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1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一個人外貌由好看變成難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腦子中第一閃過的臉,竟然是——張敏。

就是那個經典港片中的張敏,一個回眸少男少女通殺的白馬少年。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雌雄莫辯,飄然出塵,天然去雕飾,性感與豪氣集於一身。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誰的生活中都不可能只有公式定理和練習冊,青春被封閉在學校的我們,即使老師和家長都明令禁止,也要偷偷找來各種經典港片的盜版光盤,滿足對自由、俠義、行走江湖的幻想。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那時候覺得卷子永遠做不完,日子長的看不到頭,恍恍惚惚中,已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多年,每天像個陀螺不停地埋頭在工作和家庭之間轉時,偶爾抬頭不覺一驚,原來自己已經向“中年”大踏步邁進。

看到張敏過度磨皮的近照,就是我驚醒的那一瞬。並不是驚訝於她的衰老,而是驚訝於,她對衰老,竟會如此在意。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能夠展現英氣倔強的土氣方腮骨已被“修整”地圓潤流暢,50歲的面孔上沒有一絲皺紋,無論眉眼、嘴角都沒有下垂的痕跡。

這聽起來是好事,可很多人卻說,看著她怎麼覺得這麼“累”?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的確,從理論層面上講,肌膚的緊緻要伴隨著飽滿,但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面部軟組織會大量流失,從而骨骼突出,呈現出“老態”,這是每個人都逃避不了問題,緊緻但乾癟,即使對醫美沒有概念的人,也依然會覺得哪兒不對勁。兩隻眼睛被過分地“吊”起來,自然就會有一種“疲累”感。

年輕時的張敏,除了外貌上風情萬種的美豔,眼神和表情中更有一種肆意張揚的瀟灑,一種對後果無懼無畏的快意恩仇,這些“神”,才讓她成為熒幕中的經典。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但現在,我們從她的眼神和表情中已經讀取不到信息,用“神”去換取人工雕琢過的美麗的“皮囊”,是不是有些遺憾呢?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20歲的女人展現膠原蛋白般飽滿的好看,一點都不費勁,但是到了40歲,就有一種力不從心的違和感。

張敏在去年3月宣佈復出,息影的近20年中,觀眾的審美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每個人都會更寬容,對於女星,不再要求長年的青春不衰,但每個人也都變得更加“苛刻”和“眼尖”,但凡有一點點違和,都逃不過敏銳的眼睛。

希望我愛了十幾年的張敏,能夠儘快看到這一點,她在觀眾眼中的美,原本就不是單一的“容貌”。

2

1954年出生的林青霞,就很好的完成了人生的過度和轉折。當她離開舞臺,選擇急流勇退相夫教子時,就已經選擇不再以貌示人。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04年黃霑去世,林青霞寫下悼念的文章《滄海一聲笑》,文章登報後,竟陸續有人找他約稿,這也為她打開了文學的大門。

然而做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為了寫作,她跑到港大聽龍應臺講寫作課,每晚聽著蔣勳的紅樓夢入睡,案頭的讀物,幾乎全是古典名著、哲學歷史藝術類書籍。

她會經常把稿件傳給編輯,再一遍一遍改,一遍一遍磨,反覆修改,參加文化圈的飯局,也都會掏出新寫的文章,鄭重地讓人品評。57歲那年,她的第一本自傳《窗裡窗外》出版,剛問世就就高居銷售排行榜的第六位。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就像她書中所寫:“大至不同於常的女子,會在心中有一點點這樣的類似潔癖,總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平坦美好,現實的挫折往往無奈而痛苦,但歷經之後,才發現,美麗於她,絕非全部,淡然恬靜的背後是一如新生的平和溫婉,這種美麗,是永恆和持久。”

過了耳順之年的林青霞,似乎活得的更加明白通透。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美麗,不僅僅是皮囊,被時間沉澱下來的淡然恬靜、平和溫婉,才是永恆和持久。

時間,也不僅僅只會侵蝕女人的容貌,它幫助女人變成一杯陳釀的酒,時間越長,越彌久留香。

即使是眼睛長出魚尾紋,皮肉鬆弛下垂,但很少有人說林青霞“老了”,或者“變大媽了”,反而到處都是讚歎的聲音,她孩童般張揚的笑容,有一種不怕暴露皺紋的灑脫,正詮釋了內心的富足和靈魂的豐腴,這才是美的內核。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年輕,不過是男權下衡量女人美麗的標準,唯有自我覺醒,才是一個女人最動人的時刻。

ta可以去掉皺紋,卻無法讓人真正年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