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和領導吃午飯,有些理由很奇葩

怕和领导吃午饭,有些理由很奇葩

全文字數1494,閱讀時間約3分鐘。

小周已在機關單位工作了幾年,業務已很精通。但讓他擔心的,要數每天中午的“午飯”時分。小周愁眉苦臉地告訴記者:“原本幸福的午餐,如果和領導一起吃,感覺比加班更心塞。”

也許是一連串吃飯時需要留心的“注意事項”,讓小周每根神經都不敢鬆懈。而這些,都源於一種恐懼——擔心對領導的喜好、心情等拿捏不準,“臨場發揮”不好,進而影響領導對自己的印象。或者擔憂某些生活習慣或細節被領導探知,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其實,恐懼最早來自第一次和處長吃自助餐。當時他初來乍到,處長很親和,邀請其一起入座。他選菜時多停留了些時間,飯菜舀得很滿,讓處長和其他領導等了一會兒。吃飯時,領導看到他狼吞虎嚥、風捲殘雲,當時沒說什麼,但過後卻告訴別人,這個小夥子還需要歷練。小周輾轉得知後頓悟:“原來吃飯也是在考驗人。”

從此,他便怕了和領導一同在食堂吃自助餐。因為,“從打菜開始就有講究了。”

一次,領導主動邀請他一同就餐,打菜時,他便觀察起領導的“菜量”,再平衡自己的菜量。他和領導打的量差不多,下午三點就餓得肚子咕咕叫。

這些情況,小周的朋友大劉也遇到過。有一次,大劉和一名很嚴肅的領導吃飯,他事先想了點工作的話題、生活的趣事,剛拿起筷子,又覺得領導不開口,自己也不好先開口說話。這時,大劉感到了無形“氣壓”的壓迫感。終於領導開口了,還好講了個不怎麼幽默的笑話。大劉覺得無趣,但不得不露出不失禮貌的微笑。“這樣吃飯,太累。”

和領導吃飯時鬧出笑話的經歷,小周大學時的室友,如今在縣級機關工作的吳桐也有。他講到,一次,領導吃飯時談起輕鬆愉快的話題,因食堂太過嘈雜,吳桐未能聽清楚領導的問話,下意識說了一句“主任,你剛才說的啥?”話出口才覺得不妥當,但領導也很掃興,沒再接話,兩人之間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不過,最怕和領導一起吃飯的,還得數小周。每到飯點,小周常在辦公室門口探頭張望,一旦聽到領導辦公室的關門聲,便迅速回到自己座位上,開始假裝敲鍵盤。領導常叫道:“小周,走吃飯去。”小周常面帶微笑回答:“我手頭還有點事情,您先去。”聽見“叮”電梯關門的聲音,他便迅速關閉電腦,衝到電梯間,生怕錯過下一趟電梯。他笑稱,自己已經練就了“凌波微步”。但由於飯點只有一個小時,他去時,有時飯菜都涼了。

儘管小周、大劉、吳桐的故事屬於個例,但中午在食堂吃自助餐時,不少機關幹部,尤其是年輕人的確不太願意和領導、上司同桌。在回答筆者詢問時,他們表示,有領導的飯桌上拘謹不說,如果談起工作,下屬不免立馬正襟危坐態度端正地回答問題。如果談點生活話題,又總覺得和領導還是有些隔閡,有些話不知道合適不合適說。

不過,小周的朋友小王卻認為,換個角度看,和領導一起吃飯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小王剛報到第一天,領導也熱情邀請他一同就座。吃飯時,領導瞭解到他有演講和網球等愛好,他很快便通過選拔,被選送到縣級機關參加演講比賽。隨後,他能說會道在全縣都出了名。他進單位後,單位組織的網球小組也經常開練,只是最近工作忙,訓練才不那麼頻繁。

在小王看來,與領導一同吃飯不用緊張,領導也是人,飯桌上是他們最生活化、最隨性和親和的時候。平時工作都很忙,通過吃飯一同聊天,彼此加深瞭解,有時無心之談也會讓領導看到你更多元的一面。

對此,從事了多年辦公室工作的老張表示認同。另一方面,下屬也可以通過這些機會,瞭解到一些工作上和生活上的信息。“比如,領導最近對哪項工作更關注,對時事話題有怎樣的評價。”老張對筆者說,這並不是想“拍馬屁”“投其所好”。領導的人生經驗和工作閱歷都很豐富。得他們點撥一二,對自己的業務水平、包括認識問題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怕和领导吃午饭,有些理由很奇葩

▼下滑到留言區 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