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第32届杭马,在你心中,留下个什么印记?美丽的赛道、丰富的补给、全新的科技……亦或,美女多多?

杭州马拉松,在新运营商阿里体育的倾心打造下,一些方面取得改进、突破,尤其是赛前线上服务、比赛时的人脸识别等。不过在博览会和赛事服务上,也暴露了其实际操作上的一些不足,尚需改进和努力。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人脸识别,让科技影响生活

去年,国内马拉松包括北马在内,出现了多起替跑、蹭跑、套牌事件,于是各个组委会都想方设法,从各方面严格管理,以求杜绝此列事件发生。

再严格的人力监管,都不如科技进步带来的变革有效果。人脸识别如今在许多领域大面积使用,嫁接到马拉松赛事中来,杭马不是第一个,却是最彻底的。

在使用人脸识别上,很多马拉松小心翼翼,先从博览会尝试,比如年初的厦马就是。今年七月的贵阳马拉松,也在领取物品时用了人脸识别。

杭马不单博览会上用,关键是比赛日检录时,用上了人脸识别。这就大不一样了。博览会领取物品也只是防止冒领,核心还是比赛中人、号如一,不知其他马拉松没这么做,是基于成本,还是别的顾虑。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杭马就这样做了,全马检录,一排约有十几个,速度很快,十多秒就可以通过,没有人流排队。

科技可以影响生活、改变生活。人脸识别检录,无疑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替跑等恶习的产生,这是人力很难做到的。

据组委会的数据,初步统计,通过人脸识别的高效检录,杭马成功查出11例替跑、2例假号码布。科技面前,弄虚作假除了现形,别无它路。

杭马因为有阿里这样的“大佬”,技术上做这些显得轻车熟路、毫无压力。相比之下,其他马拉松采用时,恐怕没这么顺溜。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博览会,你不能赶着大家走啊

对于本届杭马的赛前服务,“江湖马拉松”曾在2日推送了 ,大加赞许。的确,这些线上的服务,互联网集团后台的阿里体育,做起来不要太轻松。

3日中午,也就是赛前一天,我兴致勃勃地赶往黄龙体育馆杭马博览会,当时下着小雨,人也不多,入场时,在铁马中绕来绕去,有几十次。

有点纳闷,既然这个时间段人很少,为何不可以打开铁马,直接让大家进去呢?非要让很多连伞也没有的参赛者在雨中穿行么?

杭马不用参赛者提前打印领物单,刷身份证后,打印出一张小票给参赛者,极为便捷。一个小问题是,这张小票上显示的衣服尺码,跟报名时填的不一样。我们一行几人,大多都遇到了同样问题。

我报名时填的XL,单子上打印出来的是XXL。好在参赛T恤我又不穿,并不介意。同行有朋友XL的,单子上是M码,所幸他试穿后说,还行。

领完参赛物品,进入博览会,里面赞助商展位不少,布置得也不错,氛围很好,就是一点:地方太小太小了,确切点讲,这个场地作为马拉松博览会,有点迷你了。如果杭马规模只有千把人,这样可以。

问题是你杭马35000人的规模,用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你觉得够么?场内到处可见工作人员手持“场内拥堵,请尽快离场”的牌子,提醒大家。一些搞活动的赞助商展台前,也排了长队。不用赶,我自己就赶紧走了。

下午有跑友过去时,说是场内都开始广播了,让大家尽快离开。我的理解,博览会就是让参赛者尽兴逛的、玩的、买的,而不是做做样子,告诉你们,我有这个,你看到了吧,赶紧走开。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起点区,人流如织心慌慌

一个马拉松赛事,起点区域的流线设计,很体现赛事运营商的专业度和能力值。

黄龙体育场的入口有好几个,四通八达,全马、半马、小马、家庭跑和情侣跑,五个组别共计35000人的流量,在体育场内有南来北往的,有东奔西走的,看的人眼晕。

场内的志愿者也不充裕,很多跑友看着别人都往那个方向走,往往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想问一下也问不到。

人流面前,尤其是不熟悉这个地方的,心里很容易产生不安,即便看到标识,全马应该是朝南走,可是为什么别人都是向其他方向呢,我是不是走错了?怀疑当中,也易引起情绪不安、急躁。

表面上看,大家从每个入口都可以进去,是很方便,其实不然。合理的流线设计,是不要让大家走回头路,沿着一条道走到“黑”最好。

比如你全马的,只能从一个入口进,进去之后,按照路线指示,或者铁马分割,只能往前走,最终走到存包区域,再到检录处。不给你走回头路的机会,也避免了犯错的几率。

合理的流线设计,是乱而有序。进得场内,不要给大家太多选择,参赛者的心思都在比赛上,赛前也没必要在这些细节上费神。更何况很多外地跑者,根本摸不清体育场内的方位。

你甚至可以让大家绕更多的路,也不要都在场内各种方向人流如织。起点区域流线设计合理的话,跑者不担心,志愿者省心,组委会开心。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补给,不可随着性子来

杭马全马的第一个食品补给站出现在邻近18K时,那品种一个丰富:西瓜、香蕉、榨菜、士力架、鱼豆腐、面包、葡萄干、圣女果、黄瓜……简直让我目瞪口呆,莫非从这个时段开始,就进入吃吃吃的节奏了。

关键是杭马的食品补给点极多,两三公里就一个,想想这么多的补给,心情大好。可是到了22.5K的补给点时,我当时刚被500兔子超过,后面还有不少人呢,能看到地上补给品的痕迹,可是面前啥也没了,只在最后一张桌子上拿到了黄瓜。

到了25K处的补给,又稍好些,有三四个品种,量还算充足。之后各个补给点,再也没看到第一个补给点的盛况了,看样子不像是被前面选手吃完的,极有可能是本身就设置了三四种吧。

很多赛事,补给品不是总量不够,而是摆放、发放的方式有问题。杭马补给丰富多彩,我以为在发放上可以更讲究些,而非一股脑地摆在桌子上。

比如,针对选手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没必要一下子把所有品种摆出来,前几个补给点有这几种,中间几个有另外几种,最后几个又是重新组合的几种。保证每个补给点有四五个品种,控制好量,及能让绝大多数参赛者都享用到补给。

而且,不建议一个补给站最后一张桌子上是食品,食品应放在中间位置,最后一张桌子上最好是水,让参赛者在进食之后,喝口水、漱漱口。

在赛道前半程的水站,桌子显得有点少,因为此时半马、全马共用赛道,人流量较大,需要依据人数,设置更多的桌子。

还有喷淋设备,也显得单薄了点。本身喷淋并不大,一个点就四五个喷淋杆,设置十来个,才有降温的气氛,特别是在前面半马、全马共用赛道时。

赛道前半程的移动厕所,可考虑稍微多摆放些,免得让部分参赛者忍不住就地方便。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赛道,仍有优化空间

总体而言,杭马拥有一条风景优美的赛道。从合理化的角度,有两点值得一说。

一是开始阶段的并道问题。起跑后不久,拐弯后让全马、半马靠左跑,留出右边一半的路给小马,因为小马在前方要向右拐的。

小马起跑在全马和半马的后面,小马只有7K,跑这个项目的6000名选手,大多数是跑步“菜鸟”,不会有太快的速度。

基于这样的事实,不应该给小马单独留出宽敞的路面,等待他们,而让全马半马挤在半边马路上。完全可以让全马、半马的参赛选手占用这个道,而强制要求小马的参赛者拐弯后靠右。

其实等小马的参赛选手进入这段赛道时,绝大多数全马、半马选手早已跑远了。

二是后半段的多坡问题。相比前半程,30K后上坡不少。

30K后是全马选手的痛苦期,如果在赛道设置上,前半程多点坡,后半程、尤其是35K后多是平坦的赛道,也有利于参赛者在力竭时,仍有点力气跑一跑。

赛道的后半段,看到多处“穿行口”,这样的设置非常人性化。作为跑者,并不是说要霸占着赛道,完全影响市民的出行。如何在比赛和市民出行中找到平衡点,是考验运营商智慧的一个环节。

我有幸看到杭马“穿行口”操作,十多个志愿者围成一个圈,将要过马路的市民在其中,然后慢慢移动到路对面。路上的参赛者,可以依照这个移动的圈,选择从另外一边跑过去。

这样做,让马拉松在市民面前,显得不是那么冷冰冰,有几分温情。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终点,真的没看到服务区

过了终点后,有点冷冷清清。我就觉得,终点后区域很宽阔,为何不能在此处发放奖牌,增加一些仪式感呢?

到了黄龙体育场内,领取奖牌。杭马的奖牌真好,必须竖大拇指。奖牌用一个塑料袋装着,里面奖牌主体,还用一层塑料裹着。这样做是便于保管,可对于完赛者,谁不是第一时间把奖牌挂在脖子上,而后拍照呢?

所以说,如果站在跑者的角度,你就清楚,此时奖牌的包装没有任何意义,你可以在场内看到遍地的奖牌包装袋。我们可以责备完赛者没有将之扔到垃圾桶,但组织者如果细心点,便不会有这些的场面发生。

偌大一个黄龙体育场,只看到赞助商服务区域内,一个冰池,六张按摩垫子。还有跑者排长队领方便面吃。我还困惑,杭马赛后服务就这么简单?现在国内优秀马拉松的标配:按摩拉伸和冰水泡脚,都没有么?

我向来很留意各个区域的标识,也没看到有这两个区域的指引标记。我在想,如果有的话,体育场内这么空旷,肯定会在这里啊,不可能在鲜为人知的地方吧?

直到我发了朋友圈,说赛后的服务有点简单,热心跑友翀奕提醒说,有拉伸区,在外面呢。还可以冰脚,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拉伸,老外志愿者专业按摩,地上的垫子有三十个以上,按摩床有8个左右,冰水也有十来个池子。

请恕我眼拙,早上进场时没看到这个区域,完赛后同样没看到,离去时也没看到。赛后看到组委会发布的新闻:安排服务于今年华沙马拉松的原班捷克专业团队为完赛选手进行免费运动拉伸和按摩服务。

真是太遗憾了,我没有享受到,也知道的太晚了。明年如果还跑杭马的话,我一定提前一天去“侦查”,看看这个区域在哪里。

有跑半马的跑友说,赛后的冰敷和拉伸都是有限度的服务,很多跑友没有享受到这些服务。拉伸服务不知何故早早就结束了,让后面排队的一众跑友意见纷纷。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32届了,可以有点风骨

今年是杭马的第32届,在国内可能是仅次于北马,资历第二的马拉松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32岁已届而立,该是走过成长,进入成熟期了。对于一个赛事来说,32届也算历经风雨,该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了。

这几年来,国内马拉松运营流行招标。杭马在今年上半年刚刚通过这种方式,确定了新的运营商阿里体育。杭马是32届了,可在阿里体育这里,只是从零开始的第一步。

一些跑过前几届杭马的跑友反应,今年杭马在比赛组织、赛道气氛等方面,尚未超越去年,这个实属正常。

阿里体育并不以运营马拉松见长,这也体现在本届比赛一些工作有待改进。一个运营商,跟一个新的赛事,也需要一个阶段的磨合。

其实不止是今年,之前几年,我一看到杭马的全称,第一印象想起的是广州马拉松。因为冠名的是广汽,想当然地就意味是广东的赛事,具体点就是广马了。

冠名赞助商是马拉松运营中最大一笔收入,能有企业愿意掏钱,就相当不错了。不过,作为一个老牌赛事,我以为,在一些细节上更需留意。像冠名商,能不能尽量减少地域化的字眼,换一种方式表述呢?

杭马当然欢迎广汽赞助,在实际操作中,可不可以用广汽下面一个品牌冠名呢,而不是地域性较强的“广汽”二字呢?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看过来,赛道上的妹子多么

赛后,与好友兼女性问题观察专家阿甘聊天时,他突然问我,你发现没有,杭马赛道上女跑者真不少?我说正常吧,哪个比赛不都有很多女跑者啊!

你没发现有什么区别吗?

脑中瞬间重新搜索了一番,我说:对哦,你的意思是不是美女跑者多啊?

话说苏杭出美女,杭马赛道上颜值高的女跑者真多!见多识广的阿甘总结道。

杭州马拉松:跑过风景,跑过美女,没跑过你!

细细回想,此话不假。就连那些大学生志愿者们,很多也都颜值颇高,遗憾的是,他们大多显得冷冰冰的,或许,对于马拉松,还没有任何情感可言。

跑过风景,跑过美女,再跑过你吧!若不信,明年到杭马赛道上看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