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北京女子圖鑑》熱播,將北漂女性群體推到了世人的面前。地鐵上追劇的年輕人和陳可差不多的年齡 ,在早晚高峰的擁擠中艱難地舉著手機,她們期待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追求被主角實現。

可是隨著劇情的深入,這批最像陳可的北漂女生,大概會成為最早棄劇的人。

《深夜食堂》是翻拍吃過的最大的虧,一個尷尬的「臨摹」,追求百分百的翻拍而忽略了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帶來的人物在面臨某件事情時做出的不同反應。

中國的深夜食堂從串店被搬到了充滿日式裝修氣質的拉麵館,幾塊錢一包的泡麵被形容的像吃了一碗「黯然銷魂面」。

到了《北京女子圖鑑》,編劇有了前車之鑑,將一個發生在東京的故事比較接地氣的挪到了北京。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身在小地方的年輕人渴望北京、家人的不理解、求職百般被拒、因異地戀而分手的感情、住地下室的悲慘經歷。不敢說每個來北漂的年輕人都遇到過所有這些困境,但至少會遇到其中一兩件。

可是,這樣一部避免了《深夜食堂》版雷區的翻拍劇,卻仍舊被罵到體無完膚。因為現實中的「陳可」瞧不上劇中陳可的投機取巧和虛榮妥協。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 《北京女子圖鑑》陳可

從陳可初到北京開始,故事的發展便朝向了一個說不清的方向。一開始我還形容不出是哪裡奇怪,後來才意識到,《東京女子圖鑑》講的是階級,北京版講的是什麼?

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從山川湖海奔赴都市,在繁華的城市焰火下妥協或堅持。他們比任何一個當地人都要了解這座城市的地下,同樣也瞭解租房的房價。他們在希望和絕望之間搖擺,時而覺得一切輝煌近在眼前,時而沮喪的發現一切與自己無關。東京如是,北京亦如是。

《東京女子圖鑑》講述的是一個格局狹窄的故事,是生活普遍的真相。一個女人從 20 歲走向 40 歲,所有私密的奮鬥和挫敗被以一種畫卷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眼前。它不再是齋藤綾的故事,而是成為所有從故鄉小城去往都市打拼的當代女性共同的故事。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 《東京女子圖鑑》綾

《東京女子圖鑑》的隱性線索其實是綾不斷變換的住所位置。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三茶是個過渡性的地方,像北京五環之外的城中村,有著「世俗的煙火氣和廉價的時髦」,街邊有小吃攤,晚上有居酒屋,已經有些年代感的房子裡住的都是野心勃勃的男孩女孩,他們從各地彙集到這裡,把這裡當做自己在都市中的第一個家。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這裡有不令人尷尬和緊張的生活,也有平淡幸福的愛情。有些人在這裡停住腳步,安於平淡和幸福裡,有些人就此回頭,返回自己來的方向,有的人有更大的野心。綾決定離開初戀男友時說「這樣安穩的幸福,在家鄉到處都是」,這不是她想要的,她不甘就此一生。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惠比壽住的女人是「在任何時候脫掉內衣都不會露怯的女人」,她們有著精緻的衣服和妝容,拿著更高的薪水,會為了購買奢侈品而透支分期,她們的夢想都是「在 30 歲之前去Joel Robuchon Restaurant(一家知名米其林三星法式餐廳)約會」。

如果宣稱「不婚主義」的男友沒有突然跟別人結婚,綾會不會就此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會。

在她找不到男友時曾偶遇過一同聯誼的男友的同事,綾問他「如果說女人會選擇有錢的男人,那男人會選擇什麼樣的女人?」他給出答案「是一無所有的女人,沒有自己理想、夢想,天真爛漫支持他的女人。」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她需要家境闊綽的男友提攜階級,男友需要一無所有的女人陪襯左右,只不過這一次,綾成為了被拋棄的那一個。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銀座是物質與虛榮心的頂峰,在跳槽到世界名牌旗下後,綾開始住進了銀座的高檔酒店,身邊的男伴也變成了家底十分雄厚的和服店老闆。綾第一次走進和服店時,便預示了這個男人會成為她新的伴侶,因為他懂她的美,並且能「調教」她美得更加屬於自己。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和服店老闆給了綾一切,除了婚姻。很久之後的一天,綾突然長大,提出分手,和服店老闆乾乾脆脆的離開讓綾再次成為被拋棄的人。

《東京女子圖鑑》的節奏很快,綾不停的晉升換工作,換住所,換男伴,整個過程像一條拋物線,從倉庫管理員出發,到後來成為出現在雜誌上的勵志人物,再到後來離開東京。她的進階伴隨著那些經過她和她經過的男人,而這些男人是她物質進步的最好象徵符號。她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她要有什麼樣的男伴。

《北京女子圖鑑》也伴隨著各種男人,但他們不是符號,而是陳可上位的靠山。

有人說這不是《北京女子圖鑑》,而是《北京女子意淫》,因為這成功來的太輕易,這主角光環太顯眼。

四川女孩陳可依畢業後不甘過眼下的生活於是選擇去北漂。到北京投奔了認識多年的男同學,住進他家,男同學幫她找了第一份工作,作為代價是想要和她「走腎」。

陳可依搬出男同學家轉身投奔多年前的閨蜜。彼時的陳可依已經改名為陳可,在閨蜜的言傳身教下決心做一名「撈女」,用名牌包裝扮自己,脫離「小地方」的土氣。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這個時候的陳可和三茶時候的綾一樣,剛剛敲開都市的大門,做著一份辛苦又沒有什麼薪水的工作,整個人跟都市氣質十分不搭。

在此之前《北京女子圖鑑》的罵聲很少。從此處開始,陳可的奮鬥史與綾的奮鬥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陳可的第一份工作是侵犯她的男同學介紹的,第二份工作是吳總的飯局上得到的,第三份工作是因為一個創可貼和蹦迪認識的 HR 得到的,沒有一個是經過自己應聘面試而來。

一個成功女人的背後,究竟是隱藏著無數成功的男人,還是隱藏著無數孤身奮鬥的心酸,在看過這部劇後徹底令人迷茫了。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形在神不在」是《北京女子圖鑑》從 7.7 分掉至 6.1 分最主要的原因。

《東京女子圖鑑》中被反覆提及和尋求答案的女人幸福的標準,在北京版中被完美拋棄,一個選擇北漂的人的夢想從最初的虛無到現在被物化到買車買房,她對於自我價值的思考早已越來越模糊。

如果說綾的困擾是「未婚時被人說結婚才是女人的幸福,結了婚以後又被說生小孩才是女人的幸福。這種無言的壓力脅迫著,被女人幸福的定義無止地逼迫著」,那麼陳可則是除了物質之外沒有其他困擾。

《北京女子圖鑑》還是《工體女子圖鑑》?

知乎上對《北京女子圖鑑》進行評價的大多數都是北漂的女性,她們是更加現實版的綾,卻不是現實版的陳可。她們加班到凌晨,上班花費兩個小時,不斷受到領導和客戶的折磨也只能躲在衛生間隱忍的哭泣,她們擠出業餘時間磨鍊新技能,為自己的下一次進階時刻準備。那些因為漂亮而得到的優惠,他們或許偶然間遇到過,但也只是碰巧。

《創造 101 》中那些看起來嗲到令人起雞皮疙瘩的小女孩在面臨 battle 和淘汰時眼神中都能透出狠勁,胡彥斌在節目中說的一段話放在「北漂」下同樣適用,他說「她們膽量真的很大,被叫到 battle 的那一刻,其實她們根本不知道下去走到臺階,你死我活到底是誰還能回上來,但是話先放出去了。」

這才是北京女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