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临摹」由分析到实践:风格-动作-方法!

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书写过程中,由于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里选用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神龙本)、唐代李邕《李思训碑》以及宋代米芾《秋山诗帖》这三个作品,让大家体会行书临摹一般用笔规范与结构技巧。

Ps:大家在临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分析原帖的大致风格归属

强调掌握基本动作的规范

对临与背临交叉进行

限时临帖与自由临帖交叉进行

首先看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神龙本):

「行书临摹」由分析到实践:风格-动作-方法!

《神龙兰亭》

拥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称,乃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撰并书,全文共28行,324字,“之”字出现20次,且俱不相同。其中以唐冯承素摹本最为近似真迹,称为《神龙兰亭》。元代郭天锡曾赞《神龙兰亭》:“书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艳,动心骇目,毫铓转摺,纤微备尽,下真迹一等。”

「行书临摹」由分析到实践:风格-动作-方法!

《神龙兰亭》局部

临帖时,特别注意线条之间的回环、连转和映带关系。在线条方面,不仅要注意其纸面上的连带痕迹(牵丝),还要注意其在空中完成的(在纸面上不可见)微妙用笔动作;布局、结字方面,注意字形内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三个层面上的空间关系。

其次我们来看唐代李邕《李思训碑》:

「行书临摹」由分析到实践:风格-动作-方法!

《李思训碑》局部

碑全程为《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用行书写成,可谓碑之变格,书法瘦劲,线条浑厚圆穆,凛然有势,结字开合有度,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顾盼有神,雄厚的力量感中不乏透露着淡淡文雅。

「行书临摹」由分析到实践:风格-动作-方法!

临帖时,必须以中锋来体现其圆浑、具有厚度感的线质,避免偏锋带来的视觉效果上的薄、弱。结构上要把握开合变化的规律,并着重掌握重心处理方式,紧——松、粗——细、疏——密的对应参照以及长线条的穿插使用。

最后我们看宋代米芾《秋山诗帖》:

「行书临摹」由分析到实践:风格-动作-方法!

米芾《秋山诗帖》

帖乃绍圣元年十月米芾所书,全文共5行28字。其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爽利,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实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为米芾字的精要处在于用笔上的中侧并施,所以在临帖时要注意,点画轻重跌宕,对比强烈,结体随意赋形而奇正相生。米字的用笔和结体中有许多相当个性化的特征,故在临帖时要多加观察与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