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40年前,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 1979年1月31日,美国总统卡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签署了中美两国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在教育、商业、空间方面进行合作的协议,以及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馆的协议。

回顾过去:两国关系是互利的

事实证明,两国关系是互利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将孔子的思想引入美国。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也曾试图利用美国的经验为中国寻找一条发展的道路。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从左至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期,中国成为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堡垒,那时,日本显然也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即使在美国加入战争之前,飞虎队的成立也体现了美国对中国斗争的支援。

在规划战后世界蓝图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将中国纳入“四大国”(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明确反对的情况下),这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重要性的认可。罗斯福在战争期间对进驻延安的“迪克西使团”的授权和支持也表明了他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战后解决中国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罗斯福(左)与丘吉尔(右)

战后开始的冷战重新分化了世界,中美关系受到重大影响。

冷战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美中关系的重建。随着1960年苏联顾问从中国撤出,以及之后中苏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再加上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沼,尼克松总统采取了与中国和解的政策。虽然其动机更多是“地缘政治”而并非出于友情,但这仍然激发出了美国对中国的积极情绪,尤其是对许多在麦卡锡时代因为支持共产党而被迫退休的亲中国的美国学者来说,他们又获得了表达观点的空间。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1972年2月,走下舷梯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握手寒暄。

与中国的和解也为美国带来了帮助——美国通过谈判退出了对自身而言称得上是场“灾难”的越南战争。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后续交流对双方都有很大好处。

美国大学里中国留学生的增加,使中国能够分享最先进的科技思想,这有助于中国在改革开放期间的发展。许多中国学生也留在了美国,为提高美国的经济和科学能力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为美国家庭提供了丰富的产品。西方出口市场也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创造了条件。

看新时代:美国须改革经济运行方式

中国越来越希望提升其工业和技术能力,以便从低工资生产者的地位“跳跃”到更高的水平,但美国经济却从科技制造业经济陷入了“食利经济”,其中债务的扩大开始超过其生产基础,产生了一种被称为“繁荣”的“泡沫经济”。

尽管美国在1987年、1997年、1998年和2008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金融危机,但它仍旧忽视着不断增加的金融债务负担与日益减少的生产基础之间的矛盾,只是简单地印刷了更多的钱。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在纽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日益停滞但不断膨胀的美国经济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并开始显现出来。美国历届政府都遵循了肯尼迪时期的策略——用科技来驱动经济向前发展,但却出现了失误,并且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虽然特朗普总统承诺为美国经济制定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计划,但他未能将其与美国金融体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改革结合起来,使该计划陷入了困境。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试图将中国涉嫌“盗窃”美国技术作为美国经济问题的替罪羊,这不仅混淆了这场危机的真正原因,从而阻碍了美国实行一些必要的政策来克服危机,也给依赖中国产品的美国经济带来了很多困难。

中国的发展与美国的发展没有根本的矛盾。两国都可以而且应该快速前进。事实上,鉴于两国经济之间存在广泛而多方面的联系,两者之间的任何“脱钩”都会给双方带来灾难。在全球劳动分工的时代,国民经济发展不再是零和游戏。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美国必须改革其经济运行方式。为防止另一次金融泡沫破裂,它必须回归传统的工业政策。建立国家基础设施银行将是特朗普总统实现其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重要一步。白宫科技办公室应制定一项快速科学发展计划,特别是在太空探索领域。

这些都不会给中国带来问题,也不能通过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或“惩罚”中国从国外合法获得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点。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消亡,美元脱离金本位,美元体系开始不受限制地扩张,促使了“泡沫经济”的出现。由于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国能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从中国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购买商品。然而由于缺乏科技研发的动力,美国自身的技术发展受到阻碍,更不要说是执行当初为发展非洲、亚洲和中东国家而制定的战后计划了。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明确地阐述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的政策,包括消除贫困和疾病,有效地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将中国作为替罪羊,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


这一戏剧性的发展也为美国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再是曾经的“希望的灯塔”和“自由的殿堂”。中国已经开始填补由于我们自己灾难性的短视和自私政策而留下的空白。虽然这个“警钟”引起了一些美国人对于中国的轻微怨恨和恼怒,但这种反应既不合理又只会导致冲突。事实上,美国唯一的理性回应是赞扬中国在帮助贫穷的邻居和朋友方面所做的努力。

美国应该做一些自我反省,再次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能力,并开始与世界共享。正如中国所做的那样,美国要做的不是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竞争,而是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以实现人类在全球发展中的共同目标。

撰文 / 威廉·琼斯(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

(原文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