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官吏——鍾會

三國時期魏國有兩位聲名顯赫的兄弟:兄鍾毓,字稚叔,後官至車騎將軍;弟鍾會,字士季,後官至司徒。這兩兄弟,從小聰明伶俐。尤其是弟弟鍾會更是機靈乖巧。

酒與官吏——鍾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載:鍾毓、鍾會十三歲的時候,魏文帝曹丕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聽說你兩個兒子都很聰明,把他們叫來讓我看一看。

酒與官吏——鍾會

”見面的時候,鍾毓臉上有汗,曹丕問他: “你臉上為什麼會出汗?”鍾毓回答說:“我見到您,感到緊張,所以出了很多汗。”曹丕又問鍾會:“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說:“我因為見到您而緊張,連汗也不敢出。”回答令人叫絕。

酒與官吏——鍾會

很多人都曾有過偷父親酒喝的經歷,鍾會也是這方面老手,而且和他哥哥鍾毓聯手操作。但卻不知往裡添水,父親看到罈子裡的酒不喝自消,與日俱減,起了疑心。

酒與官吏——鍾會

一天,他假裝酣睡,看見兩個兒子打開酒罈,故伎重演。不過鍾毓喝酒之前,對天長拜,而鍾會飲而不拜。他問兩個兒子為何拜為何不拜,鍾毓說,喝酒是有禮數的事,所以我要拜;鍾會說,偷酒喝是非禮之事,所以我不拜。

酒與官吏——鍾會

鍾會由相反的結果推出相同的原因,令人不得不佩服他腦筋的機變與言辭的巧妙。因此這兩則故事,常被人們用作隨機應處的典範。長大以後,鍾會出息了,在魏國作了官直至鎮西將軍。成了司馬昭的心腹。因為小時候那段事,雅號“不拜將軍”。後來凡偷喝酒的人,都自稱不拜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