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不投靠曹操?

七星印月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后世尚可推见其心迹也。

刘备用人与曹操用人不一样。刘备与关张起兵时,三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

关羽为人刚而自矜,在许昌时曹操很想留住关羽,最后也没答应,怎么会做出背主求荣的事。后来走麦城不肯降吴便知道他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信义是刘关张能团结一心的核心,士为知己者死。

裴松之《三国志·蜀书》注有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

关羽内心理想是匡扶汉室的。很早就想除掉曹操,又怎么会投靠曹操呢!

从个人角度讲,当时曹操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关羽和诸葛亮一样,担心在曹操手下得不到重用。


普通男人29251927


关羽何止是不投靠曹操,他比刘备还想杀了曹操。至于后来在徐州投降曹操,也只是两位专业人士之间,一次专业的合作而已。

《三国演义》中的许田围猎,并非完全虚构,关羽当时确实想刺杀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曾有这么一节:曹操、刘备等人和天子一起出去围猎。在围猎时,天子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一只鹿,曹操借过天子的雕弓宝箭,一箭射中鹿。士兵们都高呼”万岁“,曹操也嚣张地炫耀。关羽此时拍马就要杀曹操,被刘备制止了。

围猎之时,关羽差点直接了结了曹操,被刘备制止

事实上,这一段事实总体没有问题,关羽确实曾经想借围猎刺杀曹操,只是关羽想杀曹操的原因,并不明确。

《华阳国志》的记载,在许田围猎时,众人打猎散开的时候,关羽曾想刺杀曹操,被刘备制止了。裴松之也曾经引《蜀记》,说在后来,刘备被曹操追杀得为难万分时,关羽带水军在夏口接到刘备时,曾说”如果当时听我的,在围猎的时候杀了曹操,哪里会有今天的困窘“。刘备答”当时也是为国家真心人才,如果天道辅正,当时的曹操还算是天下之福呢“。

关羽要刺杀曹操的原因疑似桃色纠纷,曹操伤关羽伤得很深

关羽为什么比刘备还想杀曹操呢?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八卦传闻。关羽早期看上了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在讨灭吕布之前,多次找曹操,要求战后把秦宜禄的妻子给他,曹操也答应了。结果,战后,曹操见了秦的妻子,马上自己要了去。

关羽这样的人,居然不估计颜面的,几次去找曹操要一个女人,可见关羽对这个女子用情之深,可是,居然最后被曹操横刀夺爱了,怎么能不恨曹公呢?

万事好商量,唯女子不能让。曹操与关羽的桃色纠纷,险些酿成血案

关羽徐州降曹,是一次专业人士之间的专业合作

《三国演义》中,张辽在劝降关羽时,虚头巴脑说了一大堆。”你现在死了,以后还怎么帮刘备呢?你现在死了,怎么对得起国家呢?“然后有三个约定,优待战俘、优待嫂子之外,就是一旦得知刘备去处,就要去投。

事实上,有没有这么一大堆虚头巴脑的约定,正史没有记载。但是,正史也说,曹操评价关羽“来去明白”,可见,双方当时是达成了协议的。

关羽和曹操的第二次合作,从一开始就是充满“契约精神”的专业合作

因此,关羽和曹操在徐州的合作,是一次专业的类似于今天《劳动合同》性质的合作。

关羽在这期间,用自己的能力,为曹操做出了贡献,“刺颜良”,解白马之围,奉献了自己的专业。曹操,这次倒是遵守了自己的承诺,不但厚待关羽,还大方地放关羽离开。

因此,关羽和曹操的关系,我们不必联想太多。他们不是朋友,也不是从属关系。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曹操面临袁绍威胁,实力不济;关羽面临不投降就要死),专业人才与专业老板之间,一次专业的合作。

关羽卖力地展现着自己,除了要报答曹操的厚待,恐怕也是想给曹操背后的那个女人,自己当年梦中情人秀一秀肌肉吧

“不必是朋友,只需做战友”,大约就是曹操和关羽关系的本质吧。关羽,从来没有想过投靠曹操,甚至比刘备更想杀曹操,怎么可能死心塌地地跟着曹操呢?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如果我们依据三国演义、三国志等后人编撰的历史剧情来解释这个问题的话,不难理解。

1、当时汉王朝虽已衰亡,但大众主流思想依然多忠于汉室。关羽也是励志于复兴汉室,此乃其一。

2、曹操表面给的“待遇”是很好,但在曹营,虎将如云,关羽未必能在曹营长期立足。说白了,有你锦上添花,没你无关紧要,反观在刘备那就是“雪中送炭”了。

3、忠信、仁义。三兄弟结义情历历在目,怎敢轻易辜负?“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可以说没有刘备就没有关羽的今天,所以都是人为,他心中确实讲情义并且明白自己处境、位置。


赫宁爱生活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关羽不投靠曹操,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其一:史载:“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另外,关羽曾和张辽说过:“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见刘备与关羽年轻时即相识,二人的感情非常好,关羽是一个重义气重名声的人,当然要跟随刘备了。

其二: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关羽熟读《春秋》,颇有春秋名士的遗风,是一个特别注重尊王尊礼的人,要他投靠曹操,当然不可能了。而刘备就不同了,人家是刘皇叔,一方面出身好,另一方面又打着回复汉室的旗号,虽然暂时困顿,但却是根正苗红,这一点关羽不会不考量。

其三:刘备极其信任关羽,在刘备麾下,关羽将是数一数二的武将。在曹操阵中,恐怕就未必了,曹营中,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典韦、许褚、张辽这些人,才是曹操的心腹,关羽留下来,不仅有背主的骂名,地位上还争不过这些人,何必呢。


孤舟钓江雪


一是,关羽此人重义气。当他落魄的时候与刘备相知相识,又结拜为兄弟,这种情谊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即使曹操对他更好,留下来发展更好,关羽也不为所动。有一件事更能证明,在其早年,因为看不过当地豪强欺负百姓,遂斩杀豪强及其同伙18人,之后逃亡江湖。不熟之人,尚能为其两肋插刀,更何况兄弟。


二是,关羽此人有傲气。他看不上曹操,当初许田围猎时就曾劝刘备做掉曹操。钱财,名望,还不足以让其投效。

三是,曹操做得不够。这个当然得与刘备相比较,刘备把关羽当兄弟对待,夜则同寝。这个曹操做不到,不会派人跟关羽说,关老弟,咱们今晚一起睡吧。这画面太美,不忍直视啊。


此外八卦一下,曹操与刘备共同进攻吕布时,关羽看上了吕布手下的女人,希望曹操赏给他,曹开始答应了,后来自己却要了那女子。这事做得不地道。关羽心里不舒服可能也是原因。这个是有这么回事,原因嘛纯属猜测。


Lucky



沦客人


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关羽也看不起曹操吧!曹操因为祖父是曹腾,应该说挂名祖父曹腾也是一个宦官,当时经历十常侍霍乱,可以说所有人都对宦官这个词深恶痛绝,虽然曹操的挂名祖父并没有那么坏,但是形象已经定在那里了。尤其是汉末这出身决定一个人的高低,这就算到了后来晋朝南北朝都是一样。所以当时就算曹操自己能力过硬但是也有很多人瞧不起,袁术袁绍甚至公孙瓒等人都看不起曹操。

但是有看得起曹操的,三国志中就有记载“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还有像许多文臣武将都认为曹操才是明君,就连朱灵都觉得曹操是能干大事的,留下来不走了。但是想想关羽为人,俗称傲视群雄睥睨天下,连知名士人都看不起,更何况是曹操这所谓阉宦子弟。

有资料说是关羽乞秦宜禄之妻不得反而被曹操接纳,所以生气离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想更重要的是关羽觉得在曹营发展不大才是真的,论武曹营有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于禁张辽徐晃乐进李典李通许褚朱灵等将领,就算曹操再怎么爱惜关羽,可曹操不会马上把人提升到高位,你必须做出成绩,一步步来,想想曹魏名臣武将,哪个不是一步步来的,张郃满宠这些也是因为活得久年纪不小还在外指挥作战到了曹叡时期才有千户,所以我想关羽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曹营可能就是普通将领,到刘备那边可不一样,刘备会因为关羽降了又跑回来感到关羽的忠心,以后会让关羽自行领军,地位会无上高,从后来让关羽守荆州就看得出来,刘备相信关羽不会背叛他。

所以我认为一个是关羽本身的考量,属于政治智慧,其次是因为曹操的身份。


陈之煜


当年关羽同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时已对天发誓,表示同结一心(誓词略去)。既然不同生却同死,那就须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共谋大业。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落地生根。曹操虽是大家,对关羽十分爱才,但不能违背自己的诺言。这也是关羽为什么受历代后人景仰的原因。(文题中“和作”的“和”当为“合”之误。)


楷书13


对于关羽的描述都是偏正面的。尤其是演义中的关羽,不仅武艺高强,更是“忠义”二字的化身。可以说,千百年来,大家对于关羽这样一个事业不怎么成功,结局还很悲惨的英雄依旧崇拜有加,与他身上的这种忠义之气是分不开的。

演义中主要展现关羽忠义气节的重要篇幅,应该就是曹操对于关羽的招降了。曹操对于关羽可谓是关怀备至,不遗余力地招降,只是希望关羽能够为自己所用。但关羽还是追随刘备而去,很多人认为这是关羽忠义所在,不被曹操的糖衣炮弹所诱惑。

但也有人认为,关羽之所以不投降曹操,是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曹操手下能战善战的武将太多,关羽如果真的投降的话,在曹操的武将阵营里根本排不上号,而如果跟随刘备的话,那自己可是出身嫡系,且刘备手下人才匮乏,自己必然受重视,相比而言,还是跟随刘备比较合算。

关羽离曹操而去,其实心里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他知道世界上最懂关羽的人就是曹操,两个原因让关羽不得不离去,1:关羽一心只扶汉室,这种想法和当时所有的军阀利益有冲突,2:刘关张已结义,江湖道德上已被绑架,


湘王爷1314


首先我们要清楚关羽爵位的大致状况,比如是何爵位,因何受封。我们应该都知道,关羽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敬为汉寿亭候,这是在关羽解了白马之围后曹操替他讨来的。关羽虽然不愿意跟随曹操,但是并没有什么私仇,只是政治理念不同,所以关羽的这种表现也算正常。

其次,要从关羽对汉朝的热爱说起,东汉年间,天下大乱,民间一派荒凉之景,身为爱国之士的关羽,不忍如此,于是一心想要匡扶汉室,但是无奈朝廷被曹操把控着,他只能和刘备张飞一起打出一片天地,阴差阳错的是,曹操也看中了他,一直想把他从刘备身边抢过来为自己所用,想尽很多办法来讨好他,所以在他斩杀颜良之后曹操觐见皇帝,给他讨了一个爵位。

这个爵位的类型是亭候,按照军功划分的爵位中,亭候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一种了,虽然说是曹操建议的皇帝,但是也改不了爵位的本质是汉朝皇帝给予的,这甚是符合关羽的心意,他怎么能够拒绝并且表示不屑一顾呢?毕竟他是尊重朝廷,尊重国家的,只是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不赞同而已。

有人可能会怀疑,他不是刘备的拜把兄弟吗?为什么刘备后来当了皇帝之后,不给他一个更高的爵位呢?我想,不是刘备不给,是关羽不要吧,因为他的初心是帮助汉朝复兴,而没有想要帮助刘备取代汉朝皇帝不是吗?刘备自己称帝,这就违背了他们刚开始的目的了,关羽心里还是有些排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