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辛咖啡的发展模式,现在还合适吗?

这几天瑞辛咖啡新一轮融资和亏损8.57亿元的消息,很多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虽然,我不知道瑞辛咖啡会不会是下一个OFO,也不知道瑞辛咖啡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星巴克。但是,8.57亿元的亏损和新一轮的融资,却是将瑞辛再次推到了很多人的视线之中。虽然,很多机构还是对于瑞辛的增长空间,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我们会不会过于乐观的预估了,瑞辛咖啡的市场空间呢?

瑞辛咖啡的发展模式,现在还合适吗?


理由一:经济下行周期内,目标人群实际收入的滞涨或下滑。

前不久,监管层的经济会议,告诉了所有人一个现实,就是我们的经济确实处于下行周期。虽然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有其自己的周期性,会上升,也会下降,这是经济规律。但是,近40年来,面对我们经济的一直在增长,试问,现在的人,又有谁真正经历过经济周期下行的时间吗?另一方面,我们都只知道,当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时,人们实际收入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滞涨或者是下滑的可能。

另外,根据瑞辛的报告,截至2018年11月底,瑞幸已在北、上、广、深等全国21大城市完成1700多家门店的布局,这既反映了瑞辛展店的速度,但是却也意味着,对于瑞辛来说,有能力消费的潜在市场,正在越来越少。如果我们按照《每日经济新闻》那篇报道中提到的瑞辛咖啡获客成本来看,以目前按照瑞幸亏损8.57亿、消费用户1200万来计算,瑞幸平均每个获客成本才不到80块(71.4元/人),这相比当下多数互联网领域已高达200-300元的人均获客成本来说,确实是低了不少。但是不要忘了,可以支撑互联网行业如此高获客成本的原因是,前几年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速度,以及前几年全球低廉、宽松的货币环境。所以眼下这个时间点,当瑞辛咖啡的目标人群实际收入,出现滞涨或者下滑后,那瑞辛咖啡的目标市场是否还可以维持高增长就是一个问号了,而一旦市场增量减速,那这样的获客成本,又可以维持多久?

瑞辛咖啡的发展模式,现在还合适吗?


理由二:有效市场的计算不该是静态的。

在谈及瑞辛咖啡的时候,有一个数据反复被人提到:即国内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仅为5~6杯,远低于欧洲每年人均消费咖啡734杯的水平,近邻日本、韩国等国,每年人均消费约为300杯。国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超一线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费数量也仅在20杯上下。因此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有机构预测,中国咖啡市场规模2020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到2025年或超10000亿元。

单纯从数字上来看,这个潜在市场的增量无疑是巨大的,但是这个计算方法真的完全正确吗?我记得,当共享单车红的发紫的时候,就有VC告诉过我,国内有机构曾作出过共享单车18个月投资回本的财务模型。言归正传,之前那个数据的预判,我有几点疑问:

1/ 收入问题。我们单单比较了人均咖啡的消耗量,但是为什么我们不比较一下国民收入所得的差距呢?按照北京、上海的官方数据,2017年上海、北京的人均收入都在8000多美元,而我们近邻日本、韩国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呢?韩国今年刚刚宣布,人均所得已经突破3万美元大关。

2/ 习惯问题。喝咖啡的风潮兴起其实没有几年,早先时候,文青在星巴克抱着苹果电脑,喝着咖啡,是为了一种范儿。那是更多的人喝咖啡是为了某种显摆。不过这些年,我承认随着咖啡的普及,确实有很多人开始真正喜欢咖啡,开始去了解咖啡文化,而不仅仅只是装个“样子”。但是,面对国内传统的茶文化,面对这几年以珍珠奶茶为起点的手摇饮,真正的咖啡消费人群数量,会是多少呢?

3/ 价格问题。如果不算补贴优惠,你拿瑞辛咖啡的价格和欧洲街边咖啡价格相比,是便宜还是贵呢?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单纯的用静态数字来测算有效市场,这是不是合理呢?

瑞辛咖啡的发展模式,现在还合适吗?


虽然,目前瑞辛账上还有非常充足的现金储备,这些现金可以让瑞辛继续按这个节奏烧较长一段时间。虽然,培育市场是需要时间的,而市场培育期的亏损,有时也是必须的。但是,过去那个增量市场、货币宽松、经济上行周期下的那种补贴“烧钱”战法,放到眼下这个大环境中,会不会有些不妥呢?

当然,现在就妄言瑞辛的未来,或许有些盲目和武断,但是眼下这个时间,补贴“烧钱”的战法,是否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呢?因为,作为一个咖啡爱好者,我并不希望瑞辛成为第二个OFO,我也希望瑞辛可以走的更远一点。

我的论述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我希望可以让你对于事情有多一个方面的了解,希望借此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事情的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