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86歲高齡隨手所做的一首詩,樸實無華純乎天籟,非常難得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是賀知章在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辭去朝廷官職,返還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之時所做。當時已經86歲高齡。這首詩在抒發作者久客他鄉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感情自然逼真,充滿生活情趣。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

唐 ·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衰(cuī)

賀知章86歲高齡隨手所做的一首詩,樸實無華純乎天籟,非常難得

少年時期就離開了家鄉,直到年老了方寸回來,中間不知發生了多少人事變化,鄉音雖然依舊,但鬢髮卻早已斑白稀疏,兩相對照中自有不勝蒼茫之感。

久別家鄉老大回來,昔日相識的人不見,卻有兒童迎笑想問:“客從何處來?”在家鄉已經成為異客了,全詩在有問無答中悄然結束,哀婉備至,動人心絃,千百年來為人傳誦,老少皆知。

賀知章86歲高齡隨手所做的一首詩,樸實無華純乎天籟,非常難得

陸游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鄉偶書二首》之成功,歸根結底在於詩作展現的是一片化境。詩的感情自然、逼真,語言聲韻彷彿自肺腑自然流出,樸實無華,毫不雕琢,在不知不覺之中把讀者引入了詩的意境。像這樣源於生活、發於心底的好詩,是十分難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