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在北京胡同寫生最心痛的莫過於看拆遷。這些年我跑過許許多多的古鎮,在江浙說得出名字來的古鎮當年我都去過,像周莊、烏鎮、同裡、南潯這樣的名鎮我都去過若干次。說實話江南人對祖宗留下來的那點東西的愛惜程度還真讓人佩服。我在蘇州看過舊城改造,工人們把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仔仔細細地收集起來,連不小心摔斷的瓦片也碼放整齊用竹筐運走。舊宅上房梁、柱子、門框、窗戶什麼的都非常認真地保護好運走,點點滴滴都沒有浪費。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北京人不一樣,“大氣”。在北京拆遷就一個字:砸。這些年在北京胡同寫生,我看到好多次拆遷,那次在南池子,我正騎著自行車在衚衕裡拍照,突然前面一陣喧鬧,走近一看,是在拆老房子。一棟晚清的老宅子,三層,雕樑畫棟。只見一架巨高的吊車,用一根鋼繩吊著個斗大的鋼球,收上來,砸下去,一聲巨響,一垛青磚牆轟然倒下。接著又一下,一根巨大的房梁被砸斷了,裡面露出鮮活的木色,一二十米長,直徑五六十釐米的巨梁啊!難怪當年梁思成說:“在北京城市改建過程中對於文物建築的那樣粗暴無情,使我無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樓像挖去我一塊肉;剝去了外城的城磚像剝去我一層皮。”像我們這些愛好老物件的人,看了這樣的場景真的很心痛。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平安大道拆遷時,我親眼看見巨大的漢白玉門墩被砸,埋到地下。當時我真想把那些碎片撿回去,但實在太大了,只能眼睜睜看著被埋。還有一次在平安大道的一條衚衕裡,我看到垃圾堆裡有一個門墩,青石的,雕花也不錯,不算太大,我叫家人開車來,請兩位工人師傅幫忙抬到車上運回自己的院子。洗乾淨一看漂亮極了,清朝早期的,可惜只有一個。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有次,我在衚衕寫生,看到有一個拆遷的院子裡牆角有一堆東西,一問是一個破了的水缸。拆遷的工人師傅說:你要嗎?拿走吧。我給了他們一條煙,運回家用鐵絲箍好,清洗乾淨一看,元代的琉璃大水缸。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水彩作品《藍琉璃瓦屋頂》 66x93cm

有一篇文章裡說我是一個和推土機賽跑的畫家,其實一個小小的個體,怎麼跑得過一個時代的變遷。只是看到自己喜愛的傳統文化一點點消失,忍不住想做點什麼。這些年我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衚衕,一有時間就畫,來不及畫就拍照,後來乾脆就搬到衚衕裡住下來。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水彩作品《馨》54x72cm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水彩作品《回望》50 x 72cm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水彩作品《記憶》72x48cm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水彩作品《窗外》57x69cm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水彩作品《6號院》73x48cm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水彩作品《鸚鵡與小貓》74x56cm

2000年,我在鄉下的工作室用這些撿來的老磚老瓦老門建了一個仿古的四合院門樓。那門是一個王爺府的大門,門上的麻刀灰還在,大漆斑斑駁駁,一片片如龜裂紋一般。門框上的“平安”二字也是清代的老物件。我在畫衚衕時遇到什麼不解的地方,就走到我的門樓前去看看,用手撫摸那扇幾百年來歷經人間滄桑的紅漆大門。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你們看我本來是說寫生的,說著說著說拆遷去了。不過正是因為拆遷讓我見證了衚衕裡的鮮活人生,感受到了城市的變遷,讓我這樣一個外鄉人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北京的市井生活。我用我的畫筆記錄衚衕裡的點點滴滴。當清晨的一縷陽光照進我的畫室,灑在我新的一張衚衕作品上時,我彷彿聽到了那衚衕里長長的吆喝聲······

衚衕寫生作品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用畫筆留住衚衕裡的美好

關注公眾號:黃有維水彩,更多水彩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