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该建都北京吗?——《明夷待访录-建都》

明朝该建都北京吗?——《明夷待访录-建都》

(一)

这次我们讲讲北京这座城市。

北京作为都城,要追溯到春秋时候的燕国,大概在今天北京丰台区。十六国时期为前燕的国都,辽代也做过陪都。金朝的时候,是五都之一,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地方政权的首都。作为大的国家和朝代的都城,得从元代说起。

蒙古帝国实行的是诸子分封制度。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中忽必烈的元朝只是其中一个汗国。领土包括今天蒙古本土及中国大部分地区,地理上包含了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为都城。上都城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

但是上都的位置有个缺陷,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

明朝该建都北京吗?——《明夷待访录-建都》

为了更好地控制游牧和农耕两个文明区域。忽必烈将都城迁到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而将上都作为陪读。实际上呢,每年,元朝的皇帝都会像候鸟一样,四月从大都走到上都,八月底又从上都回到大都。

设计元大都的,是刘秉忠,刘秉忠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弟子郭守敬,大家就知道了。刘秉忠帮助元朝做一系列“顶层设计”,做过和尚,制礼作乐,使得元代的管理还是基于中原王朝的传统统治模式,对元朝统治稳定起到了极大作用。他是个堪舆风水大家,主持设计元大都,他手下还有两员大将,一个是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另一个是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这些营建都为北京作为都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元朝一直致力于城防建设,到了元末明初,北京已经不是往昔的燕云边城,而是彻彻底底的繁华都市。

(二)

明朝建立,最初定都南京。到了“靖难之役”朱棣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就迁都北京。

朱棣为何要迁都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北京是朱棣的老巢,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正,他的势力都在北京,如果孤身去南京登基,朝廷上南方势力太大,虽然已经坐稳帝位,但仍背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包袱。当年“靖难之役”,为了铲除朱允炆的势力,朱棣曾痛下杀手,令南方士族对他又恨又怕。如果他继续在南京执政,很可能遭到暗算,不如迁都北京,让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又可以将南方士族打压于南方一隅,不得动弹。

第二个原因是明朝的北部,一直有很大的国防压力。朱元璋时期,主要是元朝的残余势力,后来又有鞑靼和瓦剌(这两个也是突厥-蒙古一系的游牧民族),到万历以后,女真人又成为东北边防的主要对手,期间还有蒙古的兀良哈三卫也一直是边防大患。

朱棣继位后,采用的是“天子守国门”。对于皇帝来说,这样比较危险,其实这也是没办法。

中原农耕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的战争大致沿着北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就是所谓的农牧分界线,也基本是农耕民族的北部军事防线。

在这条防线上,有三个地方最重要。一个是河西走廊,一个是云中(大同代北一带)。另一个就是幽燕,也就是北京。对应三个防线就是祁连山、阴山、燕山。

华北地势平坦,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肆意驰骋,华北中原是无法建立有效的防线。只有祁连山-燕山-阴山这一代可以据山防守。如果这一线丢失,就得要退守到长江以南,依托以淮河密集的水网和长江天险来进行防御。

如果中原王朝能全部占据这三个地方,就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只要三者占据其一,就能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宋代丢失燕云十六州,导致宋代必须在北方养大量的军队,导致财政的巨大压力,然而依旧难以抵抗北方入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再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热河失守,导致华北五省直接就在日本人军事威胁之下,日本人威逼收买了很多汉奸搞华北五省自治,想把华北五省分裂出去。

简单说就是,中国要想南北统一,必须守住祁连山-阴山-燕山防线。

(三)

那在这道防线上,为什么是北京?

当然,元朝对北京的建设是功不可没的。实际上,大同、太原也一直是边防重镇,也经营多年。

更重要的是,虽然笼统地说,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是中原王朝的敌人,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是有侧重的。

汉朝时候,匈奴主要来自西北,祁连山一带最重要,而关中也离河西走廊最近。隋唐时期呢,大同太原最重要,我们知道隋炀帝杨广的封号就是晋王,而唐高宗李治做太子的时候,就有个并州大都督的头衔。

到了明清时期,幽燕就最重要了。从契丹人开始,崛起的民族大都来自于东部,所以争夺燕山防线和关外的辽河平原就尤为重要了。

那么北京自然成为最重要的城市,它能为这道防线提供支撑,而祁连山-阴山-燕山防线也反过来拱卫北京的安全,继而保证华北中原的安全。

明代还有个很要命的事情,就是经济中心在南方,北方要战争,战争是要花钱的,很多的物资,都需要从南方运来,南方人很自然地就会有“要不北方我们就不要了,退守江南我们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吗?”的想法。如果不提高北方的政治重要性,如何能有合适的理由调度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到北方来?

那么明朝为什么不迁都到关中洛阳一带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关中洛阳地区,由于开发时间过长,已经资源枯竭了。在秦汉时期,长安洛阳一带是最富庶的地方,是权力核心区,但是到明代的时候,经济中心已经移到东南一带。关中平原周围的粮食已经养不活庞大的京城人口,需要进口粮食,粮食补给线过长,在历史上,西安作为都城就多次陷入缺粮危机,皇帝要带着臣子们去洛阳找吃的。正因为此,唐朝以后就不再考虑定都西安了。

而北京呢,有京杭大运河,南方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过来。

(四)

这么说来,朱棣把首都定在北京是无比正确的选择了吧。

在明朝末年,大家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定都北京是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建都》里讲:

迁都北京在军事、经济、政治上都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军事上:

京城靠近边界缺乏战略纵深,一旦敌人越过长城,京城马上会被围困,一点周旋的余地都么有,也没有留给四方勤王的时间,不仅给边境,也给全国带来了很多麻烦。

在明朝历史上,遇到敌人入侵,皇帝的第一反应都是撤回边关的骑兵,优先满足京城的防御需要,而不是优先考虑派兵支援前线,当危机爆发时,到底要保谁,这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京师远离前线就不会有这个顾虑,敌人如果敢于深入华北,前线就可以集中兵力攻击敌人大本营,切断敌人的后勤和后路,敌人就必须赶回去救后方。而定都北京则让前线丧失了这种机会,跑回京师救驾成了边关的首要责任。

其次经济上:

原来北方的粮食可以全部就近供应燕云地区驻军,多了一个京城反而吸干了周围的粮食,形成资源竞争关系。而且北方粮食远远满足不了这么大的开销,只好从南方漕运。

漕运增加了南方的经济负担,为了供应边境重镇和京师,不仅透支了江南百姓的粮食和民力,而且国家的税收都浪费在漕运上,如果京城在南方就可以大幅度减少漕运的压力。

再次政治上:

明朝整体上是依赖南方士绅实施统治的。明朝著名的文臣大多来自南方:杨士奇,夏言,严嵩,张居正,周延儒,杨嗣昌,洪承畴,袁崇焕等皆来自南方;而用皇帝用来制衡文官的阉党,如刘瑾,王振,冯保,魏忠贤等皆来自北方。后期著名军阀如:左良玉,孙传庭,吴三桂,祖大寿,李成梁等皆为北方人。自从永乐迁都北京,皇权就越来越失去对来自江南的士绅集团的控制,越来越依靠阉党的厂卫机构对其制衡,但是长此以往不但加剧了党争,最终也是的文官集团越来越与皇权离心。于是就有了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了专心做木匠的皇帝,有了17年换17个首辅最后骂诸臣误朕至此的皇帝。

所以实际上呢,明朝不比元朝和清朝,元和清是多民族的政权,控制少数民族和平衡中原民族都很重要。明朝是汉人政权,理论上,是可以定都南京,然后在北京放很多军队,派重要人物来统领。

但是,问题是,皇帝对这个重要人物,能放心吗?这个手握重兵的人一旦兵变,从北往南,一马平川地攻击,这个皇位还坐得稳当吗?

黄宗羲说的都不错,然而他毕竟不是皇帝,不明白皇帝最担心的是自家坐不坐得皇位,节度使叛乱可比他列的这些个弊端大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