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穆評:生不逢時?一汽豐田亞洲龍壓力不小

日前,一汽豐田“YES!亞洲龍解碼DNA”系列媒體溝通品鑑會首站在北京舉行。一汽豐田官方對其產品設計和技術研發進行全方位的對外講述。作為TNGA全球旗艦車型,廠家表現出很高的市場期望。

廣州車展亞洲龍正式亮相以來,大家的目光聚焦點一致的集中在它是否是一汽豐田皇冠的替代品。不僅是中國內地,皇冠在全球歷經幾代更迭取得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而亞洲龍的名氣似乎沒有皇冠響亮。

特穆評:生不逢時?一汽豐田亞洲龍壓力不小

雖然溝通會上,廠家以哲學的思維態度來闡述亞洲龍種種優點,不過,對於一款車而言,用戶更關心的是車本身。上升的哲學層面的理論只是品牌傳播層面。我們總結一汽豐田關於亞洲龍宣傳的一部分亮點:

在TNGA架構下,亞洲龍從設計、操控到安全等方面進行塑造:全身70%以上的肌肉群、還原了亞洲龍大膽前衛的銳利設計;TNGA通過打造亞洲龍“更低、更寬”的車身,50:50的前後重量配比,重新設計的新雙叉臂懸架和高靈敏避震器,為它帶來紮實的穩感。同時,TNGA力求平衡亞洲龍的各部件性能,做到整體運轉統一協調,轉向、加速、剎車都要及時反應。並設計了節能、普通、運動、運動+等多種駕駛模式。

特穆評:生不逢時?一汽豐田亞洲龍壓力不小

不僅如此,TNGA還通過高傳動效率及反應敏捷的變速器,起步、加速時,變速箱都會根據油門大小,在TNGA的技術調教下,亞洲龍可以實現20毫秒的響應速度。亞洲龍搭載的動力總成,最大限度的降低發動機在運轉中的損失,在提升15%的動力的同時,降低了25%的油耗。而TNGA架構下新改良的混合動力總成,則實現了百公里4.3L的低油耗,甚至超越了混動明星普銳斯。

主動安全科技——豐田智行安全系統 Toyota Safety Sense-P,讓亞洲龍內外得到全方位的智能安全保護。

上述來看,亞洲龍在技術應用層面,可以完全代言當下豐田的最前沿技術水平。可以說豐田把最新的技術都應用到亞洲龍上面。這也是TNGA體系下,最前端的產品力表達。

迴歸市場,受整體的經濟環境因素影響,中國今年的汽車消費顯的力不從心,銷量數據一致看著不怎麼喜慶,汽車廠家只是拿著那張整體成績不高的排名表炫耀。僅是受政策拔苗助長起來的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了車市向好的“掩耳盜鈴”之說。

特穆評:生不逢時?一汽豐田亞洲龍壓力不小

尤其是傳統的轎車市場,增長匱乏。此前一汽豐田的旗艦轎車皇冠後期也淡出了大眾視野,我們瞭解到它的相關信息也就剩下了它的“傳說”。

而同門的廣汽豐田凱美瑞,雖然與皇冠相比不是一個層級,卻成為了廣汽豐田的支柱車型。

經過近期一汽豐田對於亞洲龍的密集傳播,不難看出其發誓讓亞洲龍成為一汽豐田的支柱車型的決心。

平臺技術而言,一汽豐田的皇冠或者銳志屬於後驅平臺,而亞洲龍是前驅平臺,技術結構有著本質區別。然而,從用戶反饋來看,多數選擇他們並不會因為他們是何種驅動方式而決定購買。

那麼亞洲龍的競爭對手會是何方神聖?特穆梳理觀察,上汽大眾輝昂和福特金牛座的定位與亞洲龍的定位比較相符合,而這兩款車型自高調問世以來,很難撬動這個市場,成為了冷門車型。特穆認為,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級別就是個冷門級別。亞洲龍前程未卜。

單說這三款車,事實上都源自於世界頂級的汽車廠家,技術層面的實力不言而喻。然而價格定位進入的以ABB為主的高檔車陣營。這樣一來,品牌就成為了短板,消費者開始糾結於“雞頭”還是“鳳尾”。這麼多年的市場經驗來看,消費者更鐘情於“鳳尾”。

用戶群體而言,亞洲龍更側重行政商務。雖然不能說亞洲龍生不逢時,但受經濟環境影響,未來2年這個2B端的市場不會太火熱。由此研判,一汽豐田對於亞洲龍而言,壓力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