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保险合同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理赔实务

急性心肌梗塞,也叫做急性心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在我们国家为常见病,多发病,并且近年来发病率在急剧上升。心肌梗塞一旦发生,可能会并发心率失常,休克,心脏衰竭等症状,这些都是有可能危及我们生命的。鉴于它的危重和高发,保险行业协会和医师协会共同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将急性心肌梗塞列为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很多人说重大疾病保险合同是确诊即赔,实际上这种说法有些业余。因为在疾病保险合同中,你很难用确诊来表达被保险人目前的状态是否达到所有的索赔条件,比如急性心肌梗塞。

疾病保险合同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理赔实务

在阐述急性心梗的索赔实务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冠状动脉。心脏相当于一辆车的发动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体各组织器官想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跳动(也就是舒张,收缩),将携带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供应到全身各处,包括大脑,肝脏,肾脏,皮肤,肌肉等等。那心脏自己是否需要血液供应呢?当然需要,因为心脏在不停跳动,因此,作为这么重要的器官,心脏更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疾病保险合同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理赔实务

年轻的时候,冠状动脉是很通畅的,动脉管壁富有弹性,光滑,管腔也足够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经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的攻击,冠状动脉就开始慢慢硬化,形成斑块,随着斑块的越长越大,血管管腔就会越来越狭窄,到最后会直接堵死。血管堵死以后,心脏供血会中断,这个血管所负责供血的那一片心肌就失去供血,氧气供应,能量和营养也会失去供应,因此,这片心肌便开始坏死,也就是心肌梗死。也就是我们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中的心肌梗塞。

既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冠状动脉,什么是心肌梗塞,我们再普及一些相关的知识,心肌细胞缺血后,大概20-30分钟,心肌细胞就开始坏死,1-2个小时以后,心肌细胞就会出现凝固性坏死,这时候想抢救过来已经很难了,所以这个疾病的抢救必然是争分夺秒的,一定要尽快恢复心脏血液灌注,恢复心肌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防止梗死扩大。刚才讲这些,就是病人发生心肌梗死后,到医院时,医生的一个治疗原则,目的是尽快保护濒死细胞,在心肌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之前抢救过来。那抢救,治疗急性积极梗死,有哪些治疗措施呢?主要有三个,包括溶栓,介入,搭桥。 溶栓就是用一种药物,打入血管,这些药物可以使血管内的斑块溶化,再通。但溶栓是有治疗时间窗的,一般最佳时间是在距离发病6小时内,很多病人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过了这个时间了,失去溶栓的机会

介入治疗,医学术语为PCI手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脏支架,心脏支架手术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即将球囊导管通过血管穿刺置入狭窄的血管,在体外将球囊加压膨胀,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以预防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治疗。心脏搭桥手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阻塞导致供血不足时,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的手术。多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心脏搭桥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但心脏支架手术,一般认为从患者进医院到实施手术,90分钟左右为最佳时间,这是国家标准。但是我国很多医院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因此,得到较好的医疗资源,居住到一家好的医院,关键的时候直接决定了患者生命的长短.

好了,我们再返回来看一下,重疾保险合同中,关于急性积极梗塞的描述,要想让保险公司对该种疾病进行理赔,一定需要达到其条件,那这些条件是否容易达到呢?被保险人应该注意哪些呢?我们先来看看,急性心肌梗塞是如何诊断的,其实,急性心梗的诊断是非常简单的,医生一般会搜索三个临床特征。第一个就是心电图,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精力,如果胸痛就诊,首先会被要求做一个心电图,心肌梗塞后的心电图,图像是有自己的特征的,第二件事呢,就是抽血化验,查心肌损伤标志物,第三件事,就是看病人有没有临床症状。而这些诊断标准,就是我们重疾合同理赔条件中提到的事情。

首先先看第一条:典型的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在这里呢,我就要要求我们的患者,或者被保险人,向医生如实陈述自己的发病感觉,切忌隐瞒。因为病人的陈述医生会写进病历中。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病人陈述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还会影响理赔。关于临床表现,全在病人自己陈述,这就像高考中的送分题一样,你直接告诉医生有这些症状就可以了。如果患者到的急诊,急诊病历从形成到生成时间很短,一旦提交就难以更改。但是住院后,住院病历一般是从住院开始到出院才会生成。只要临床表现写到病历中去,那就相当于我们满足急性心肌梗塞的理赔条件之一了。一般核赔人员,看到病历中出现胸痛或者其它典型症状了,那就认为这一条已经满足。

第二条: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好多人都不懂这一条,那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呢?其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跟正常人是不一样的。这个条件也是比较容易满足的。

疾病保险合同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理赔实务

前者是正常的心电图,后者是心梗患者的心电图,很明显两者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发现,心梗患者的心电图,看起来就像多面红旗一起飘一样,医学上也叫红旗心电图。在这里有人可能有疑问,万一我是心梗,但我的心电图正常,那岂不是保险公司就不陪了,其实这句话就好像在说万一我是癌症,但在我体内发现不了癌细胞一样有意思,如果心电图不是红旗图,那就证明我们没有发生心梗。或者发生程度很低,也不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第三条,心肌酶或者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者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心肌酶和肌钙蛋白这两种物质平时是躲在心肌细胞里面的,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抽血的时候,发现这两项突然升高,最大可能就是意味着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破裂,心肌细胞内的心肌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但心肌梗塞后这两种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并不会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有的会在数天以后恢复到心梗之前的水平,因此它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建议我们的客户患者发生心梗后要及时检查,即便要转诊,也建议在当地医院抽血化验一下心肌酶水平。不过患者因心梗住院,医生也会抽血化验心肌酶水平或者肌钙蛋白水平。作为专业的代理人,一定要及时监测主治医师化验指标,必要的时候要多次抽血化验,捕捉指标生成。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

第四个条,发病 90 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50%。我们就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一般来讲,满足急性心梗的前三项理赔标准就可以进行理赔。当然,假如前三项有一项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没有捕捉到,我们可以捕捉第四项指标,也就是90天后的心室功能检查。这项指标是发病90天后,超声检查心室功能,检测射血分数。那什么是射血分数呢?射血分数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正常值为50-70%,可通过心脏彩超进行检查,是判断心力衰竭类型的重要指征之一。射血分数降低说明心肌细胞受到破坏,心脏功能受损。因为捕捉这个标准需要在发病90天以后,因此,为了理赔时效,我们还是把握前三项理赔指标最好。

保险销售人员,真的不是一个只把产品卖给客户,客户出险后告诉客户打哪个电话报案,整理哪些材料的角色。这些工作,客户只需要咨询承保公司客服人员就可以了。对于一个优秀的保险经纪人,精通方案条款,能根据客户情况匹配组合方案是最基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预核保、预核赔,掌握保险合同以外的衍生知识技能,把身份定位在投保人的代言人,而非产品的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