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努力學習?知識快速迭代的世界,如何不被淘汰?

為何要努力學習?知識快速迭代的世界,如何不被淘汰?

成功學靠精神洗腦開道,你和他們說養殖泥鰍,他們拿中庸、老子、周易、大局觀、各種勵志心理學來框你,

因為他們更接近唯心主義,而知識會告訴你養殖泥鰍要注意什麼事項不會翻船。成功取決於個人的素質而非集體的意志,所以那些整天在成功學演講會場大喊我一定要成功的人,是沒有什麼頭腦的。

一個人的能力和知識很大程度是會掛鉤的。

知識就是成功的力量,而行動產生好的結果。

所以如果我們渴望過更好的生活就必須終生學習。

我一直有一個比較老百姓的價值觀就是:我學習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凡人我們都不應該強迫他們活在道德框架裡,比如學習是為了推進偉大的人類社會進程,

大多數人學習就是為了個人更好的生活,或者為自己愛的人創造好的生活罷了。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知識,不努力一樣可以過得很好啊。

曾幾何時,我也有這種想法。

到了30歲這個年紀,很多事情都看得比以前透徹,所以覺得過去的自己是個傻逼。

而你是一個傻子的時候,你意識不到你是一個傻子,當你想改變那些和你曾今一樣是傻子的時候,你又一次覺得你是一個傻子了,因為大多數時候你改變不了別人,你只能給他們一些啟發。

殘酷的真相就是很多因為年少的時候沒有用功進入了一個不好的大學,那麼他們的學歷會跟隨著他一輩子,當找工作的時候,有人因為學校不好,簡歷被丟進垃圾桶。 雖然我們可以在工作中對於學歷歧視嗤之以鼻, 可是如果你沒有大的成就,能嘲笑你的任何一個點都是跟隨你一輩子的烙印,雖然我不認可學歷就是一切評判的標準,但事實是學歷底的人為了獲得認可將會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你不提自己的事,周圍人唸叨你沒完,我們也不能整天像個刺蝟一樣碰一下就去反抗,還是要做出實際成就來反擊,

心理素質好、情商高的人也許能挺過去,心理素質差的很容易因為這些病態的打壓者變得抑鬱。

在農村待過的孩子都知道,一群大叔大媽每天下午手上拿個簸箕做點閒農活或者嗑著瓜子就開始說別人的醜事取樂,不可否認,他們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人性中本身就有惡的成分,誰也阻止不了。

人類性格的劣根性導致我們沒辦法活成我們理想的狀態。

沒成功的人身邊的壞人特別的多。

我一個創業的朋友發了一張朋友圈説:

算命的說我20歲之後黃袍加身,整天與大魚大肉相伴,下面貼了一張他騎著電動車去送美團外賣的圖。

當然這只是一張搞笑的圖。

但是我感覺到了三個點:

1、如果抓住了人生的上升渠道,就不用風雨無阻送外賣那麼苦了,因為缺乏生存資源,我們必須做一些重複機械的勞動來換取,而這些工作的成長價值並不高。

2、如果我們努力學習和奮鬥,掌握了上升渠道,我們就可以為那些同樣努力卻不得志的年輕人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

3、社會是一個對錯很模糊的地方,上過班的人都知道,很多時候對錯總是站在領導那裡,位高權重的人做什麼都是對的,有人拍馬匹,而下面的人整天看人臉色行事。

我現實中遇到的很多朋友在單位被領導各種辱罵,明明自己是對的,一群拿著領導好處的人幫領導說好話。

而這年頭能沒有利益關係仗義出頭的人大多數活在電視劇裡了。

社會很殘酷,下面的人沒有話語權,哪怕在家庭裡面都是如此,沒有成就的人在家裡被長輩輪番轟炸折磨是非常常見的,很多家長不會管你的詩和遠方,他們只看你現在有沒有出息,很多家長有了有出息的孩子就可以炫耀,他們很多時候不一定愛孩子,而這類勢利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東西,沒幾個是孩子想要的。可問題的關鍵是這類家長現在還挺多,他們很少學習,認為自己的所有價值觀都對,長期折磨下一代。

不努力、沒有成就在人性劣根的社會大環境裡必須面對低人一等,無話語權的人生,而如果當年你努力學習也許你就要面對的苦難少一些。

研究數據告訴我:學歷高的人口基數中承受生活苦難的確實大大低於學歷低的,而學歷低的人中龍鳳也不少,主要是人口基數大總是會有出類拔萃的。

人類社會是一個金字塔結構,金字塔頂層有很多資源,而對於不是富二代的人而言,怎麼進入金字塔的高層呢?

易中天說過一句話: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幸福感,比幸福感更重要的是一技之長。

一技之長就是敲門磚,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是無法通過上升渠道進入另外一個階層的。

所以我們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無非是給自己以後的發展一個好的鋪墊。

因為長期教記憶宮殿,我遇到很多各種各樣有學習障礙的人。

比較常見的就是動力不足、注意力渙散的,毫無目標懶散度日的一類人。

通常這類人有時候我會給他們說一個故事:

我認識一個賣寵物的小哥哥,

可能像他一樣的年輕孩子也很多,大底上就是社會我啥哥,人狠話不多類型的。他熱衷打王者榮耀、吃雞、泡妞早戀、飆車、打架、說髒話,用一句話就是五毒俱全,家長無計可施。

為何要努力學習?知識快速迭代的世界,如何不被淘汰?

教育概念

釋迦摩尼說:智慧不是直接給答案可以得到的,需要靠磨難。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錯過了機會,群259801655磨難有時候是沒有盡頭的,如果一開始有智慧就可以規避掉磨難。

而人生因為沒有回頭路,為什麼非要等到後悔那一天才有所感悟呢?

真的就像哲學說的:當我青春的時候沒有智慧,當我有了智慧我不再青春。這真的是太尷尬了。

讀書的時候,寵物店小哥初中就開始就覺得讀書沒什麼用,他想很多年輕的孩子一樣,把身邊學校裡面的小混混身上的臭毛病學個全,因為這樣才能顯得他與眾不同,炫酷帥。

可是我覺得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弱者,因為別人覺得好你就覺得好,連頭腦都沒有就學樣的都是傻子,從學校裡面他直接出來闖社會,開始發現生存不易了。

打工天天被老闆懟,沒錢人也狠不起來了,話不多除了捱罵沒什麼話可說。

娛樂圈有一句話:王菲是錢砸不動的,形容她的脫俗。

我想說的是那是財務自由的人才有的權利,王菲財務自由是過的苦日子嗎?

說錢砸不動好意思嗎?

這個月交不起房租了,孩子的校服費用都發愁,孩子在學校早點錢都交不起被老師歧視的時候,你告訴我錢砸不動你,為啥我說這些,這就是我的童年,因為父母交學校的早點錢拖拉有困難,各種躲學校老師的責難,當然這裡學校的唯利是圖也是我討厭的,一個小學生懂啥啊,憑什麼承受這種夾心餅乾的兩難處境,每一次回去家裡要校服費就跟要殺頭似的,這裡我想告訴那些努力還在打王者榮耀的孩子們,貧窮會讓你們的孩子也受連累。

我們回到寵物小哥,讀書的時候他交了一個超級漂亮的女朋友,出了校門後天天在家膩歪在一起,對工作不是特別上心,整天嚷嚷著想和美女結婚,責任心又不是很好。

迫於生存,女孩去廣東打工了。寵物小哥也辭職找家裡人借錢開寵物店了,創業才知道生意難做啊,掙不到錢又累得要死。

一年後,女孩發來分手信息原因多半和經濟狀況有關,寵物小哥朋友圈要死要活。當年糞土讀書無用的少年後悔了,原來世界比自己想象的要困難得多,沒有生存價值連自己喜歡的女孩也跟別人跑了。

當然這個故事不是說每一個不愛讀書學習的孩子都會變成他們這樣,而是不愛學習還能奮鬥成為成功人士的基數是很小的,有幸存偏差,有些人天生適合做生意創業。但是據我所知,我認識的很多人創業,小的虧錢,大的血本無歸。創業也是九死一生。

很多人學習泡學,尤其是男孩子,而我認識一個做戀愛挽回的帥哥,之前他也是做這類生意的,可是他告訴我所有做泡學教學的人大都是壞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一個人的人格很優秀,生存價值和情感價值兼備,他們不可能找不到對象,維持不了感情,找不到對象歸根結底是他們兩方面的價值出了問題。

而泡學只能解決一個人的性格問題,也就是情感價值,解決不了很多男生的生存價值,他告訴我的就是那些挽回不了的感情基本都是生存價值出問題的,就算挽回了,過一段時間還是要散。

人歸根結底是提升價值才能有好的感情生活,太過注重情感價值的泡學是病態的,不健全的,因為他們甚至扭曲到交往的女孩多到什麼程度決定了他們的魅力值,我無法苟同這種病態的教學和市場。這裡人性的劣根性也暴露無遺。

我認為好的感情是價值足夠,相濡以沫。

什麼車需要很多備胎?破車。

這裡我們可以總結:不努力提升自身價值的人,在情感上也要受挫。

這個時代拋棄你,連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人工智能要來了,如果我們不學習一些機器無法替代的工作,下一個失業的可能就是這類沒有絕活的人。

很多人說李嘉誠學歷也不高,可是他幾乎一生都在學習。

我能遇到很多瘋狂沉迷吃雞、王者榮耀的孩子,還有一些父母掏血汗錢給孩子補課,可能是比搬磚還苦得來的錢,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像大爺一樣,對老師愛答不理。

如果年少的時候挖的坑足夠大,你的青年時代就會被這個坑活埋,面對日復一日重複單調的生存壓力,面對無法成長的工作唉聲嘆氣。

因為人類金字塔社會的上升渠道非常有限,我建議那些還在放縱自己的孩子們能夠儘早收心,因為如果你現在努力了,你也許能得到比現在多得多的幸福。

我做過質檢員,質檢員工作也有休息的時候,我每天都會學習一些自己的東西,給自己定目標。我幹過超市,搬貨的時候,我也會從口袋裡掏出口袋書進行學習。我總是為自己的未來去學習一些什麼。很多人指責我,說我給老闆打工一心二用,可是我並沒有耽誤我的工作,我只是想獲得生存資源的同時為自己的未來做成長。

為何要努力學習?知識快速迭代的世界,如何不被淘汰?

Composite image of happy pupil with book

生活是一個好老師,可是他不允許我們回頭,只能往前走,而那些因為不努力錯過的機會實在可惜。

有錢不一定幸福,但是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不伺候自己討厭的人,可以選擇理直氣壯的反擊勢利眼的小人,可以過更多自己想過的生活,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理解還有包容。

如果我們通過學習記憶宮殿變得更聰明,比別人在同一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就意味著我們對於知識的掌握能力會更強。

對於底層社會的人,改變命運最好的方法是為自己的未來學習,做鋪墊。

我認識的一個大哥30歲的時候,當兵10年退伍,只有高中文化,而他通過自學註冊會計師5年終於考過了拿下注冊會計師證從事企業服務工作,迎接了他的人生巔峰。

很多人對自己的人生失敗有很多借口,但是好好想想一個30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學習過程真的很順利嗎?

也許他和我們身邊每一個人都一樣,只是比其他人堅韌了一些,在成事之前,要學朱元璋“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古時候是積糧食,現在是積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