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作為專業做純犛牛手撕的阿壩小青年,我承認:我是個吃貨,並且無肉不歡。

話說這些年,本地美食越來越有創新感了,藏家樂也越來越有格調,遠道而來的旅客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松潘的藏家樂文化,全是本地小吃,價格不貴還地道。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前幾日,央瑪的“毛根”朋友(松潘話: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過生日,央瑪瑪跟著去探了一家店,是一家犛牛肉湯鍋。松潘犛牛肉湯鍋挺多,這家比較特色地道,在松潘縣金坑壩一個小巷子裡。

走進大廳,本地人不少,外地旅客也是不少——由衷佩服吃貨們覓食的觸覺,這家店不是好友,央瑪瑪都找不見:)

央瑪瑪佩服!好吧,上圖。先來一家全家福。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湯鍋裡有玉米、香鍋、犛牛雜、犛牛蹄、犛牛排。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但點單,還是本地人比較地道。只聽一位遊客點了:“老闆兒,要犛牛雜鍋。”本想說我也喜歡犛牛雜鍋——我的“毛根”朋友笑了:“那跟早晨到風味小吃叫一碗犛牛雜有啥區別?”朋友對老闆喊了一聲:“犛牛雜、犛牛排、犛牛蹄三拼鍋。烤的要溏心醃肉”遊客看了我們一眼道:“我們改一下,跟他們一樣。”

最地道的是這道溏心醃牛肉。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最特色的是這道玉米漿餅。剛端上來的時候,央瑪瑪以為是花生醬呢,但俺的毛根朋友又是倒油,又吃烙餅的,我才知道,她選這裡是為了好玩。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吃這個需要味碟,這是四川火鍋打法。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犛牛舌和犛牛肚是我的愛!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阿壩:特色湯鍋,遊客說要犛牛雜鍋,本地人笑了……

開餐前送了花生米和木耳,玉米漿餅也是送的,這烤鍋也有點像石頭的……但是我們點菜稍微有點多了,一頓6人(4大2小)花了470,在俺們大松潘是偏高消費咯。

想了解更多阿壩本地資訊,記得關注訂閱央瑪瑪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