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負如來不負卿”究竟是什麼意思?真實的倉央嘉措悲情的一生!

西藏法王倉央嘉措的一生就是“寧負如來不負卿”。

眾所周知,這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名詩,我們稍微瞭解下倉央嘉措悲情的一生,就能明白這位名義上的西藏法王為何內心如此苦楚。

“寧負如來不負卿”究竟是什麼意思?真實的倉央嘉措悲情的一生!

布達拉宮


倉央嘉措出生在藏南一個信奉紅教的農奴家庭。紅教就是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僧人戴紅色的帽子,是最古老最傳統的藏傳佛教教派。與布達拉宮的掌權者黃教“格魯派”最大的區別是紅教人可以娶妻生子,而黃教重視戒律,不可近女色。

“寧負如來不負卿”究竟是什麼意思?真實的倉央嘉措悲情的一生!

倉央嘉措


五世達賴去世後,其弟子藏王桑傑嘉措為了繼續享受西藏最高權力,竟然秘不發喪,同時在藏南偏僻地區秘密尋找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兩三歲的倉央嘉措就這樣被選定卻又被雪藏。直到平定準噶爾叛亂之後,康熙皇帝才知道五世達賴早已去世,於是責令桑傑嘉措迎回轉世靈童,已經十四歲的倉央嘉措這才進了布達拉宮跟老喇嘛們學習修行。

進入布達拉宮的倉央嘉措名義上雖然是西藏的至高無上的法王,卻處處受到桑傑嘉措的監控而不得自由,尤其是黃教戒律森嚴不準思動凡心這一點讓天性浪漫的倉央嘉措無法接受。傳說中倉央嘉措在鄉下的時候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情人,他入主布宮之後依舊時常出去與情人約會,事情敗露後,執行紀律的鐵棒喇嘛竟然殘忍的處死了倉央嘉措的情人,並對倉央嘉措看管的更加嚴格,甚至把布達拉宮所有的外窗都用磚頭封死!

“寧負如來不負卿”究竟是什麼意思?真實的倉央嘉措悲情的一生!

倉央嘉措悲情的一生


不甘心做提線木偶的倉央嘉措,用更加放肆的放浪形骸來表示他的追求和不滿。之後的倉央嘉措變本加厲,經常換上貴族公子的衣裝流連於拉薩的聲色場所,時不時的爛醉在拉薩街頭。到了二十歲的倉央嘉措在專門為他舉行的盛大的達賴喇嘛受戒儀式中,竟然拒絕講經受戒,還大逆不道的提出要還俗!

倉央嘉措短暫的一生寫了一大堆肉麻到極點的情詩,被後人廣為流傳其情詩第十七是這樣的:

端居布拉達宮時,倉央嘉措稱上師?夜醉酒樓美女側,衲本人間一浪子!

倉央嘉措自己都認為自己不堪端居布達拉宮稱上師,說我本就是人間一個浪蕩子,夜醉酒樓宿美女的時候才是真實的倉央嘉措!

題主提到的詩句,來源於西藏一個古老的傳說。觀音菩薩弟子獼猴禪師在修行的時候,遇到一個雌猴羅剎女求愛,如不答應,羅剎女變自殺永墜惡道,如果同意了,就要違背戒律斷絕佛緣,獼猴禪師一時進退維谷。這種心態就被倉央嘉措寫成了那首名詩: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可是如來並沒有強迫倉央嘉措,強迫他的是那些個殘酷無情的清規戒律和權力的險惡用心!終於機關算盡的桑傑嘉措兵敗被殺,倉央嘉措也被人告到康熙皇帝那裡,說他沉溺酒色不守清規,是個假冒的達賴,康熙下令廢除倉央嘉措並將其抓捕遞京。忠誠的僧兵與遞解倉央嘉措的蒙古軍隊血戰了三天三夜將其救出,並逃至哲蚌寺,剛剛二十四歲的倉央嘉措面對追兵不忍再死無辜,命僧兵們放棄抵抗,一人出降。路過青海湖的時候,倉央嘉措念出了他那首著名的絕命詩,在湖邊圓寂,詩云:

白色的野鶴啊,請將飛的本領借我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