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劉紅立,男,1969年3月出生,河北省曲陽縣人,河北省第十一、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國青年石雕藝術家、中國石材協會石雕石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雕塑家協會石雕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曲陽是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故鄉,其雕刻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元。在曲陽雕刻兩千年的歷史中,從漢代孜孜以求的無名匠人,到雕造天安門金水橋的一代宗師元人楊瓊;從以“仙鴿”“乾枝梅”獲獎揚名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的清末藝匠,到新中國第一代雕刻名家劉東魁、劉東元,乃至當代一批石雕石匠,無一不得益於曲陽這方獨具傳統的鄉土滋潤,續寫了一代又一代巧匠,名師的傳奇。而剛當選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劉紅立就是新一代石雕界的傑出代表。

石雕之子

在《清·曲陽縣志》中提到劉紅立家鄉南故張村有廟宇8座。受傳統石藝薰陶,從上小學劉紅立就開始就開始畫畫,佛像、人物、白描、動物等。初二那年,借了一對小獅子模仿別人開始學雕刻,暑假期間做了兩對惟妙惟肖的石獅子賣了240元。初三那年他拜民間藝人王同鎖為師,王同鎖是縣雕刻廠技術廠長,劉紅立的父親遠近聞名的木匠,父親找到王同鎖讓小紅立拜王同鎖為師,成為王同鎖眾多徒弟的佼佼者,後來王同鎖把閨女嫁給了心靈手巧的劉紅立,在當地成為一段佳話。1989年20歲劉紅立兩件作品入選中央美院在歷史博物館的展覽,獲得二等獎和優秀獎,當場就被人19500元買走。1991年劉紅立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委培生學習。中央工藝美院的學習,打開了他對西方繪畫藝術的認知,豐富了創作手法,也激發了創作靈感,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從藝三十年來,劉紅立不僅接受來自西方美術理論基礎和造像方法的嚴格訓練,對曲陽千年傳統技藝更是痴迷。經過不懈努力,從創辦名不經傳的小雕刻廠到聞名海內外的宏州雕塑園林有限公司,實現了藝術和企業的成功對接。


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創新出奇

談及藝術創作,劉紅立稱,到了國外最喜歡博物館、城堡等地的雕塑。在梵蒂岡,見到擺放都是古希臘2世紀之後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用銅和象牙拼接的,以兩種材料或四種材料拼接而成的作品。回國後,他用心觀摩,多方蒐集資料,反覆摸索試驗……克服了拼色石雕像試驗的三個難題:作品整體色彩,白、紅、綠、紫等各種色彩如何和諧佈局?不同石材如何堅固而無縫隙拼接宛然天成?拼色石雕像如何經受住歲月打磨?經過無數次試驗和改進,劉紅立終於研發出了曲陽石雕藝術具有開創性意義的7個拼色石雕像,創造了曲陽雕塑行業新範式。聖潔無暇的面龐、火焰般躍動的紅衣、碧玉溫潤的綠植、飽滿欲墜的葡萄,拼色石雕像,如一道神來之筆,被陳培一先生稱之為“隨形構造”。


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30多年來受曲陽傳統石雕技法傳承影響,劉紅立在手工技藝的拋荒、開臉、定型、做細、拋光等環節上,形成了一套嫻熟的技巧;在圓雕、鏤雕、浮雕等傳統技藝上師承古法,在佛像雕刻技藝方面,發明了石雕嫁接技術,對人物、山水等也擁有創意獨特、刀法洗練、功力深厚的精湛技藝。劉紅立研究發明的“石雕嫁接技術”,是目前國內石材雕刻行業中獨特的雕刻技藝,填補了國內雕刻行業的空白。


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他在技藝實踐中,運用“量料取材、因材施藝”的工藝規律,結合時代要求,不斷地提高自身“相料”的能力,以巧用料、盡用料、用好料為指導原則,力圖達到了好料精用,小料大用、廢料“神”用的創作目的。著名藝術評論家陳培一先生評價,劉紅立受西洋古典主義美術作品影響,作品強調理性而非感性,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視輪廓。劉紅立的藝術創作,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鋒中不自覺地進行了交融和交匯。他的“隨形構造”,有意無意間繼承了中國傳統造型法則中“應物象形”,終成集曲陽石雕藝術之大成者,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黃寶慶先生稱,劉紅立追求石雕藝術的執著,令人敬佩。儘管他接受了繪畫和雕刻的基礎訓練,石雕技藝也日益精進,但他仍然不滿足於像父輩那樣製作埋頭苦幹的匠人,他立足於曲陽石雕藝術的土壤,在自己的藝術土地裡紮下根,汲取傳統優秀文化的養分,同時又打開廣闊的藝術視野,在創作過程中結合西方造型藝術特點,雕刻出一座座既有傳統神韻又有現代風格的作品。

精品驚豔

劉紅立創作的作品屢屢獲獎。作品《臥佛》,2009年在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百花玉緣杯”銀獎;《文殊菩薩》2010年在第45屆全國工藝品、旅遊紀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會上獲得 “金鳳凰"創新作品設計大獎賽銅獎;《千手觀音》在2010年獲得中國玉石雕精品獎金獎及全國雕塑大賽一等獎、首屆中國當代佛教藝術展“蓮花獎.銀獎”。此後他的石雕《寫意玉觀音》在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優秀獎,作品《關公》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國藝杯”金獎;作品《自在觀音》榮獲2015年中國玉、石雕刻藝術“百花獎”最佳工藝獎;《站觀音》榮獲2015年中國玉、石雕刻藝術“百花獎”優秀獎;《滴水觀音》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劉紅立也被譽為“雕刻行業中的一朵奇葩”。


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河北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李平思評論道: “劉紅立的石雕作品充滿了民族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色彩,在形式上暗含了中國文化元素,在思想上高標的哲學精義,在視覺上深邃而悠遠,平淡而遼闊,賦予石雕藝術一定的歷史觀照和超越現實的抽象,可以說是與天地同呼吸,將心靈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傳世之作”。


匠心如玉——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紅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