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穆评:生不逢时?一汽丰田亚洲龙压力不小

日前,一汽丰田“YES!亚洲龙解码DNA”系列媒体沟通品鉴会首站在北京举行。一汽丰田官方对其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进行全方位的对外讲述。作为TNGA全球旗舰车型,厂家表现出很高的市场期望。

广州车展亚洲龙正式亮相以来,大家的目光聚焦点一致的集中在它是否是一汽丰田皇冠的替代品。不仅是中国内地,皇冠在全球历经几代更迭取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亚洲龙的名气似乎没有皇冠响亮。

特穆评:生不逢时?一汽丰田亚洲龙压力不小

虽然沟通会上,厂家以哲学的思维态度来阐述亚洲龙种种优点,不过,对于一款车而言,用户更关心的是车本身。上升的哲学层面的理论只是品牌传播层面。我们总结一汽丰田关于亚洲龙宣传的一部分亮点:

在TNGA架构下,亚洲龙从设计、操控到安全等方面进行塑造:全身70%以上的肌肉群、还原了亚洲龙大胆前卫的锐利设计;TNGA通过打造亚洲龙“更低、更宽”的车身,50:50的前后重量配比,重新设计的新双叉臂悬架和高灵敏避震器,为它带来扎实的稳感。同时,TNGA力求平衡亚洲龙的各部件性能,做到整体运转统一协调,转向、加速、刹车都要及时反应。并设计了节能、普通、运动、运动+等多种驾驶模式。

特穆评:生不逢时?一汽丰田亚洲龙压力不小

不仅如此,TNGA还通过高传动效率及反应敏捷的变速器,起步、加速时,变速箱都会根据油门大小,在TNGA的技术调教下,亚洲龙可以实现20毫秒的响应速度。亚洲龙搭载的动力总成,最大限度的降低发动机在运转中的损失,在提升15%的动力的同时,降低了25%的油耗。而TNGA架构下新改良的混合动力总成,则实现了百公里4.3L的低油耗,甚至超越了混动明星普锐斯。

主动安全科技——丰田智行安全系统 Toyota Safety Sense-P,让亚洲龙内外得到全方位的智能安全保护。

上述来看,亚洲龙在技术应用层面,可以完全代言当下丰田的最前沿技术水平。可以说丰田把最新的技术都应用到亚洲龙上面。这也是TNGA体系下,最前端的产品力表达。

回归市场,受整体的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中国今年的汽车消费显的力不从心,销量数据一致看着不怎么喜庆,汽车厂家只是拿着那张整体成绩不高的排名表炫耀。仅是受政策拔苗助长起来的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车市向好的“掩耳盗铃”之说。

特穆评:生不逢时?一汽丰田亚洲龙压力不小

尤其是传统的轿车市场,增长匮乏。此前一汽丰田的旗舰轿车皇冠后期也淡出了大众视野,我们了解到它的相关信息也就剩下了它的“传说”。

而同门的广汽丰田凯美瑞,虽然与皇冠相比不是一个层级,却成为了广汽丰田的支柱车型。

经过近期一汽丰田对于亚洲龙的密集传播,不难看出其发誓让亚洲龙成为一汽丰田的支柱车型的决心。

平台技术而言,一汽丰田的皇冠或者锐志属于后驱平台,而亚洲龙是前驱平台,技术结构有着本质区别。然而,从用户反馈来看,多数选择他们并不会因为他们是何种驱动方式而决定购买。

那么亚洲龙的竞争对手会是何方神圣?特穆梳理观察,上汽大众辉昂和福特金牛座的定位与亚洲龙的定位比较相符合,而这两款车型自高调问世以来,很难撬动这个市场,成为了冷门车型。特穆认为,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级别就是个冷门级别。亚洲龙前程未卜。

单说这三款车,事实上都源自于世界顶级的汽车厂家,技术层面的实力不言而喻。然而价格定位进入的以ABB为主的高档车阵营。这样一来,品牌就成为了短板,消费者开始纠结于“鸡头”还是“凤尾”。这么多年的市场经验来看,消费者更钟情于“凤尾”。

用户群体而言,亚洲龙更侧重行政商务。虽然不能说亚洲龙生不逢时,但受经济环境影响,未来2年这个2B端的市场不会太火热。由此研判,一汽丰田对于亚洲龙而言,压力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