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高穎奇計平陳國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高穎奇計平陳國

權謀之術無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卻閉口不說,從不將心得秘籍輕易示人這便是幾千年權謀術盛行而此類著述卻極少的秘密...此書所述之權謀案例,的確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權謀殘卷-籌謀卷

  • 造勢者為智,善用勢者為謀。
  • 謀定而思動,後發制人則勝機已握。
  • 善謀者從來不是依據道理,而是根據利害做出決定。
  • 注意強弱的變化。用己之強,來攻敵之弱。
  • 要偃旗息鼓、不事聲張,如此勝機便大了。
  • 不要主動與人為敵,不要放棄修好的機會。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高穎奇計平陳國

導語:所謀在勢,勢之變也,我強則敵弱、敵弱則我強。傾舉國之兵而伐之,不如令其自伐。

所謀求的目標在於造勢,勢的變化,我強了,敵人就弱了,敵人弱了,我就強了。調動全國的軍隊去征伐,不如讓對方自己削弱自己。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高穎奇計平陳國


人物

高穎,字昭玄,喜愛讀史,有文武大略,明達世務。陳武帝時,因為平齊有功,拜開府。隋文帝取得帝位後,任命他為尚書左僕射。

攻佔陳國,他做元帥,因為功勞被封為齊國公。突厥為患,他一度鎮守邊防,隋文帝很器重他,據說他常常坐在朝堂北面的槐樹下辦公,後來有人要伐樹,文帝說,不要伐,要留著給後人看。後來高穎因為進諫被罷官、

他做了左僕射後,他的母常告誠他說,現在你富貴已極。你只有一個腦袋,可要小心。所以罷官後他很高興,以為可以保住性命。隋煬帝即位,重新任用他。他對隋煬帝湎於酒色,橫徵暴斂的做法很不滿,得罪了隋煬帝,被殺。


【事典】高穎奇計平陳國

楊堅迫使周靜帝禪讓,登基做了皇帝,他便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

一天,他召來大臣高穎,問道:

“高愛卿,現在隋朝建立,國家應該統一了,割據紛爭的局面不能再繼續下去。你說說,該如何平定陳國?”

高穎,想了想,就說

“陛下剛剛即位,現在國力還不算強盛,因此,只宜智取,不宜強攻。“

隋文帝聽了,很有興趣,就問:

“依你說,該如何智取?”

高穎胸有成竹,侃侃而談:

“江北地寒,莊稼成熟得晚,江南上熱,水稻早收。待他們收穫的時節,我們裝做招兵買馬,放出風去,說要攻打他們,他們必然會集合軍隊進行防衛,這樣就使他們廢棄了農時,錯過收穫季節。等他們軍隊聚集起來,我們就解甲,如此反覆幾次,他們必定認為我們是老一套,這時我們真的招兵頭馬,他們一定不信。趁他們沒有防備,我們揮師過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勝券在握了。”

隋文帝聽了十分高興,連聲叫好。

高穎又說:

“另外,江南土薄,房屋多是竹茅造的,便於儲存糧食物品,一般不用地窖。我們秘密派人過江,趁風放火,待他們滅火,修好房屋時,再放火燒,不出幾年,就可以使他們的財物大量損失,缺乏打仗的能力。我們以強擊弱,豈有不勝之理。”

隋文帝採納了高穎的戰略,打敗了陳國,完成了統一的大業,並實現了“開皇之治”。

鏡鑑

謀既勢,勢既謀。

釋評

謀略的目的在於造勢,勢包含著興哀強弱的變化。巧妙地利用勢,是一切謀略家的拿手好戲、換句話說,如果不能把握住勢,就不能算是謀略家,充其量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就像古代的趙括老先生一樣。

用兵,從本質上說就是以強凌弱,強弱本來就是相對的、我弱,你比我更弱,相比之下,我就是強了。當我還不夠強,不足以攻擊你的時候,我就要想辦法使你弱下去、你弱了,就等於我強了,這就是勢。這樣再用兵,就會萬無一失。

高穎的計謀,說穿了,就是利用了這種強弱的轉化、虛張聲勢,不戰而達到了戰所能達到的襲擾的作用,使陳國日漸疲弱、而這邊自己再招兵買馬,擴充軍備,使弱者更弱,強者更強,又何愁陳國不平?而且,這樣做代價並不很大,是一樁很合算的買賣。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高穎奇計平陳國

喜歡看故事的朋友歡迎關注、每天日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