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年,中國對歐洲投資驟降123億美元!但還不夠?歐盟又要……

【一牛財經】訊: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各個領域的不斷崛起,西方國家“如坐針氈”。不斷出臺各種限制舉措,打著“安 全”的旗號來禁止中國企業在當地展開投資。尤其是科技領域。

而近日,繼美國之後,歐盟也準備加強對外國投資的審查了,主要也是針 對中資。

歐盟擬建立外國投資的審查機制

不到2年,中國對歐洲投資驟降123億美元!但還不夠?歐盟又要……


11月23日,據新加坡《亞洲時報》報道,歐盟初步就審查外國直接投資機制的條件達成一致。

報道稱,歐洲官方擔心外國公司可能通過收購歐洲資產,獲得科學、交通、能源和電信領域的歐洲關鍵技術。

據瞭解,目前,只有不到一半的歐盟成員國有立法允許其對外國直接投資進行審查。

歐委會計劃在2019年5月前制定外國投資審查協議。在協議生效前,必須得到經認定的多數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 會的支持。

外媒分析認為,這些措施可能主要用來為中國收購歐洲高科技公司添加阻礙。

根據中國對外投資追蹤數據(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自2005年以來,中國公司已向歐洲高科技產業投資247億美元。

2016年,中國對歐洲高科技產業的投資達到頂峰的125億美元,但2018年這一數字已銳減至2億美元。

也就是說,在最近不到2年的時間裡,中國對歐洲科技投資已驟降123億美元。

德國已經在阻止中資收購方面採取措施

不到2年,中國對歐洲投資驟降123億美元!但還不夠?歐盟又要……


出於對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近兩年大舉“掃貨”的擔憂,德國稍早已計劃出臺更多措施加大對中資收購的審查,阻止相關併購交易。

今年9月份,據路透獲悉,德國相關資深官 員已在研究調整外貿法規,確保關鍵技術留在德國手中。其中包括政 府對低於當前25%門檻的外資收購德國企業股份進行審查,並擴大需要審查的收購交易類型。

除了上述所說的加大中資併購審查力度外,德國政 府還計劃成立10億歐元幫貧基金,來援助那些找不到民間投資者以替代中國的競購者的德國公司,或者是幫助那些無法取得國家開發銀行足額保證的企業。

歐洲之外,美國在阻止中資併購方面開出先例

不到2年,中國對歐洲投資驟降123億美元!但還不夠?歐盟又要……


實際上,在歐洲計劃加大對中資併購審查力度之前,美國早已在這方面對阻止中國企業開了先例。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8月簽署通過了《2019財年國 防授權法》,將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 員 會(CFIUS)職權,更加嚴格審查外資。

英國《金融時報》11月19日報道稱,該法案的部分規定生效,將“額外審查”中國對美國高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

目前,美國加強海外投資審查的第一批規定付諸實施,將首次針對27個關鍵行業的少數股權投資進行審查,涉及生物技術、納米技術與無線通訊設備等。

此前,華為、中興就先後因“國 家安 全”為由,被美國拒之門外;海航、福耀玻璃、中車集團在美國項目也先後受到美方的阻撓。10月29日,中國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也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禁止美國科技企業對其出口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諸如美國、歐洲所採取的舉措一樣,實際上,這些傳統的發達國家所不能接受的可能是中國這個東方大國在各個領域的快速崛起。

中國官方今年已出臺多項報告提出要打造科技強國,推動高新技術發展,同時加快知識產權保護。所以,對於外國政 府的阻礙,我們也無需過於擔心,我們仍需埋頭苦幹,紮紮實實的搞自主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不受制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