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對於男孩子而言,汽車有著無法抗拒的魅力。而那些能夠把興趣變成工作的人,更是令人羨慕。那麼對於汽車設計師來說,他們又是怎樣從一名汽車愛好者,一步步走向職業崗位?他們的設計思路又是什麼?

馬雷克·瑞克曼(Marek Reichman)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馬雷克·瑞克曼主導了多款阿斯頓·馬丁車型的設計工作,代表作有Rapide、DBS、One-77,以及主打家用風格的兩廂小車Cygnet。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2010款阿斯頓·馬丁Rapide

和大多數男孩兒一樣,馬雷克·瑞克曼從小就對汽車感興趣,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車迷,所以受到榜樣的影響,瑞克曼就更加迷戀汽車了。在朋友以及自家的車庫裡鼓搗汽車的那段時光,是瑞克曼最幸福的童年回憶。當時,瑞克曼家族的男性長輩,喜歡討論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汽車故事,而小瑞克曼就在這種濃厚的汽車文化薰陶中成長。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2010款阿斯頓·馬丁DBS

後來,瑞克曼的哥哥選擇了汽車設計專業,哥哥將自己所學的東西描述給瑞克曼,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哥哥口中的設計絕對是一件很酷的事兒,從此,瑞克曼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設計。和別的孩子一樣,瑞克曼也喜歡玩玩具,樂高、小火車、遙控車一樣不少,但是和別的孩子只是玩玩具不同,瑞克曼著迷於這些玩具的設計。後來,瑞克曼開始瞭解包豪斯設計、現代設計運動、勒·柯布西耶(現代建築大師)的作品。在選擇學習工業設計後,早期看似互不相關的知識積累,卻讓瑞克曼受益匪淺。瑞克曼喜歡問“為什麼”以及“如何做”,這種刨根問底的精神,讓他總是能夠想得更深一點。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2010款阿斯頓·馬丁One-77

在瑞克曼看來,設計時需要先考慮車上體現的元素以及調性,因為他們是為品牌服務的。而設計也不光只是顧及美學,功能性也是同時需要滿足的。瑞克曼對於自己職業的定義十分有趣——“在我看來,設計師就像是一群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更有趣的美學極客。”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2012款阿斯頓·馬丁Cygnet

彼得·希瑞爾(Peter Schreyer)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彼得·希瑞爾設計的奧迪TT讓他名聲大振。2006年,希瑞爾來到了起亞,主導了起亞的家族化設計,現在咱們看到起亞車型前臉的那個“虎嘯”式進氣格柵就是希瑞爾的功勞。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初代奧迪TT

希瑞爾和設計的緣分就像是一部言情劇的開場,小的時候,只是因為在馬路上多看了奔馳300 SL一眼,就再也沒能忘記它的容顏。“我記得它是一輛一九五幾年版本的300 SL,它有著紅色的真皮內飾。它的主人是我老家巴伐利亞州的一名摩托車手。我電腦的屏保圖片,是我哥哥和一輛300 SL的合影”希瑞爾對於這輛優雅的經典車型,始終無法釋懷。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1954款奔馳300 SL Gullwing

希瑞爾的父親也是一位車迷,有一天,希瑞爾的父親對著孩子說:“我花了23000馬克買了一輛捷豹E-Type,就在外面停著。”在當時的希瑞爾看來,這個數字實屬龐大,但是很快他就將注意力注意到車子本身了。“這輛車是如此美麗而偉大。”在設計師眼中,美是放在第一位的。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1971款捷豹E-Type

當然,在希瑞爾看來,設計固然重要,但是設計理念更為重要。希瑞爾特別推崇Rumpler Tropfenwagen的設計理念,可能在旁人看來,這輛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古董車離我們太過遙遠,但是希瑞爾依然推崇這輛車背後的設計理念。“這輛車不僅為乘員提供了舒適的空間,而且還降低了風阻,它可能是汽車史上第一輛將設計與功能結合的典範。事實上,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輛車依然有著最佳的風阻係數。”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Rumpler Tropfenwagen

加入起亞後,希瑞爾為起亞帶來了家族化的設計風格。所謂家族化,就是在設計上具有一致性,讓別人能夠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一輛起亞車。當然,希瑞爾沒有忘記功能性,他以秀爾為例,這輛小型兩廂車不光有著讓人印象深刻的外觀,車廂內部也有著較高的空間利用率。秀爾的車主們對希瑞爾的設計理念還是相當認可的。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2010款起亞秀爾

羅偉基(Anthony Lo)

出生於中國香港的羅偉基是雷諾集團的外觀設計副總裁,此前曾任職於通用公司歐洲中心,曾為通用旗下品牌的多款車型進行設計,代表作有薩博9-X、9-3X、2006款歐寶GTC、2007款歐寶Flextreme GT-E概念車等車型。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2010款薩博9-3X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歐寶Flextreme GT-E(2010年)

羅偉基認為,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汽車的楔形設計,對他的設計思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種瘦長的側影、寬體的設計、幹練的線條讓他為之著迷。比如寶馬M1、蘭博基尼Espada就是代表車型。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1968款蘭博基尼Espada

“蘭博基尼Espada第一眼看上去像是一輛超跑,但它其實是一輛四座GT。四座GT跑車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將優雅、性能、功能性融為一體。”羅偉基對楔形設計的GT跑車讚譽有加。“一般來講,GT車型因為車頂線條的緣故,前後排的乘客空間都會受限,長時間乘坐也舒服不了,按理說如果你追求舒適,就別選這種車型了。但是Espada在這點做得很好,在設置了四個座椅的同時,還能保證進出車門以及乘坐的舒適性,而且外觀並沒有進行特別多的妥協,是個很棒的例子。設計師在設計它的時候,一定面臨了巨大的挑戰。”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歐寶Flextreme GT-E(2010年)

既然受到了蘭博基尼Espada的啟發,羅偉基設計的歐寶Flextreme GT-E也就少不了GT前輩的影子。整個車身的側面被拉伸,輪圈的直徑更加誇張,整體沒有“贅肉”,溜背的造型設計體現出了典型的轎跑風格。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民用車的設計更加以用戶為中心,安全標準、性能表現都要進行更多的考量,這讓設計變得更加複雜。另外,設計師要和工程師一起,找到既能夠滿足審美,又能讓用戶更加受益的方法。這既是挑戰,也是我熱愛設計的原因。”

阿德里安·範·霍伊敦克(Adrian van Hooydonk)

荷蘭人霍伊敦克是寶馬的設計總監,負責寶馬、勞斯萊斯、MINI品牌的設計工作。他在1999年設計的寶馬Z9 Gran Turismo概念車,引領了寶馬此後的設計風格,被譽為“將寶馬的設計快進了十年”。此外,寶馬5系(2010)、寶馬6系、寶馬7系(2001)、寶馬X3、寶馬X5、MINI ACV30(1997)均是出自他手。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和前面幾位設計師相比,霍伊敦克的起點似乎更加藝術範兒。童年時的霍伊敦克喜歡繪畫,他喜歡在每一本書上塗塗抹抹,就像咱們上學時那樣。不過,當塗塗抹抹的興奮感淡去,霍伊敦克開始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愛好變成以後的工作。除了手繪,霍伊敦克的另一個興趣就是觀察一個物件是如何造出來的。所以,霍伊敦克先是學習工業設計,然後又去學了汽車設計。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寶馬Z9 Gran Turismo概念車

進入寶馬後,霍伊敦克在設計一款車型的初期,總是會花大量的時間,和同事討論車子的車身比例。“我們會按照比例、外觀、細節這樣的順序去做設計。比例是非常重要的,長寬高之間的比例值得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一步,我們會先用模型探索。之後,便是外觀,我們在這一步研究光影效果,而光影是可以打動別人的。最後便是細節,我們渴望讓用戶從車上探索更多的細節,讓他們更久地注視這輛車,更久地擁有這輛車。以上這些就是我們讓用戶對車產生長久認同感的秘訣了。”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2011款寶馬5系

霍伊敦克認為寶馬Vision EfficientDynamics概念車(寶馬i8的前身)就是上述設計理念的完美體現。“這輛車已經不僅僅關乎設計了,它思考了當今工業社會的能源痛點。電動機和發動機所帶來的插電混動技術,換來了極低的油耗與排放。車子本身也很輕,並且符合空氣動力學,靈動的感覺也體現在了車身的設計上。”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霍伊敦克和寶馬Vision EfficientDynamics概念車(2009)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寶馬Vision EfficientDynamics概念車(2009)

“我認為車子需要傳達一種情感,在寶馬的設計哲學中,我們想讓車子傳遞出它所具有的那份實力,而當用戶駕駛的時候,也能感同身受。”

一切偉大的成就 都源於一個小小的愛好

寶馬Vision EfficientDynamics概念車(2009)

看完了上面幾位設計師的成長軌跡,其實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能夠做出傑出成就的人,往往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並進行了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但這僅僅是幫助他們入行,掃清了技法上的障礙。真正讓他們做出傑出設計的關鍵,就是他們用心的思考。而那些有思想、有人文關懷的設計作品,讓他們功成名就。我無比贊同瑞克曼的那句話——“設計師就像是一群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更有趣的美學極客。”感謝這幫有趣的人,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