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東北人不抗日,說一說東北10大抗日名將,少帥張學良僅排第十

1、馬占山

江橋抗擊日軍的消息在全國傳開以後,國內外愛國人士和全國各地學生紛紛通電、匯款支持馬占山。教育家陶行知在《敬贈馬占山主席》一詩中,盛讚馬占山“神武將軍天上來,浩然正氣系興衰,手拋日球歸常軌,十二金牌召不回”。一時間,江橋戰役和馬占山的名字在全國叫響。社會各界通過不同方式向黑龍江抗日前線將士發出慰問電。一時間,馬占山成了名人。當時,上海有一家福昌菸草公司還專門生產出了“馬占山將軍牌”香菸,並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說“願人人都學馬將軍”。馬占山將軍牌香菸上市之後,上海人爭先先購買,一時間,出現了馬占山將軍牌香菸供不應求的局面,一些不吸菸的人也買回幾包留作紀念。 1931年11月17日的《濱江時報》曾經發表評論說,黑龍江中國的軍人在日軍的橫暴下孤軍奮戰。嫩江河畔赤血,是中國血性男兒的瑰寶,黑龍江的中國軍隊,是真正的衛國勇士。文章說我們對於中國軍人不能不懷疑,究竟有多少可殺敵,我們在極度失望下,我們在失守東三省後的50天,才發現黑龍江的馬占山是足以當中國軍人四個字而無愧。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東北抗日第一槍,它也是抗擊日本侵略軍的典範。東北愛國軍警紛紛建立抗日武裝,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義勇軍總數達30餘萬人。江橋抗戰點燃了抗日的烽火。

誰說東北人不抗日,說一說東北10大抗日名將,少帥張學良僅排第十

2、李兆麟

漢族,遼寧省遼陽縣鏵子鄉小榮官屯人(現燈塔縣)。中共北滿省委主要領導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曾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負責人,珠河反日遊擊隊副隊長、哈東支隊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軍政治部主任、北滿抗日聯軍總政治部主任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等職。1939年5月30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下轄4個支隊。李兆麟任總指揮,率部在廣袤的松嫩平原開展游擊戰,打擊日偽軍,先後攻克訥河、克山、肇源等縣城,開闢了抗日遊擊區和後方基地。從1939年6月至1940年3月,抗聯第三路軍取得了30多次戰鬥的勝利,繳獲武器500多件,斃敵250餘人,攻克城鎮七八處。他還在朝陽山根據地開設幹部訓練班,提高部隊幹部的素質。 1940年底,抗聯部隊在極其艱難險惡的環境下遭受嚴重挫折,李兆麟和周保中等組織整訓部隊,繼續堅持鬥爭,任整訓後的東北抗聯教導旅政治副旅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以中共代表身份任濱江省副省長,兼任哈爾濱市中蘇友好協會會長等職。面對當時東北複雜的險惡形勢,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定地說:“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喚醒人民的覺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爾濱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年36歲。為紀念他,哈爾濱市將道里公園改名為“兆麟公園。

誰說東北人不抗日,說一說東北10大抗日名將,少帥張學良僅排第十

3、唐聚五

原名唐福隆,字甲洲,滿族,1899年生於今黑龍江省雙城縣蘭稜鄉。東北講武堂第六期步兵科畢業。1915年入奉軍27師當兵,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1928年12月29日任遼寧陸軍步兵第1旅1團中校團副,駐防鳳城。“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日軍突襲鳳城,1團團長被俘後投降。這時唐聚五未在鳳城,他驚聞事變後,隻身來到北平,向東北軍司令張學良面陳抗日殷情。張學良升任他為第1團團長,讓他回東北就職。1932年4月21日,遼寧民眾自衛軍成立,唐聚五被推選為自衛軍總司令。從此,唐聚五統率18路抗日軍隊(後增加到30餘路軍,10多個支隊)在遼東地區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1932年8月,遼寧民眾救國會和自衛軍各路首領在通化集會,決定成立遼寧省臨時政府,公推唐聚五代理省政府主席。11月,唐聚五任東三省抗日義勇軍3軍團總指揮。 1933年初,唐聚五參加了熱河及長城抗戰。1938年7月23日,唐聚五受命在冀東組成東北游擊隊,任中將總司令。1939年5月18日,唐聚五率部在河北遷安平臺山與日軍激戰時不幸受重傷,壯烈殉國,時年40歲。在生命垂危之際,他對部下說:“要團結所有的抗日力量挺進東北……”表現了與侵略者鬥爭到底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1940年2月18日,延安《新華日報》發表專題社論,指出:“唐聚五將軍是‘九一八’後揭起抗日旗幟的民族英雄之一。”

4、楊靖宇

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我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屢立戰功,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敵人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遊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第1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同年1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6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7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南滿大地,打得敵人心驚膽戰,威震東北,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日偽軍連遭打擊後,加緊對東北抗日聯軍的軍事討伐、經濟封鎖和政治誘降,同時對楊靖宇懸賞緝捕。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他以“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崇高氣節,繼續堅持戰鬥。

誰說東北人不抗日,說一說東北10大抗日名將,少帥張學良僅排第十

5、趙尚志

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遊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遊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遊擊根據地。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2009年,趙尚志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誰說東北人不抗日,說一說東北10大抗日名將,少帥張學良僅排第十

6、鄧鐵梅

原名鄧古儒,字鐵梅,漢族。1893年10月29日(農曆九月初九日)出生於本溪磨石峪鄧家村。1898年進入私塾學習。1931年冬,曾任鳳城警察大隊長和公安局長的鄧鐵梅,深感亡國之痛,於10月下旬成立了“東北民眾自衛軍”。一個多月後,隊伍發展到2000餘人,活動在丹東、鳳城、岫巖、莊河一帶。他們到處襲擊日軍,解救抗日愛國同胞,震懾敵膽,鼓舞了人們的鬥志,吸引更多的抗日誌士參加到自衛軍中來。到1932年秋,東北民眾自衛軍已發展到1.5萬餘人,組成八個團,兩個大刀隊。九·一八事變後,鄧鐵梅返回鳳城,於1931年10月召集舊部150餘人, 抗日民族英雄鄧鐵梅在鳳城顧家堡宣佈成立東北民眾義勇軍,後改稱東北民眾自衛軍。到1931年12月份作戰人員已發展到1500餘人,建制上分3個大隊和一個大刀隊。1931年12月26日夜,東北民眾自衛軍兵分4路,第一路負責切斷電話線使鳳城守敵斷絕與安東(今丹東市)站的敵人聯繫;第二路在四臺子伏擊從連山關、雞冠山北來的增援之敵;第三路進攻火車站,消滅火車站守敵;第四路衝進縣城進攻日本守備隊和偽警察署。晚10時,戰鬥開始,次日凌晨4時結束。戰鬥共擊斃日軍100餘名,繳獲步槍300餘支,輕機槍3挺,迫擊炮2門和大批彈藥,搗毀了日偽行政機關。解救出監獄中的抗日人士50餘人。戰鬥結束後自衛軍退出鳳城。此次戰鬥的勝利使自衛軍的隊伍更加壯大。自衛軍編制由大隊擴編為9個團。

7、張海天

報號“老北風”,盤山縣沙嶺鎮九臺子村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海天同胞弟3人及長子張秉林組織抗日武裝,後與項國學、蔡濟民聯合組建抗日扶民救國軍,任司令,項國學任副司令。1932年初,接受遼南抗日義勇軍總部改編,任遼南抗日義勇軍第三路軍司令,部隊發展到萬人。主要活動在盤山、臺安、海城、遼陽、本溪、遼中、營口一帶,常與項國學(第二路軍)蔡濟民、蓋中華等部聯合作戰。1932年,在臺安縣高力房村建立兵工廠和印鈔廠,發行軍用流通券30萬元。 1931年10月至1933年末 ,率部在遼南、遼西地區,與日偽軍展開數百次戰鬥。進行扒鐵路、顛覆日偽軍車、燒糧草、捉漢奸等活動,曾先後收復海城、營口、臺安、盤山等地的許多重要鄉鎮,並繳獲大批軍械,炸燬日偽軍列、飛機。 1931年11月18日 ,與項國學率部在盤山縣沙嶺北三道溝,智禽偽東北民眾自衛軍司令凌印清、軍法處長劉信書、參謀長馮仙洲、秘書王槐三,以及日本關東軍倉岡繁太郎大佐、松本德松、道原之助等200餘名日偽軍,並將漢奸和日軍官兵槍決。1932年1月16日,擊斃入侵沙嶺的日軍中隊長河野基英大佐及百餘日偽軍。 1932年9月11日晚,率部匯同李純華部共萬餘人,襲擊白衣寺警察所和日軍設在海城的大矢組兵站,斃敵20餘人,燒燬日軍軍草32垛。1934年,隱居北京,後參加京西抗日遊擊隊。1939年,在北京病逝。

誰說東北人不抗日,說一說東北10大抗日名將,少帥張學良僅排第十

8、趙侗

遼寧省岫巖縣人,無黨派人士,抗日英雄。19歲入瀋陽第二工科學校,後考入東北大學預科物理系。九一八事變後率眾抗日,曾任遼南“少年鐵血軍”總司令,敵後“遼南政府”總裁,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五支隊”司令等,在抗日戰爭中第一個成立敵後政府,第一次擊落日寇敵機。時人稱之為“中國抗日學生軍領袖”,“滿族第一抗日將領”。1939年,國民政府任命趙侗為“晉察冀遊擊縱隊”司令,授少將軍銜,帶部隊北上抗日,中途遭襲擊犧牲,年僅28歲,追贈中將軍銜。生前撰寫《東北義勇軍》、《抗戰七年的經驗教訓》、《反內戰宣言》、等著作,影響頗大,蜚聲中外。

9、王德泰

是東北抗日聯軍的著名將領,楊靖宇同志的親密戰友,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創始人。他為實踐東南滿抗日武裝力量的聯合,堅持和發展東北抗日遊擊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祖國的光復和人民的解放,他出生入死、英勇奮戰,把滿腔熱血灑在了白山的土地上。 王德泰,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毅然投身抗日鬥爭洪流。11月7日黎明,率領300餘名戰士宿營在撫松縣小湯河村的王德泰,突遭600餘名偽軍的攻擊。他沉著鎮定,指揮部隊搶佔該村南山東西兩個小山頭,戰鬥從早7時一直進行到下午3時,敵人死傷慘重,慚慚不支,向南逃去,王德泰親自率部隊發起追擊。就在這時,他不幸中彈,壯烈殉國,年僅29歲。

誰說東北人不抗日,說一說東北10大抗日名將,少帥張學良僅排第十

10、張學良

把他排在上面可能又會被愛噴了,其實跟前九位相比張學良的知名度更高,他的歷史爭議也更大。對於九一八事件張學良自己說的原因是:

1.我認為日本利用軍事行動向我們挑釁,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希望這個事件能和平解決。2.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了。”“是我自己不想擴大事件,採取了不抵抗政策。3.”“當時沒想到日本人會大規模地進攻,所以判斷,不可乘日本軍部的挑釁而擴大事件。不給他們擴大戰事的藉口。“到現在有很多學者認為是中央政府下達過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負責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變’中不抵抗的責任推卸給中央政府。”

少帥張學良當時還是年輕比不過他的父親張大帥,但是張學良懸崖勒馬,在西安事變中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不得不說張學良將軍在抗日戰爭中也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為沒有正面跟日軍侵略者的對決,所以排名最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