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多的廟是什麼廟?十人九人要答錯

北京最多的廟是什麼廟?十人九人要答錯

李茂林

北京最多的廟是什麼廟?十人九人要答錯

軍莊村五道廟

舊時北京寺廟眾多,至今也難以統計一個確切的數字,說有成千上萬可能有人不信,但是除了皇家和官家的寺廟觀堂之外,在城區各個街道、在郊區各個村落普遍建有廟宇,卻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北京究竟有多少街道和村落呢?根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統計資料顯示,北京市共有社區2657個,居委會40個,行政村4009個,總計6706個居民聚居地,以此計算,即使一處聚居地段有廟宇兩座,也要有廟宇13312了。要知道在北京地區,無論社區居委會也好,也無論行政村落也好,作為百姓聚居地,解放前後,其人口可能大幅度增加,但是街道或村落劃分,沒有太大變化。更何況這裡所說的北京郊區行政村,並非自然村,若按自然村計算,如果一個自然村不止兩座廟宇,有三四座或者更多的廟宇計算,其廟宇總數將更為驚人,能不能超過兩萬?就很難說了。那麼,在如此眾多廟宇中,試問什麼廟宇最多呢?估計十有九人要回答錯誤了。

經筆者初步統計,北京市最多的廟宇是“五道廟”,其次是關帝廟(老爺廟),娘娘廟等。

五道廟,許多人聽起來就生疏。何為五道廟?五道廟祭祀哪位神祗?五道廟所祀的是“五道將軍”,五道將軍也稱為“五道神”、“五道真君”、“五道聖君”、“五道大神”、“五道輪轉王”、“五道老爺 ”等,五道將軍”是佛教與道教中共有的一位神靈,在我國古代民間有很大的影響,據傳為東嶽大帝手下屬神和重要助手,掌管世人間生死、榮祿,是陰間的大神,地位比閻羅王前的判官都高。五道將軍具有正義感,有監督閻王、判官,或糾正其不公行為的莫大權利。他不像閻王、判官、小鬼那麼壞,那樣貪贓枉法,好吃貪色,縱容邪惡,勢利無情,他比較仗義,同情弱者、能成全有情人和開釋無辜者。五道將軍主管地府東、南、西、北、中入口的五位守路鬼神,此處的“五道”,指靈魂換世轉生的“五道輪迴”,輪迴,本佛教語,佛教講 “六道輪迴”,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不尋求“解脫”,就永遠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 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道門經法相承此序》說是五道: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獄道,四餓鬼道,五禽獸道。”中國南北朝時《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將五道分為:“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為人神;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餓鬼也;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也。”五道將軍舊時也有稱為“五盜將軍”的,將其視為“盜神”,“盜亦有道”出自《莊子·胠篋篇》,“盜亦有道,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先入,勇也;後出,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本人認為此說對封建社會道德觀具有極大的反抗精神,窮人為活命而盜,不亦宜哉!在《十王經》中,五道將軍已升為“五道輪迴王”,與閻羅王、泰山府君平級,且是冥間十王中,最後“把關”決定靈魂輪迴去向,直接影響人的來生貧賤富貴。佛家傳說,人死以後,靈魂在冥間要過“十道關卡”,即人死後的“一七”、“二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的“七關”,再加“百日”、一年、三年,共“十關”,五道將軍不僅從人死後就開始接管,且一管就是“三年”,到最後託生。據稱五道將軍還經常暗中巡遊人間,多以入夢的方式與人交流,履行職能。《水滸傳》第十五回:“村中喚作活閻羅,世上降生真五道 。”《醒世恆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奴陽壽未絕,今被 五道將軍 收用……蒙 五道將軍 可憐,給假三日。”《古今小說》中說:“轉頭逢五道,開眼見閻王。”《金瓶梅》第二回,西門慶向王婆打聽潘金蓮之來歷,王婆取笑道:“她是閻羅大王的妹子,五道將軍的女兒。”比喻其厲害。權力大,正義感,同情心使得五道將軍成為百姓最離不開和最敬重的神祗。

北京地區舊時人死了,有“報廟”之說,即死者家屬首先要到五道廟裡向五道將軍報到,在吹鼓手所奏哀樂伴隨下,手持紙錢走進廟裡,嘴裡不停唸叨死者要上路的詞語,手拿黃紙錢往牆上貼,神仙顯靈時就能把紙錢貼到牆上,掉不下來。然後再焚香燒紙,請神享用,這個儀式就相當於為死者在陽世間銷掉戶口,在陰世報上戶口,且繳納了手續費,有的地方要分早中晚一日三報廟。之後,要找糊紙活的工匠,或糊馬驢(死者男性——為男性勞作),或糊牛(死者女性——為女性喝去髒水——舊時認為女人一生洗涮,積下不少髒水,牛不替代去喝,就要自己去喝——且糊牛往往是女兒要做的)。在出殯前一天晚上,舉行“送三”儀式,一般都是死者死後三的倍數日子,由長子弓腰,揹著靈位(有死者名姓之牌位),打著幡(或有其他近親屬打幡),引死者魂靈到五道廟前,把紙驢紙牛腿折斷,在廟前焚化。

北京地區農村,每個自然村都有五道廟,因為據說人死後不到五道廟報廟,就會成為孤魂野鬼,因此,每村建五道廟是必須的,有的村甚至不止一座。門頭溝區軍莊村有東西南北中五個五道廟,龍泉霧村有四個五道廟,有兩三個五道廟的村子也常見。在北京市門頭溝區真正沒有五道廟的行政村只有一個,就是永定鎮曹各莊村。因為那裡的村民大多信奉天主教,村裡有天主教堂,沒五道廟,天主教徒絕不容許敬先敬祖。

五道廟一般位置在村邊,無論東南西北,朝向也隨村裡房屋朝向,或朝南,或朝東。其規模形制都不大,往往只是一間房屋。京西門頭溝南澗村五道廟,面闊一間,3.4米,進深4米,清水脊,三架樑,砌上明造,圍牆外塗紅色。五道廟內除了供奉五道將軍外,兩旁還有手持勾魂牌的判官,小鬼等。兩側山牆上往往繪有神,鬼,龍,雲等圖案。有的五道廟將五道將軍與龍王合在一起供奉,也有與山神爺、土地爺合在一起供奉,有的五道廟甚至供奉神祗有七位之多。

嚴格說來,五道廟就是為死者家屬“報廟”用的,就是舊時死人履行的一套陽陰間交接手續,所以五道廟都沒有規模很大的。甚至有沒有並不重要。門頭溝區上岸村西五道廟被水衝了,於河東又修了東五道廟,但河西村民死了仍去西五道廟遺址報廟。還有的村沒有五道廟,門頭溝秋坡村的五道廟就是一塊大石頭。

北京市區城裡也有五道廟,比較有名的五道廟在宣武區韓家潭西口鐵樹斜街與櫻桃斜街之間的路口處。廟有玉帝殿,內有明代萬曆年間兵部尚書王象乾撰記立碑,謂此處為正陽。宣武龍脈交通之地,故於廟側建玉帝行宮,率諸神以鎮之。今玉帝殿已不存。另一說法是諸宦官為魏忠賢所建,以祈福安。傳說廟建成後,求某名流為之撰軍碑誌,意在得其言以媚客魏。某居權威之下,不敢推辭,但譽揚之又非所願。於是率筆書曰:“夫五道廟者五道之神也。人以為樹在廟前,我以為廟在樹後。何則,請列芳名”。宦官不通文義,以為出自名手,即是佳作。乃選名工刻之於石。現五道廟還在,有二層後罩樓一座。

解放以後,人們破除迷信,五道廟普遍被拆除或變作他用,至今原汁原味保存下來的極少。今門頭溝區軍莊村復建一座五道廟,估計也是徒具其名,村裡死了人,亡者親屬不可能在公安派出所銷戶口後,在來到此處“報廟”吧。

北京最多的廟是什麼廟?十人九人要答錯

炭廠村五道廟

北京最多的廟是什麼廟?十人九人要答錯

五道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