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600毫米Karl“卡爾”重型臼炮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出名的德軍重型臼炮。其600毫米的巨大口徑和短身管豬鼻式炮管成為其典型特徵,卡爾臼炮是戰爭歷史上所建造的最大口徑的重型臼炮。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德國為了對付法國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從1935年起就投入到了新型臼炮的研製中,次年3月又提交了一份可行性建議書。預想方案中最誇張的部分就是這種800毫米火炮發射的炮彈居然重達4噸。這麼重的炮彈當然被軍方否定,後者要求重型臼炮最大射程達3千米,火炮進入陣地的時間要小於6小時,而且要裝在自行履帶的底盤上。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儘管這些要求意味著萊茵金屬公司要徹底改動前方案,但對複雜機械有天然興趣的德國設計師卻因此而熱情高漲。1937年8月“4號方案”出臺,火炮口徑降到600毫米,炮彈重2噸,裝藥350千克,初速243米/秒,最大射程4千米,高低射界-10°~75°,標準射角55°~75°,採用履帶式自行底盤。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底盤是個有爭議的部分。設計師曾堅持把火炮拆卸成幾部分運輸會更方便,但組裝時間卻不止6小時,所以最終該炮採用了履帶式自行底盤

。很快,軍方就以“040號設備”的制式號批准生產。這時一位重要人物出現了,他就是負責參與生產指導的炮兵將軍卡爾·貝克。他對這種重炮寄予厚望。他認為一旦集中使用數門重炮肯定是無堅不摧。不過他擔心生產進度趕不及戰爭爆發,於是建議打破先預產再量產的常規,先生產6門火炮。在他一再堅持下,這個完全打破標準程序的建議得以通過。6門火炮按時完工。這也是將這種重炮命名為“卡爾”的原因。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6門“卡爾”重炮從1940年晚秋至1941年8月全部完工。除了“卡爾”的統稱外,每門炮都還具有極具北歐神話色彩的個性化名字。一九四零年五月,樣車開始進行各類試驗,不久萊茵金屬公司又展示了“卡爾”必不可少的四號坦克底盤彈藥搬運車。

這種搬運車安裝了機械吊臂和特殊的炮彈運輸夾,可以在戰場上直接為臼炮補充彈藥。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卡爾”起初裝備的是8.44倍口徑600毫米臼炮,但是設計時留出了餘地因此也可換裝11.5倍口徑540毫米臼炮以增大射程。一開始“卡爾”使用的是彈長2.511米的重型混凝土穿甲彈,重2.17噸,內裝280千克高爆炸藥。這種炮彈有1號和4號兩種發射藥可選擇,1號發射藥可打2840米遠,4號發射藥能打4320米。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新式的輕型混凝土穿甲彈於1942年服役,彈長1.991米,彈重1.7噸,內裝200千克高爆炸藥。雖然裝彈藥量減少了,但新型的5號和9號發射藥使其射程可達6640米、彈頭在飛行末段垂直下落,最大可擊穿2.5m厚的混凝土層,然後在延遲引信作用下爆炸。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每門“卡爾”臼炮配19人的炮班,其中指揮官1人,炮手18人,另外底盤還需要正副駕駛員各1人。在戰爭末期,每兩門“卡爾”炮編成一個連,但是在完全沒有制空權的戰況下基本沒有作用。炮戰中最忙碌的還是炮手。尤其是每次發射後都要將炮管恢復水平位置才能再次裝填。不知是設計時的一個疏漏,還是有意之為,火炮俯仰居然要炮手像操作普通的野戰火炮那樣靠手轉動搖柄來實現。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在激烈的野戰條件下轉動105毫米或155毫米的榴彈炮的搖柄都已經十分辛苦了,何況是超級大炮。在這種強負荷的作業強度下,炮手即便竭盡全力,炮身每次俯仰動作也要耗時4~6分鐘。臼炮的操典規範上寫明的標準火炮射速為6發/小時,即每十分鐘發射1發炮彈,這也應該考慮了手動搖柄這一因素。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相比而言裝填還算輕鬆。“卡爾”是後裝填,送彈等環節都有液壓機械助力,,通常先用4號彈藥輸送車將2噸多重的彈頭吊到炮尾再用專門的推杆推彈入膛,最後塞入發射藥。“卡爾”它自身只能攜帶兩發炮彈:炮膛一發、後部吊車一發、彈藥搬運車最多可載4發炮彈。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根據不同口徑的炮管,卡爾火炮共有四種炮彈可以選擇。裝備600毫米炮管時可以分別發射輕、重兩種混凝土穿甲彈,600毫米輕混凝土穿甲彈重1.7噸,彈頭內裝220公斤炸藥;而600毫米重混凝土穿甲彈重達2.17噸,彈頭內裝289公斤炸藥。

安裝540毫米長炮管時則可以發射重1.25噸的輕型混凝土穿甲彈以及一種高爆彈。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想象一下,以噸計算重量的炮彈可以對敵方的工事產生多大的破壞效果?我只能說一發炮彈就能將一座樓房被徹底炸平......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1941年“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以後,德國軍隊開始全面入侵蘇聯,蘇聯軍隊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佈列斯特要塞的蘇聯守軍還是依託堅固的要塞和堡壘做出了頑強的抵抗,久攻不克的德軍終於找到了一個讓卡爾臼炮一展身手的好地方,6月27日,德軍用調來540毫米和600毫米口徑的卡爾臼炮分別把中1.7噸和2.5噸的巨大炮彈傾瀉在了佈列斯特要塞的頭上,

對蘇軍的防禦工事造成了及其嚴重的破壞,為德軍成功攻克該要塞起到了重要作用。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在佈列斯特要塞嚐到甜頭以後,德軍對卡爾臼炮的攻堅能力十分讚賞,在長達250天的塞瓦斯托波爾攻堅戰中,當德軍對要塞久攻不下時,1942年3月,第833重炮營又奉命支援塞城攻堅,4月18日,幾輛“卡爾”到達指定射擊位置的151高地附近。德軍第22工兵連用了22天為它構築射擊陣地。其間,德軍運去了72發重彈和50發“輕彈”。6月2日起,這種“超級巨炮”開始轟擊。在半個月的時間內,這122發彈全部打完。後來又運去79發彈,射佔75發。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此次作戰古斯塔夫列車炮也參與其中,然而作戰中,古斯塔夫巨炮發射的炮彈由於精度問題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反倒是卡爾臼炮在6月6日的作戰中用一發重達2噸的混凝土穿甲彈擊中了要塞“30號”炮臺的2號炮塔,使該炮塔由於裝甲變形而無法轉動,喪失了作戰能力。正是在卡爾臼炮這類超級重炮的轟擊下,蘇軍的火力優勢逐漸喪失,最終導致了塞瓦斯托波爾的失守,而曼施坦因也在卡爾臼炮的幫助下獲得了“塞瓦斯托波爾征服者”的命號。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1944年8月1日,波蘭人民起義軍對德國佔領軍發動了規模浩大的武裝起義。只幾天時間,起義軍便佔領了許多重要市區,德國人有些吃不消,隨即調集重兵鎮壓華沙起義軍,而這些前去鎮壓的軍隊中就包括了裝備了卡爾臼炮的第628和第428重炮兵連。結果起義很快就在訓練有素的德軍和重炮的狂轟下瓦解了,此次鎮壓造成了18000餘名波蘭起義軍和超過250000平民的死亡,德國方面也付出了17000餘人死亡,9000餘人受傷的慘重代價。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從卡爾臼炮的設計思路來看,這款武器仍然帶有很濃郁的一戰思維,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落後作戰思想指導下的產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坦克裝甲車輛的大規模運用,陸軍作戰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閃電戰為代表的現代機械化運動作戰方式取代了一戰時期相對靜止的塹壕戰和要塞攻堅戰,這極大限制了卡爾臼炮這種火力與機動性嚴重失衡的武器的作戰效能。雖然在佈列斯特和塞瓦斯托波爾的攻堅戰中卡爾臼炮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這種攻擊堅固要塞堡壘的作戰畢竟不是二戰的主流作戰形式,因此卡爾臼炮戰爭全局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但是,從欣賞一件武器的角度來看,卡爾臼炮確實堪稱一件那個時代的軍事工業精品。要想讓一臺重達124噸的鋼鐵巨獸以自身動力行駛並能夠把重達兩噸的彈丸拋射到六公里外的地方,這不僅要求具有超高的工業製造水平,更是對製造者的想象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戰爭已經結束七十餘年,硝煙散盡後我們再來欣賞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武器時,內心仍然是充滿了震撼感,相比當下那些外形科幻、殺人於無形的各種導彈和無人機,

我想卡爾臼炮這種充滿機械美感的巨大火炮才更能詮釋男人獨有的鋼鐵情懷!

雷神之錘——為攻堅戰而生的卡爾臼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