,完全瓦解了楚國霸業基礎,下一步就是直接對楚作戰。

晉國霸業的復興之路(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