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的竣工,不僅掀開了未來工廠的神秘面紗,也讓廣州這個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領域的排頭兵,再次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站在了全球“智造”時代的浪尖上。

2017年10月,一名叫索菲婭的機器人被沙特阿拉伯王國授予了國籍,成為世界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除了能夠微笑和皺眉外,索菲婭還可以進行聰明的對話,她對CNBC主持人說:“我想和人類一起生活和工作。”

後工業時代,廣汽的答案

眾所周知,現代文明經歷了3次重大的社會經濟變革。人類過去200年的發展,是三次工業革命的結果。

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從漫長的農耕文明,進入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發明。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角,英國一時盛極,被推到了蒸蒸日上的頂端。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和內燃機開始被廣泛應用,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這一次的主角是美國和德國,兩者逐漸反超英國,尤其是德國,在歐洲的地位越來越高,最終威脅到了英國這個曾經的超級大國。

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第三次工業革命,大約始於上世紀50年代,標誌是計算機的發明、信息化和通信產業的變革。世界進入了“信息時代”,這次的引領者是美國。

以史為鑑,每一次工業革命,幾乎都意味著一次國家實力的大洗牌,能夠成功把握工業化革命成為主角的,對於後發國家,往往是一次實現趕超發展的“契機”。

而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隱隱若現,這次的方向,無可置疑地將以人工智能和智能製造為核心。

遺憾的是,在前三次工業革命中,中國都是一個落後的跟跑者。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挑戰,中國能否與其他國家齊頭並進,甚至成為推動者和引領者?

作為一直處於國際產業價值鏈低端環節的中國製造,必須加速實現轉型升級,驅動中國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突圍的號角已經吹響。

12月23日,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批重大項目和廣東省一號工程的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正式竣工,不僅掀開了未來工廠的神秘面紗,也讓廣州這個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領域的排頭兵,再次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站上了全球“智造”時代的浪尖上。

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現在是一個後工業的時代,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生物科技、量子信息為主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更廣泛、更深層次地改變整個世界,這當中的核心,帶來的變革是大數據,因為有了大數據,加速改變了整個世界。”在當天的專訪中,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多次談到自己對“後工業化”時代的思考。

而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正是廣汽集團面對“後工業時代”,挑戰智能製造最高水平,在工業4.0戰略中構築領先優勢實現彎道超車,推動傳統汽車製造向未來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的戰略轉型,所給出的答案。

打造世界級“汽車硅谷”

從2017年9月打下第一根樁,到今年的12月23日,僅僅15個月的時間,位於廣州番禺汽車城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正式竣工。

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同一天,廣汽時代動力電池項目、廣汽愛信自動變速器項目、汽車小鎮項目也在產業園內舉行了奠基儀式。另外,在新工廠竣工的同時,廣汽新能源也在國內率先導入L4級無人駕駛示範運行。廣汽新能源將在明年5月上市的Aion S上搭載L2級自動駕駛裝備,並讓Aion S成為全球首款L4級自動駕駛示範運行的量產新能源車。

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總投資47億元,佔地面積約46.9萬平方米。工廠總體規劃產能40萬輛/年,首期生產能力為20萬輛/年。作為產業園的首個項目,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代表了廣汽的智造新高度,擁有全球四大領先優勢:鋼鋁車身柔性生產、數字化自主決策生產、深度互動式定製生產,以及全球首個能源綜合利用生產。一個世界級的“汽車硅谷”已經初具雛形。

“不僅在國內沒有先例,據我們瞭解,全球也沒有如此智能化的汽車整車廠。”

毫無疑問,工業4.0戰略展開的方向之一就是智能工廠。百年巨頭福特和通用,都在今年紛紛選擇了關閉多家工廠。工廠的轉型升級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舊設備和自動化設備之間引入新技術時,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兼容問題。關閉老舊的生產線,向智慧工廠轉型升級,智能製造沒有捷徑可走。

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而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起步就是一家數字化自主決策工廠。更少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效率和精準度更高的智能化機器手,關鍵工序由機器人代替工人。同時,通過廣泛使用大數據,實現全工廠的互聯互通,集合全球雲數據,構建“更聰明”的系統,大數據智能分析預知故障,使生產製造環節具有深度學習和自適應自決策能力。

另外,新工廠還是全球首個互動式定製工廠,實現用戶深度參與設計製造自己的專屬座駕的功能。這得益於廣汽新能源“一個流”生產方式和數字化自主決策智能工廠的管控能力。

“一個流”生產要求放棄按設備類型排列的佈局,而是按照加工順序來排列生產設備,真正做到各工序只有一個工件在流動,使得工序間在製品的數量接近於零。在採訪中,古惠南表示:“定製化生產難度很大,是世界難題,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就是可以定製化生產,工廠按照個人的要求定製,這是製造業的最高境界。”

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基於個性化的定製化生產,才能真正做到以顧客需求為導向。

從跟隨到引領

“我個人的願望,3-5年的時間,就能夠引領汽車行業。大家可能會覺得‘憑什麼有那麼大的口氣?’我個人認為憑我們明年推出的車,車本身就已經引領世界了。”在接受BC記者採訪時,古惠南的語氣中洩露了這家新能源初創企業的野心和鋒芒。

事實上,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廣汽新能源從2017年7月份正式起步開始,就從未打算掩飾自己要做大做強的野心和格局。

在古惠南看來,中國車企在傳統汽車領域無法做到引領,只可能跟隨或並跑,但新能源車可以,“所以我們的使命首先要做引領這件事情”。

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而在最近的一次發言中,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肖勇的話更是透露了廣汽新能源的使命,他提到:“用廣汽集團主要領導董事的話說,廣汽新能源將承載未來10年的重新定位和發展的趨勢,甚至在集團的內部會議上面說,如果新能源事業做不上去,廣汽集團在未來的10年到15年將淪為二流企業,沒有未來。”

對於廣汽新能源而言,起點已經決定終點,廣汽新能源一開始就選擇拉滿弓卯足勁。

2018年,在車市整體陷入寒冬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市場依然保持了難得的逆勢上揚。而在這其中,廣汽新能源交出的成績單堪稱亮眼。

當大多數新造車勢力還深陷汽車延遲交付和四處尋找生產資質的焦慮中時,廣汽新能源以前11個月累計銷量16945輛,同比增長294%的強勁表現,大幅超越行業平均增速,提前一個月就超額完成了1.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目前,他們正在全力衝刺2萬輛銷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據肖勇透露,廣汽新能源今年新開業的經銷商全部實現了盈利。在汽車銷量普遍增長乏力的當下,這一點確實令人意外。

這次,廣汽新能源要做生產方式大變革的先行者

在11月份的廣州車展上,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上誕生的全系產品體系及新體系下首款純電轎跑車型Aion S進行了首發亮相。

廣汽新能源用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了從1.0到2.0的升級迭代。而Aion S,這款續航里程超過600公里,擁有全球首創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技術的全新產品,正是古惠南口中帶領廣汽新能源“進入世界先進、引領行列”的核心產品。它也將是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下線的第一款產品。

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新節點上,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呼嘯而至的前夜,這次竣工的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已經展現出了未來工廠應有的“智慧”。這一次,中國車企要爭做生產方式變革的開拓者和先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