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監呂芳為何能全身而退?

嘉靖帝因為之前的宮女謀殺案一事,我們在劇中看不到宮裡有幾個宮女,一切大小事務,包括蓋印到熬煮湯藥,都由親近的太監一手完成。可見,這些太監是皇帝最親近的人,但是這些人也得分成“長江”和“黃河”,不然就淹沒了君權這座“大山”,這是本劇最長的脈絡之一。直到海瑞發起“大招”,但是也只是憾動了嘉靖帝,令其悔悟,卻無法動搖君權的根本利益。這是後話。

《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監呂芳為何能全身而退?

呂芳被稱為“老祖宗”,是劇中設定了他是陪伴嘉靖帝最長的太監了,這點在嘉靖帝和黃錦於城門之上,觀看朝中的清流百官和內閣對峙的時候,嘉靖帝對黃錦說:“這只是小陣仗,當年朕面對的比這多得多,險惡得多。你還小,當時呂芳就在身邊。”這說的是,嘉靖當年和百官的“大禮議之爭”,帶著“痞性”的嘉靖帝那時才繼位不久,就和百官幹了起來,影響深遠。這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透露了一個信息,嘉靖帝從稚嫩到成熟,都是呂芳在身邊陪著,少不了出謀劃策,鞍前馬後,一起受過。所以,呂芳不止像老家人,還是老戰友,嘉靖帝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感情。所以,情感上,呂芳也該全身而退。

《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監呂芳為何能全身而退?

更不用說,呂芳是有良心的宦官,很少有太監在外人面前暴露讓自己自卑的缺陷,從心理上來說,這是大忌,甚至更多的太監因此而心理扭曲,如秦朝的趙高,如今的陳洪。而呂芳在高翰文面前,不僅說了這個大忌,還想成全高翰文和芸娘,這恐怕不止是想得到他的信任,也是呂芳“良心”的表現。正是呂芳這種能“超然”自己短處的宦官,他才沒有為自己私利去爭,他所做的都是為了嘉靖帝。雖然曾經因為海瑞審的供詞,而去找了嚴嵩和徐階講和,這犯了忌諱,連嚴嵩都覺得不可思議,呂芳居然從後門進來了?所以,嘉靖帝懲罰讓呂芳去“吉壤”,呂芳怎麼做的?呂芳問清楚後,立刻就動身了。

《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監呂芳為何能全身而退?

這一幕像極了唐朝,老年唐太宗貶李績去地方,如果李績一遲疑,立遭殺身之禍。幸虧李績是“純臣”,沒有所謂的結黨營私,沒有爭權奪利之心,而呂芳正是宦官中的“純臣”。當然,呂芳一系的黃錦,楊金水,馮保都是他的人,但是呂芳用這些人不是為己,而是為嘉靖帝。所以,楊金水第一次回皇宮,說到胡宗憲,楊金水說了客觀的事實,並沒有添油加醋,嘉靖帝才說,這個楊金水還是得力的。因此,嘉靖在敲打陳洪的時候說,呂芳沒有用過一個自己人,他用的人,都是為朕用的。所以,呂芳和嘉靖帝有深厚的感情,又是純臣。嘉靖帝為了啟用陳洪打擊百官清流,這是要擔惡名的。嘉靖帝讓呂芳“小仗受,大仗走”,既是讓呂芳全其身,成其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