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荐《恶邻布局》——铁拳傻汉年度最佳作品

电影推荐《恶邻布局》——铁拳傻汉年度最佳作品

影院好读版

一个美丽的女孩衣衫褴褛,如一抹幽魂行走。一台黑车缓缓开来,然后双方停住,就在那座桥上。这是《恶邻布局》令人惊艳的开头,因为它少了韩国商业电影常见的躁进,故勾起了我的期待,而从电影开头到结束,它也不负我的期待,品质就的像我们铁拳傻汉马大叔的拳头一样,朴素,沉稳,有力。如果你是马粉,千万别错过本片。 作为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恶邻布局》抓紧悬念推展其故事,并结合韩国电影常见的路数,社会议题的探讨,同时一个话少的主角成功沖淡了韩国电影本身的说教性,这里说的当然是马东石的演出,这三者紧密扣合在一起使得观影体验全程愉快,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高中女孩韩秀妍的失蹤,而马东石扮演的新来的训导主任兼体育老师易基哲则在与失蹤女孩的好友姜宥贞的互动下逐渐从此事的追查中从察觉整个小镇的冷漠到发掘背后的种种黑幕。于是其悬念从一开始就是强烈的,而且剧情一再的转折,让人看了直呼过瘾,儘管里头没有什么原创成分,然而整体表现而言,达成了很多商业电影无法做到的平衡,并对于自己该做到的本分毫不回避,而且对于很多剧情细节都相当讲究,而这些细节则往往是推进悬案的关键,电影利用当事人的话语逐渐拼凑出事件的全貌,然而在拼凑过程中却又因证人视野的有限性让解谜过程中更多谜题被丢出,而到了最后,我们又再一次被提醒,原来邪恶既可以是张狂跋扈的,也可以是低调平庸的,这两种邪恶更是时时处于一种共生关系,使得原本要用来维护人民的「程序」变成了杀人机器的一部分。 没错,《恶邻布局》要说的道理并不是立意出奇的,反而是我们见怪不怪的:「每个人都分享了受害者的血肉。」作为非法暴力的化身,马东石沈重的铁拳与沉稳的嗓音就像一种缓而有力的刑具一样让所有参与者渐渐吐实他们在这个杀人机器中所扮演的位置,警方、学校、酒店、家庭都参与了这个「合法暴力」的一部分,当檯面上社会组织消极的处理一切,甚至为檯面下的组织服务,社会本身变成了畜牧场,而在这个社会结构内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学生就成了最易剥削的羔羊,他们怀着简单的愿望却被残酷的社会撕成碎片,特别有趣的是本片刻意设定是女校的学生失蹤,可以说是接续着之前我在《非卖品》里提及的韩国父权社会下弱势者的困境,这当然是相当接地气的反应韩国现状,因为所有人都在这个体制下自扫门前雪,甚至连最应该照看学生的老师,执行正义的警察,都苦于「考绩」压力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甚至早就放弃学生,放弃弱势,于是学生根本不相信这些社会机构有帮助到自己的可能,进而导致地下世界趁隙而入,而所有人都用沉默给这运作的暴力投下了认可的一票,于是「疏离」成为电影的关键概念。 而疏离具象化的符号,便是电影中那不断出现的「桥」。社会的本质应该是「桥」将成员联繫在一起,但惯于被父权暴力所统治的结果就是「桥」逐渐断裂,人们都带着恐惧生活在这个社会,因此都对彼此漠不关心,彷彿孤岛一般,同时相互监视,期待对方搞出笑话,结果就是大家养成了不做不错的文化。因此这个小镇正影射着那高度竞争下高度疏离的韩国社会,我们看到支配其中的父权邪灵具体化的形式就是父亲对儿子的暴力,长官对下属的暴力,老闆对酒女的暴力,而暴力的后果是导致受害者的心灵炼狱与心理扭曲,那是一种不容挑战的单向秩序而非双向性的人际往来,于是当马大叔用他一贯的拳头打破一面又一面的门与窗,这便不只是一种令人痛快的非法暴力,而具有了一种反对社会现状的宣示性,也不再只是别作里单纯的演员特质展演,尤其在那最后一场冲突戏中,在飞车冲撞后,他击破另一人车窗而没有对那人做后续暴力行动,更强化了「击破」这动作在本片讯息性大于功能性的意义。 最后要特别褒奖一下剪接这件事,在这部作品里用了两次比较巧妙的剪接,一是剪接空间,二是剪接时间,在一些影史经典里可以说司空见惯,但以亚洲商业片而言还是令人眼睛为之一亮,总之喜欢马东石的粉丝不妨一看这部佳作,对于总是加太多调味料的韩国电影,可谓相当清爽之作,或许国片也可以参考看看这样结合社会观察又有商业价值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