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在江苏建都的十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没有

吴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吴王阖闾在今天的苏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攻破楚国都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的儿子夫差不顾国家连年征战空虚,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令伍子胥自杀,忽视了边界上的越国,被越王勾践趁虚而入。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攻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秦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春秋时期在江苏建都的十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没有

徐国: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周穆王时,已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比较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穆王得此消息,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平叛,徐偃王弃国而走,躲进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由此得名。后周穆王降偃王儿子宗为子爵,仍封于徐(今江苏省泗洪市一带),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徐国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

春秋时期在江苏建都的十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没有

钟吾国: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春秋时期疆域为今江苏省新沂市全域、宿迁市市区一带,国都司吾城,在今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新宅村。吴王曾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钟吾古国国小民贫,不堪一击,旋即灭亡。钟吾被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侵占。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将钟吾国改为司吾县。

鄣国:都城为鄣,在今江苏赣县东。鄣为姜姓国,太公支孙所封,为纪的附庸,后被齐国所灭。

邳国:邳国是中国在上古时代的一个方国,邳国起源地位于今江苏省睢宁县一带,邳国的先祖应该是奚仲,奚仲是黄帝后裔任姓族人,因辅助夏禹治水有功,封于邳地,建立邳国。商朝时,邳是商王朝的敌对国家,曾经反叛和抗拒商王朝的统治,后来被彭国打败。邳国的历史很长,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楚人的压迫,邳人又重新北迁至薛。邳国迁回故地后,仍称邳。但原地区在南,居泗水下游,新地区在北,居泗水上游。后为了区别,称为下邳和上邳。邳国先后存在l500多年。

春秋时期在江苏建都的十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没有

彭国:首都在在今徐州市境内。由彭氏部落的首领彭祖的带领下建立,是夏朝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较密切的属国,夏王启曾命大彭国君寿平定西河叛乱。商朝前期也很强大,商王外壬时,帮助商平定了邳人、姺人的叛乱。彭国大约存在了八百年。

邗国:北与淮河下游的赢姓小国淮夷接壤,东临大海,南隔大江与吴国相望,西与宗、“群舒”、六、英、梦等(今安徽舒城、六安、霍邱一带)为邻。邗国包括现代的扬州、泰州两个地级市的辖区,还包括安徽中部几个县。邗国在春秋时为吴国吞并,成了吴国的一部分。

梅国:周代子姓诸侯国,据《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梅伯的玄孙于黄梅(今属湖北)。春秋时,梅国东迁梅城(今安徽亳州东南)。吴越交战时,梅国又迁至梅里(今江苏南部),成为吴国的一组成部分。

西淹国:都城为淹,在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国最终被吴国所灭,成为吴国的行宫。

春秋时期在江苏建都的十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没有

淮夷国:在淮河流域下游,夏商周时期的中原王朝与淮夷多有征伐记载,先后被吴,越,楚等国吞并。西周初年,曾参加管叔、蔡叔、武庚反周的叛乱,周公东征,武力征服;厉王无道,再次反叛。召公用兵,始表臣服,但一直没有得到周朝统治者的承认和封赠。淮夷国与山东的杞(今安丘东北)、邮(今苍山西北)乃至以保护者自居的鲁僖公发生过规模不小的战争,此后,淮夷与鲁国修好,支持昭公时季氏,使其权势大增,又与楚国睦,曾和楚、蔡、陈、郑、徐、胡等国联合,攻打吴国。直到春秋末年,仍保持着相当的实力,参与大国争霸的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