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一個喧囂的秘密花園


1.98億年前,當鼓浪嶼還是一片燕山晚期形成的中粒花崗岩時,它絕對想不到日後的盛名帶來的幸福與煩惱。人類的野心帶來了幾百年的全球化運動,最終在中國閩南海域的這個小島留下了一片秘密花園。

7月8日, “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正式通過了世界遺產大會的終審,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已名列世界第一。

和所有的寒門逆襲一樣,鼓浪嶼如今名滿天下,人山人海,不知是否更懷念自己曾經作為一個“圓洲仔”的小確幸時光。

宋朝 諢名“圓洲仔”


所有的熱鬧都是從一片寂寥開始的。

在宋朝以前,鼓浪嶼不過就是一個大海中與寂寞為伴的荒涼小島,直到一位李姓漁民的到來,拯救了它的孤獨。

本來住在對岸蒿嶼的小李同學,在

出海打漁的一天,忽遇狂風暴雨,船隻被吹到一個荒涼的小島上。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這個小島,呈橢圓形,四周遍佈海灘,

“又是圓,又是沙的,那就叫它‘圓沙洲’吧?

小李為了暫時躲避風浪,無奈在島上住了下來……誰知,過了一段時間,嵩嶼、東嶼上出海打漁,被風雨逼迫過來躲避的漁民越來越多……人多好辦事,人們便在鼓浪嶼西部雞母山向北的一條小河河畔,修建房屋,定居下來漸漸就形成了“李厝澳”聚居區,也就是如今“內厝澳”街區。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如今的“內厝澳”碼頭


明朝 大名“鼓浪嶼”

“圓沙洲”彷彿小李們的桃花源,“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只是有一個問題比較煩惱,每到漲潮,西南海邊都有如擂鼓般震天的聲響,很是吵鬧。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漲潮時,擂鼓震天的“鼓浪石”


人們後來發現在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岩石,由於長年累月被海潮拍擊,中間被沖刷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便會隆隆作響,因此人們稱這塊石頭為“鼓浪石”。

明萬曆年間,泉州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巖題刻“鼓浪洞天”。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日光巖題刻“鼓浪洞天”

這個小島,也因此有了一個新名字——“鼓浪嶼”。

名字起的好,人生便成功了一半。要不“起名館”的生意那麼火。


這裡記著一個猛人未竟的夢想

隔海相望的臺灣兄弟,已經被荷蘭人霸佔了38年。此時出現了一個猛人叫鄭成功。他收拾父親的舊部,招兵買馬,很快便招募了數千人,一支軍隊便組織起來了。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鄭成功收復臺灣


1647年,鄭成功移師廈門,乘船來到了鼓浪嶼。

在鼓浪嶼日光巖的附近,(沒錯,就是按個題有“鼓浪洞天”的地方,)有個石砌的寨門,鄭成功就在寨旁設立了一個水操臺。水操臺的前面,就是現今龍頭街至永春路一帶,當年是一片銀色的海灘。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如今白色銀灘


當海水漲潮時,戰船可從大海中直接駛進來。鄭成功就佇立在水操臺上,發號施令,指揮著操練著他的水兵。如今,鼓浪嶼仍保存著當時的水操臺和石寨門。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日光巖日出


睹物思懷,要知道,他收復臺灣,是為了作為抗清的基地,實現光復中原的夢想啊。光復中原,當時也叫反清復明,這個大家都知道,夢想最終沒有照進現實。


狼來了之後……

不過大清王朝也終將走向它的末路,如一做著繁華錦夢的籠中之鳥,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火來了。

1841年8月,英軍借鴉片戰爭之際強行佔領鼓浪嶼,這一來便賴著不走了,直到1845年才正式撤軍。期間,1843年,鼓浪嶼被開闢為通商口岸。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鼓浪嶼被開闢為通商口岸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把臺灣佔領之後,更是對隔海相望的廈門覬覦不已,清朝政府只得尋求“國際保護”,請各列強幫忙“兼護廈門”。各個帝國主義便一起聯合策劃了所謂的“鼓浪嶼萬國公地”。

好麼,為了防一隻狼,引來一群狼。

到1902年,鼓浪嶼正式淪為了公共租界,成了各國列強的遊樂場。德國、美國、法國、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鼓浪嶼成了“萬國建築博覽”


這裡誕生了中國的很多傳奇

西學的到來,對島上的人也是一種啟蒙

傳教士來了,他們創辦福音小學(鼓浪嶼最早的西式學校)、“懷德幼稚園”(中國第一所幼兒園)。

國內最早的女子學校——毓德女子學校也被建了起來。這裡曾經培養了中國第一位女性牧師何恩及、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林巧稚。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林巧稚


出生於鼓浪嶼的林巧稚,留學回國後,是中國第一位北京協和婦產科主任的女醫生。

林大夫一生接生了5萬多嬰兒,自己卻終身未婚,沒有子嗣。

鼓浪嶼,竟然是中國現代足球最早的發祥地。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曾經的英華書院


1898年,英國傳教士在鼓浪嶼創辦英華書院,創辦不久,即成立了英華足球隊。

它深得英倫足球之精髓,因而也經常在“番仔球埔”(今鼓浪嶼人民體育場)與島上洋人組成的球隊比賽,島上居民時常圍聚觀看,稱之為“腳球”比賽。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曾經的英華足球隊

之後球隊還曾遠征臺灣及東南亞,屢戰不敗,威風八面。這堪稱中國現代足球的萌芽啊。

如今,以老鼓浪嶼人為班底的英華校友足球俱樂部仍經常組織球隊與香港、臺灣、菲律賓各地球友進行切磋互訪、樂此不疲。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新中國最健康的人”馬約翰


在鼓浪嶼,還有一個傳奇。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最健康的人”的馬約翰就出生在這個島。“動是健康的泉源”便出自他口。他從小便是運動方面的天才,還曾作為國家田徑隊主教練待隊出征奧運會。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馬約翰指導學生體育訓練

後來,他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52年,怪不得現在的清華學子都號稱“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有榜樣啊。

現在鼓浪嶼上還建有馬約翰廣場,旅遊的小夥伴們上去跑兩圈吧。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鼓浪嶼幽靜的小巷中,時而可聽到鋼琴的美妙旋律

從1913年,第一架鋼琴進入鼓浪嶼後,這裡便成了鋼琴的天堂。當時在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僅一萬多人的小島上,就曾有500架以上的鋼琴,果然是名副其實的“琴島”啊。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菽莊花園的聽濤軒裡的古鋼琴

島上出了很多優秀的音樂家,比如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周淑安、全美榮譽金鑰匙獎獲得者李嘉祿,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和許斐平等等。


老房子是鼓浪嶼的魂兒

鼓浪嶼的老宅特別多,它們往往隱藏在小巷深處。

比如漳州路上幾棵高大的玉蘭樹下,那座結滿蛛網的老屋就是作家林語堂的婚房,只有後花園裡叢生的雜草和精靈般的流浪貓,在憑弔當年窮書生與富小姐的愛情故事。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典雅的紅色磚樓


而在鹿礁路一座典雅的紅磚樓前,榕樹的枝葉肆意伸展著,如果沒有提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侵華日軍曾在那裡簽下了投降書。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鼓浪嶼的富有各國風情的老別墅


1841年,尤其是廈門成為通商口岸後,來島上通商的外國人、閩臺富商、華僑漸漸增多,當年房產投資意識或許不像今日,不過鼓浪嶼的確是宜居之地。

於是,這些文化精英們紛紛把這裡作為定居或暫居的首選之地,島上才開始出現異國風情的各種建築,這裡便形成了國際化的居住型公共社區。鼓浪嶼現存的建築,有70%左右卻是20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其中95%是僑房。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如今,鼓浪嶼成了國際化的居住型公共社區,最有名的“中國第一別墅”——

黃家花園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第一別墅黃家花園


它的建造者黃奕住來頭不小。他原籍泉州南安,自小下南洋闖蕩,從剃頭匠到貨郎,行商到坐賈,開商行到搞國際貿易,直到成為印尼的四大糖王之一。在上海創辦的中南銀行還曾獲鈔票發行權。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據悉到1935年取消私人銀行鈔票發行權時,這位仁兄開動“印鈔機”發行的鈔票額僅次於中國銀行,其財力堪稱“富可敵國”。


▼中西建築風格融合最好的——海天堂構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中西融合的海天堂構

它的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重簷斗拱、飛簷翹角。前後兩側的樓宇,又普遍採用古希臘柱式,窗飾雖大都為西洋風格,但牆面與轉角又是中國雕飾。

這種建築風格在洋派建築比比皆是的鼓浪嶼不多見。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海天堂構的建造者是晉江籍菲律賓華僑黃秀悢及其同鄉好友。黃秀悢出生於中國傳統的耕讀世家,自幼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頗深。在1921年建造海天堂構之前,他可是已在海外奮鬥了20年之久啊。


▼最有趣的貓頭鷹樓——亞細亞火油公司

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完全是當時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中,代表性的清水紅磚牆及哥特式尖券拱窗。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貓頭鷹樓

因其院門頂部和窗戶大量採用了貓頭鷹紋飾,故鼓浪嶼人稱其“貓頭鷹樓”。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一家實體書店,是登島後文藝青年的必去之地。


美食來襲,做一隻優雅的吃貨

鼓浪嶼上除了人文建築,當然還有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與充滿小資情調的精緻小店。

最正宗的餡餅——喜林閣茶餅鋪

這是一家靜靜守護了琴島兩個世紀的老字號,老師傅按照古法鑽研調配的綠豆餡餅,試吃一個,用心研磨的綠豆甜而不膩,清香可口。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綠豆餡餅


獨樹一幟的小店——潘小蓮酸奶

潘小蓮酸奶店名字是以老闆的小女命名,主要經營各種酸奶和少量椰子餅。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潘小蓮的裝修風格在島上可謂獨樹一幟,店裡所有的畫都非印刷品,店鋪門臉設計很大膽,拱形的門和拱形的外賣窗口,鑲嵌了美麗的玻璃,門口的綠色植物更是蔥鬱。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最具特色的魚丸店——

林記木擔魚丸

現如今的林記木擔魚丸,是鼓浪嶼上最具特色的魚丸店,屬鼓浪嶼四大小吃之一,譽稱廈門第一純手工打製的鯊魚丸。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純手工打製的魚丸


從1941年林玉森老人創下第一碗開始,便嚴格堅持傳統純手工打製,經過三代人的打拼與傳承,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特色小吃了。


中華老字號——黃金香肉鬆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燦若黃金,味道香鮮的“黃金香肉鬆”

“黃勝記”算是廈門最具知名度的中華老字號,至今已有166年的歷史。創始人黃知江,從祖籍漳州許縣東山出發,提著竹籃,內裝自家創制的肉鬆肉乾,乘坐斗篷小船,來到鼓浪嶼沿街叫賣。

眼見都市繁榮,生意興隆,便萌生留居鼓浪嶼開店的念頭。我們也因此能夠吃到這燦若黃金,味道香鮮,無與倫比“黃金香肉鬆”。


霸氣佔道的小攤——葉氏麻餈

這個小店的霸氣之處,在於它是島上唯一可以佔道經營的小攤。麻餈全是老闆“手工製作”的。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滿口香糯的葉氏餈粑


“用金屬小刀把糯米糰撐開成口袋狀”,再塞進“好多砂糖和花生碎”,“隨手捏成丸”,最後“在芝麻裡滾一下”,“熟練”的技術看得人“眼花繚亂”。再一嘗,味道滿口香糯!


家喻戶曉的明星美食——189號龍頭海蠣煎

這個189號海蠣煎可是上過很多電視、雜誌、報紙的明星美食。海蠣煎本來是臺灣農民在吃不飽糧食時發明的一種美食。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入口微腥,細品味道鮮美無比的海蠣煎

做法簡單來說,是在加水後的番薯粉裡拌入海蠣、蛋、蔥等材料煎制而成。入口微腥,細品味道鮮美無比。


島怕出名,人怕撞

無需“世遺”盛名加身,鼓浪嶼已經足夠出名啦。

迫於無奈,1993年初,廈門出臺了”只准出,不許進”原則,嚴控鼓浪嶼人口。這便是後來經常被提起的“人口減法”政策。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遊客的激增,也讓小小的島嶼經受考驗。常住人口減少了,遊客可是隻增不減。日光巖頂常年站滿了人啊。

2014年,鼓浪嶼出臺了調控方案,將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分流到不同碼頭進島。這一方案執行頗見成效。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如今,申遺成功的鼓浪嶼,將吸引更多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小島保護的責任更重啦。


史上最全鼓浪嶼介紹!看了這篇不用再做攻略!


一座小小島嶼的成名與綻放,不僅因為島上自然環境的天然優勢,還有歷史機緣的巧合碰撞及島上居民的自我成長奮鬥。


-END

-文章| 地道風物

-圖片|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